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欧洲油画色彩风格的演变
作者: 黄征宇   来源: 艺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画   十七世纪   欧洲油画   文艺复兴时期   十九世纪   古典主义   色彩表现   鲁本斯   色彩艺术   后印象派  
描述: 欧洲油画色彩风格的演变
自然的象征 生命的表现——刘海粟欧游之前的油画
作者: 惠蓝   来源: 艺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海粟   象征   异质同构   凡·高   陈抱一   油画颜料   蔡元培   委拉斯贵支   后期印象派   中国画  
描述: 自然的象征 生命的表现——刘海粟欧游之前的油画
从“迎接新世纪江苏油画大展”谈起
作者: 丁涛   来源: 艺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海粟   象征   异质同构   凡·高   陈抱一   油画颜料   蔡元培   委拉斯贵支   后期印象派   中国画  
描述: 从“迎接新世纪江苏油画大展”谈起
一心为武装——记山东省平原县县委书记满春重
作者: 苏振水   尹延桥   来源: 中国民兵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防后备力量   预备役   好武   县委书记   光荣传统   鲁西北平原   民兵训练   县政府   经济工作   平原县  
描述: 县委书记满春重继承发扬拥军尚武的光荣传统,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中,他像抓经济工作一样抓好武装工作,使全县的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平原县因此被山东省委评为“党管武装先进单位”,并成为德州市唯一的连续三年被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命名的“拥军优属模范县”和国防部命名的
广告宣传呼唤道德意识
作者: 贺文学   来源: 中国广告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战   厨房用具   广告宣传   道德意识   经济效益   大众媒体   社会效益   女性   婚后   广告语  
描述: 现在大众媒体上五彩纷呈的广告,不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皆佳的精品,但是有一些广告也难如人意,缺乏应有的道德意识。有一种取名为"小保姆"的厨房用具,厂家的广告语是"女儿婚后不吃苦,陪嫁一台‘小保姆’"。这无疑是说家务活都应该由女性来做,请了"小保姆"才能不吃苦,
转换与启动:汲成访谈录
作者: 郭雅希   谷泉   来源: 北方美术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舞蹈艺术   教师   美术教育体系   艺术发展   美院   教学体系   转换   艺术大师   加拿大   后现代艺术  
描述: 汲成,油画家。原天津美术学院教师。现旅居加拿大,为天津美院外聘教授。1962年,汲成先生毕业干中央美院附中。1967年,毕业于中央美院油画系第一画室,毕业,被分配到天津美院任教。汲成先生写实功底
论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的后现代倾向
作者: 黄丹麾   来源: 西北美术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现代倾向   后现代社会   中国现代艺术   现代主义   行为艺术   后现代艺术   油画创作   波普艺术   架上绘画   中国当代艺术  
描述: 由于信息的迅猛发展与高科技革命的快捷推进,西方发达国家大约在本世纪60年代先后由工业社会进入了后工业社会。伴随着后现代社会形态的确立,西方艺术界也从现代艺术逐渐过渡到后现代艺术。后现代主义艺术主张
赏油画《罗普西娜》
作者: 广言   来源: 人像摄影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制作技术   网址   成本   电子相册   后期制作   电话   软件   水晶胶   支架   数码相机  
描述: 赏油画《罗普西娜》
自然的象征 生命的表现——刘海粟欧游之前的油画
作者: 惠蓝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海粟   象征   异质同构   凡·高   陈抱一   油画颜料   蔡元培   委拉斯贵支   后期印象派   中国画  
描述: 刘海粟是我国西画启蒙运动的先驱者之一。在第一代中、西融合型的油画大家中,他是最重主体性的一位。 “全盘反传统”的呼声中;中国画的劣性自戕;西洋画的“主义”搬抄;明暗+线条的“合壁”;民族风情称之民族化……,在中、西艺术激撞的双妄期中,①刘海粟的始终超越于双妄形态之上显得很特立。他目光远大、对中古、西今尤其烛见察微,绝不因时世因素错乱
欧洲油画色彩风格的演变
作者: 黄征宇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画   十七世纪   欧洲油画   文艺复兴时期   十九世纪   古典主义   色彩表现   鲁本斯   色彩艺术   后印象派  
描述: 十五世纪以前的古代欧洲绘画,有蜡画、湿壁画、胶彩画、蛋彩画等。十世纪以后,有人尝试用油调合颜料,但未找到理想的调和油剂。直到十四世纪末、十五世纪初,尼德兰画家凡·爱克兄弟试验发现亚麻仁油、核桃油调合颜料,干燥速度适中,颜色附着力强,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