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论云冈石窟所见楼阁式佛塔的起源及演变
作者: 朴基宪   来源: 石窟寺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层柱塔   犍陀罗   云冈石窟   楼阁式塔   演变  
描述: 间安排方式和云冈石窟中的浮雕进行比较,认为两者在浮雕使用的纹饰以及浮雕排列方法上存在共同点。文章的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主要讨论楼阁式塔在云冈石窟中的使用和演变情况,认为层柱塔在演变过程中吸收了犍陀罗和南方汉式的因素,最终形成楼阁式塔。
从雕塑到音乐:论述凡·高作品的抒情色彩
作者: 陶莉   来源: 美术向导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色彩层次带的新创造   色彩变形   色彩笔触的切割  
描述: 凡·高作品的价值在于他是抒情性色彩的奠基人之一。他通过色彩的变形与新创造以及运用富动感的色彩笔触完成了绘画色彩由雕塑性向音乐性的过渡。
拥抱黑暗
作者: 蒙佳亮   来源: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手法   黑暗   摄影作品   苹果树   女书   演变历程   奥康纳   创作   雕塑家   当代美术  
描述: 通过观察雕塑家在美国麻省当代美术馆展出的作品,了解其艺术视觉表现手法的演变历程:从最初的自然表现到更为复杂、更为深刻的表现。——苏珊·贝特格佩塔·柯尼的作品大多以黑色为主,将看似无用、无形的东西精致
某小煤窑采空区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应用
作者: 张晓勇   来源: 铁道勘察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物探方法   采空区   瞬变电磁法  
描述: 小煤窑采空区对跨越其上工程影响较大,应根据采空区的岩体和地球物理特征,选择最优的物探方法来确定它的位置及规模。归纳了几种常用物探方法的使用条件和优缺点,举例说明瞬变电磁法具有区别于其他物探方法的优点,是采空区勘察技术中的有效方法。
瞬变电磁法在包西铁路小煤窑采空区勘察中的应用
作者: 苗晓岐   来源: 铁道勘察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煤矿采空区   剖面图   瞬变电磁法  
描述: 查明小煤窑采空区对铁路地质选线、采空区处理意义重大。根据采空区的地球物理特征,通过实例阐述了瞬变电磁法在采空区探测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油画风景写生研究——写生山西后沟·山东烟台之感受
作者: 杨诚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感受   山东烟台   研究性   艺术家   风景写生   色彩变化   印象派画家   画面   作品创作   油画  
描述: "写生"其意是指直接模仿描绘自然物象的作画方式。不论绘画还是雕塑,写生都是基本功锻炼和为作品创作而收集材料的方法,印象派画家更是把对自然的写生作为创作的手段。可见,写生与自然、物象、生活密不可分,是艺术家创作的源泉。一、研究性的风景写生我称之为画关系,就是以一种研究的心态在画面上练习色彩、黑白、空间、造型等关系,这些关系自成体系,又相互纠结,它们左右着作品的面貌。因此,研究处理好这些关
色彩在油画写生的表现
作者: 宋晓明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固有色   三原色   油画写生   风景写生   色对比   重要手段   色彩变化   自然   画面色彩   油画创作  
描述: ;还是尽情享受大自然所赐予舒心畅快的"巴比松"都对大自然有着深深的眷恋。绘画中色彩的变化也正是伴随着与自然之间关系
精神的传递者:艾轩油画解读
作者: 孙燕   来源: 美与时代(下)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传承   风格嬗变   中国四代油画家  
描述: 精神的传递者:艾轩油画解读
英雄赞歌
作者: 段正渠   来源: 美与时代(中)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学   段正渠   生命个体   艺委会   绘画语言   装饰绘画   《山乡巨变》   中原腹地   艺术设计学院   英雄赞歌  
描述: 于会见,1962年生,1987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绘画专业。河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油画学会秘书长,河南省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教育艺委会副主任。代表作品《家乡风景》、《山乡巨变》等。现为中州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偃师位于中原腹地,南依嵩岳,北临黄河,东控虎。
清新意蕴 时代气息:刘伟陶瓷作品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综合装饰   艺术陶瓷   时代气息   窑变   大师   创作理念   自然   作品   工艺美术   粉彩  
描述: 刘伟 (1962~).江西新干人.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现任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政府首批原创设计大师工作室领衔大师之一。系瓷都新生代代表人物。以其颇具创意的创作理念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及谙熟的工艺技法.在艺术陶瓷创作领域里闯出了独具个性的艺术风格.在构图上善于破缺处见完美、平淡处生奇妙、无序处得和谐.所出构思具有很强的视觉震撼力。在选题上,善于山之情.水之性中发设奇思,并借肌理效果来诠释山水的险峻.幽深、朦胧、雄壮、秀美、曲折.广阔等;在造境上.善于以意求形.意形生幻.将美的物象转化为人格.气质和心性
< 1 2 3 ... 13 14 15 ... 25 26 2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