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浅议西方后现代绘画
作者: 李建平   来源: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非和谐   后现代   绘画  
描述: 西方的后现代绘画,挣脱了现代艺术的束缚,在观念和形式上改变了现代艺术的单向度偏颇,它的包容性、复杂性、矛盾性使得人们对它产生了不同的看法。而它不提出激烈的宣言和口号,不强调明确的文化指向,在多种艺术手法中自由选择的特点,充分体现了艺术创作主体自然而真实的状态。
拍摄一组简单时尚的画意样片
作者: 流江   来源: 人像摄影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期处理   色调   模特   服装色彩   装饰效果   时尚   古典气质   画意   冷暖对比   样片  
描述: 第一组←←:背景色调偏冷,考虑服装色彩要热烈一些,形成冷暖对比,从而更符合油画感。麻质服装很好衬托了模特的古典气质。第二组↙↓:背景的装饰效果突出。通过后期处理,用夸张、浓郁的色调和偏怀旧的黄色
含蕴秀丽 质朴天成
作者: 彭明瀚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彩绘   磁州窑   艺术   装饰工艺   明代中后期   永和   釉下彩   瓷画   唐宋时期   吉州窑  
描述: 吉州窑创烧于唐代后期,兴于五代,极盛于南宋,衰于明代中后期,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遗址主要分布在今江西吉安县永和镇附近的赣江两岸。由于唐宋时期习惯上以属地州名命名窑场,吉安自隋至元初曾称吉州,永和镇属吉州管辖,因地得名,故称吉州窑;又自东汉至宋,在永和曾置东昌县,所以吉州窑又称
喜得精美崇祯青花碗
作者: 汪小玲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代后期   呈色   明末   氧化铁   崇祯   杂质含量   铁离子   铁杂质   青花   民窑  
描述: 前不久,在一个朋友家里,我发现一件青花碗,从其柔和的釉光、雅致的造型、浅淡的青花呈色,我立即判断这是一件明末器物!在我发现它的那一刹那,我头脑中很快闪现了一个念头:这难道不是我一直梦寐以求的上品明青花吗?在我的磨蹭下,主人终于把它让与我了! 怀揣着"宝贝",我回到家仔细观赏起来。首先,胎、釉精良。该碗足底削釉露胎处呈白色,不见有明代民窑常见的火石红。火石红是因胎体中含有带铁杂质、铁离子在窑炉高温作用下直接与氧气接触生成氧化铁而形成的,该碗露胎白色说明胎质提炼精到,以致于带铁杂质含量很低。虽然施釉较薄,且微见点点缩釉现象,但总体上看,仍然温和莹润,宝光熠熠。
从舟山渔民画看后现代基础造型教学法:关注心灵的教学法
作者: 翟海月   来源: 设计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渔民   表现手法   舟山   后现代   造型   地方特色   基础   心灵   教学法  
描述: 中国的舟山渔民画由浙江舟山当地渔民创作,以大海为背景,渔民的生产、生活为题材,反映的是渔民的生活、梦幻、古老、神秘而独特的大海世界。她们绘画出《捕虾》等一幅幅想象丰富、构思奇趣、神情动人、充满夸张造型的五彩缤纷的艳丽画卷。表现手法既没有传统民间造型基础的平实中庸,也不受学院既定规范的约束,有着大海自由随意和纯情流露、天真可爱、诗意盎然的鲜明个性,无论是丰富的内容题材,还是鲜明的地方特色,或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都堪称渔民艺术之典范。[第一段]
印象与心象——黄阿忠油画的海派艺术特征
作者: 尚辉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艺术   水粉画   美术学院   艺术特征   美术作品   美术家   美术馆   中国美术   后印象派   中国油画  
描述: 黄阿忠1952年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李元亨对后现代艺术理论的解说
作者: 姜晓梅   来源: 美苑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符号系统   消费社会   艺术理论   后现代主义   李元亨  
描述: 加拿大籍韩国人李元享(Won Lee)先生是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聘请的外籍教师,他研究"后现代主义哲学及理论",本文是对李先生讲授的后现代主义课程的记录整理,担当教学翻译工作的是鲁迅美术学院基础部的薛林老师。
《奚我后》(油画)
作者: 王和泉   来源: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奚我后》   现实主义   绘画评论   历史故事   徐悲鸿   油画  
描述: 徐悲鸿的油画《奚我》创作于19引至1933年,取《尚书·仲虺之诰》中“奚予后来其苏”之意:夏桀暴虐,商汤带兵去讨伐暴君,受苦的老百姓盼望大军来解救他们,纷纷地说:“奚予后来其苏?”(大意是,等待我们贤明的群主,他来了,我们就得救了。)画面描绘一群穷苦的老百姓在翘首了望远方.
天目湖走笔
作者: 金忠伟   来源: 美食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眼睛   虚幻   湖水   饭后   额头   高山   缠绵   天目湖   朦胧   怀疑  
描述: 怎么会有这样清滢澄流澈的湖韵,缠绵地依偎着苍翠欲滴的群峰?怎么会有这样绵延的青山紧紧依偎在流碧的秀水之中?我怀疑是午后在望湖岭宾舍饭后小憩的一个梦,似觉飘渺朦胧,虚虚幻幻。轻轻地揉揉眼睛,摸摸额头
浅析中国油画的“丑”
作者: 伊卫东   来源: 戏剧丛刊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手法   创作手段   中国   绘画评论   后现代主义   油画  
描述: 20世纪90年代,艺术家们用“世俗世界”取代了“理想的田园”,用“俗”、“丑”解构了传统审美的“雅”、“美”;“源于生活”但不高于生活。这种受西方后现代思潮影响的新观念,既开始了美与丑的对立,也拓展了审美的边界。[第一段]
< 1 2 3 ... 6 7 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