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论明后期景德镇瓷业文化特征
作者: 萧放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瓷   明后期   制瓷业   浮梁县   文化特征   瓷器  
描述: 文化是复合的整体,广义地讲,它是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的总和.但我们通常所指的文化为狭义的文化,即与一定生产水平相适应的人们的精神追求,也就是社会意识形态(如思想、道德、风尚、信仰、艺术等).而每一特定的文化都有其较强的倾向性,甚至非常突出,以致于形成了某些生活状态,而其它...
景德镇民窑的展开(上)
作者: 天部良明   孔六庆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朱元璋   官制   万历   明后期   会典   明前期   明王朝   十五世纪   南京  
描述: 开头语作为朱元璋于一三六八年在南京宣言明王朝建国的翌年——洪武二年的事,在《大明会典》卷第一百十一关于器用的条项中记载着“定、祭器皆用瓷”。由此被决定了那时用瓷器为朝廷的祭器。同样,在《会典》卷第五十九有关房屋器用等第条项中记述着: 一器皿公候一品·二品、酒注酒盏用金、余用银。三品至五品、酒注用银、酒盏用金。六
编后记
作者: 暂无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究者   水色   国民党   甲天下   所知   中国现代文学   大后方   古今中外   桂林山水   文化中心  
描述: 『桂林山水甲天下』之说早为世人所知。桂林玲珑旖旎的水色山容,确确实实让游人驰骋想象,整个儿地活泼泼起来。怪不得她会惹得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涌来濡大笔,怪不得会一时成为国民党统治下大后方的唯一抗日文化中心,留下了一方中国现代文学的鸿儒们的忧
色光与人
作者: 倪启德   来源: 环境保护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浅蓝色   神经系统疾病   镇静作用   视觉印象   雨后彩虹   生产效率   偏离度   青光眼病人   原子核反应   抑制作用  
描述: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太阳以其五彩缤纷,光灿夺目的光辉,自古以来不知为多少诗人所讴歌。因此,人们把太阳当作光明、胜利、希望和生命的象征,是并不过分的。
抬牵法一次整复双髋脱位
作者: 刘水簾   来源: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屈曲   髋脱位   塌方   双下肢   髋关节后脱位   小煤窑   整复方法   膝关节   髓关节  
描述: 双髋脱位,在临床上较为罕见。笔者曾收治1例,采用抬牵法一次整复成功。现介绍如下。刘××,男,36岁。1986年9月1日,因小煤窑塌方,煤石击压于双臂,致双髋关节后脱位,入我院诊治。检查:全身情况良
油画写生作品选——于湖南洞口县
作者: 暂无 来源: 共产党人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院校   艺术界   油画艺术   美术学院   青年画家   毕业后   西方现代艺术   基本功   学院派   浙江  
描述: 油画写生作品选——于湖南洞口县
五彩湖,五彩路山行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旅游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路易十四   法国   文艺复兴时期   建筑艺术   谢尔河   建筑史   建筑风格   大革命时期   王后   油画  
描述: 五彩湖,五彩路山行
最早的花鸟写生画家滕昌祐
作者: 娅平   来源: 文史杂志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蜀   入蜀   宣和   写生画   画家   牡丹   后蜀   益州   黄筌   宋代画院  
描述: 公元9世纪末,中原战乱不绝。880年12月,黄巢破潼关,直逼长安。僖宗于危急中仿效先祖玄宗,率领文武奔成都避难。随行队伍中,有不少文人学士及画师工匠,其中有一位后来成为工笔花鸟勾勒派鼻祖黄筌的老师,他就是五代时期的著名花鸟画家滕昌祐。
铁厂沟井田防灭火工程通过验收
作者: 汪士林   来源: 煤炭工程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百年之后   防灭火   地质储量   新疆煤田   裸露地   铁厂   灭火工程   火灾损失   小煤窑   点火区  
描述: 铁厂沟井田位于乌鲁木齐市东16km,井田面积13km~2,地质储量为11亿t,它是新疆五大重点火区之一,经新疆煤田灭火工程处历经三载奋战,在燃烧了上百年之后被制服,这一灭火工程于1988年9月通
闽清县第一瓷厂艰辛创业
作者: 许加余   林鲜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机械化作业   手工作业   固定资产   隧道窑   自我发展   创业   发展后劲   闽清   自我积累   生产方式  
描述: 闽清县第一瓷厂,创办于1965年9月。建厂20多年来,走了一条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艰难创业之路。生产方式由龙窑、手工作业向隧道窑和机械化作业发展;产品由低档单件向成套的高中档茶具、咖啡具、中西餐具发展;职工人数由不到二百人发展到了1250人;厂固定资产由几十万元发展到800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