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精心保护历史信息——访著名建筑史学专家、清华大学教授陈志华
作者: 张安蒙   来源: 今日国土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承包经营   经济过程   大学教授   清华   历史信息   地方政府   建筑   保护   史学专家  
描述: 上一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形成的中国古村落(镇)保护与开发热,迄今已颇具大观争先恐后地“申报”;一哄而上的“造古”;村村寨寨地“收费”;摇旗呐喊地“招商”,古村落成为资产被商家承包经营已不再鲜见,甚至成为地方政府在发展区域经济过程中的重要业绩。“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孰是孰非? 孰主孰次?孰轻孰重?在学者与学者之间、学者与行政官员之间、在官员与官员之间、在百姓与学者与官员之间……是众口一词、众说纷纭、各执己见、互不相让。本刊将在此开辟论坛,欢迎百家争鸣。今天刊登的是本刊记者张安蒙对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陈志华教授的访谈。陈志华教授自1988年开始研究乡土建筑与乡土建筑群落,踏查勘测了上百个民居村落,写下了《乡土建筑保护十议》、《抢救乡土建筑优秀遗产》、《楠溪江中上游的古村落》以及《诸葛村》、《福宝场》、《新叶村》、《张壁村》、《碛口》等村落专著达数百万字的文章书籍,吐字如泣血一般地呼吁呐喊抢救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在《抢救乡土建筑的优秀遗产》一文中他指出:“两千多年来,中国的文化生态占统治地位的是帝王将相和士大夫的文化,民间的乡土文化不在历史的关怀之下。一幅隋人仿晋的字,一只永乐年间的青花烛台,可以卖到7千万元,而有些...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