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信号弹:开国大典上的礼花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闻与写作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礼花弹   信号弹   《人民日报》   颜色分类   华北军区   俄文   信号兵   司令部   天安门广场   1949年10月  
描述: 的五彩绚丽的花环。 当年受命执行施放“礼花”任务的原华北军区作战科科长张桂文同志介绍了当时的情况— 施放“礼花”使用的是苏制信号弹。信号弹有红、黄、绿、白、紫等颜色,用俄文印在木箱上。当时军区司令部没有俄文翻译,只有军务处一名科长懂俄文,由他负责按颜色分类,搭配分发给信号兵。
毛泽东为什么说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从关于纪念五四运动雕塑的争论说起
作者: 郭德宏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总司令   陈独秀   五四运动  
描述: 毛泽东把陈独秀誉为五四运动"总司令",是对陈独秀在五四运动以至整个五四运动时期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充分肯定。因此,在纪念五四运动的雕塑中,应该把陈独秀放在非常显著的位置。
“《朱德总司令》油画捐赠仪式”在京成功举行
作者: 暂无 来源: 祖国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捐赠仪式   司令   中国人民解放军   朱德   全国人大常委会   全国政协副主席   油画  
描述: 7月24日上午十点,“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曁《朱德总司令》油画捐赠仪式”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隆重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晓峰,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艺文
高亢的英雄旋律——忆平津战役主攻师长江拥辉
作者: 汤小薇   来源: 党史纵横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文物   长江   《北京日报》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   天津   司令员   主攻   旋律   纪念馆   张家口  
描述: 在平津战役胜利50周年纪念活动前夕,我来到天津子牙河畔,参观雄伟挺拔、气势磅礴的纪念馆。巨大牌楼式眉额上,聂帅亲笔题写的“平津战役纪念馆”七个金色大字,闪闪发光。 走进主体馆展厅,通过2500多件珍贵历史文物和一些艺术家创作的雕塑、绘画、景观、图片、电动沙盘等,向我们多角度、多侧面展现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的又一
民兵文摘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南民兵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领导机关   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   南昌起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司令员   政治委员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文摘   市人民政府   行政长官  
描述: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和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向香港特别行政区赠送了贺礼。 中央人民政府赠送了一尊大型雕塑《永远盛开的紫荆花》。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的标志形象——金色的紫荆花,端立于暖红色的花岗岩基座上。基座寓意九州方圆;环衬的长城,象征着伟大的祖国。整座雕塑昭示着香港永远繁荣昌盛。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赠送的贺礼是: 北京:景泰蓝瓶《普天同庆》一对。
中共华中工委纪念馆在江苏射阳隆重开馆 韩培信、周克玉、朱文泉等出席并讲话
作者: 李鹏飞   来源: 铁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四军研究   武装斗争   名誉会长   司令员   历史性贡献   讲话   朱文   解放战争   纪念馆   渡江战役  
描述: 中共华中工委纪念馆5月12日在江苏射阳建成开馆。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名誉会长韩培信、会长周克玉,南京军区司令员朱文泉,江苏省副省长张桃林等出席开幕式并讲话。1947年9月,中共中央华东局成立华中工作
贵在有情——谈司徒兆光雕塑创作
作者: 冯河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藏族妇女   肖像雕塑   精神世界   雕塑作品   总司令   现实主义   毛主席纪念堂   雕塑家   艺术语言   纪念性雕塑  
描述: 雕塑界有两位司徒,一位是司徒杰先生,一位就是司徒兆光了,为了区别,人们亲切地叫他小司徒,如今他也到了“知天命”之年了。 我认识司徒兆光已经几十年了,他干什么事都是快节奏的,他为人热情,朝气蓬勃,和他在一起也会被他的活力所感染而变得年轻充实。他的雕塑作品也象他的为人一样,充满了感情和活力。 每当我们走进他的工作室,看到那琳琅满目的作品,才深切地感到他那“匆忙”背后的真实内容。他既是雕塑家又是雕塑系的教师,还兼任着副系主任,教学、开会、接待,处理不完的杂务几乎
凝聚日军投降的历史瞬间——访著名油画家陈坚
作者: 傅宁军   来源: 两岸关系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闻报道   国民政府时期   冈村宁次   中国绘画史   蒋介石   九月九日   旧新闻   陆军总司令部   《大公报》   油画  
描述: 这是一个中国人应该铭记的时刻,但很久以来却无人提及,在中国绘画史上更是一个空白。陈坚想用画笔把它们记录下来,激动之余又有些惶惑。国民政府时期档案属于“禁区”,单凭道听途说,包括当年的新闻报道,还只是粗线条的概念,无法还原准确无误的受降详情,更无法再现当年发生过的一切。他在创作其他抗日题材油画时,会想到抗战结束时的受降,那该是“还我公道”的最后乐章。他在思考,在酝酿,在等待……
< 1 2 ...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