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俄珍藏十九世纪中期至二十世纪早期法国油画的经历
作者: 安托尼娜·伊泽黑那   张连生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九世纪中期   法国   罗佐夫   毕加索   印象派画家   鉴赏家   作品   马蒂斯   二十世纪   油画  
描述: 这篇文章主要是关于早期印象派到一战前的现代法国油画的隐秘收藏,这些作品大部分来自莫斯科两个鉴赏家丰富的收藏.这两位鉴赏家叫伊·亚伯拉摩维奇·莫罗佐夫和塞加·伊万诺维奇·沙胡金.对他们所获得的成果无论怎样评价都是不过分的,而且他们的工作也确定早已引起了专家们的兴趣.值得一提的是,当新的法国油画名声在法国本国还处于初创阶段时,在如此遥远的莫斯科,就出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洲油画经典大师的法国画
略论油画的色调处理
作者: 沈行工   苏天赐   张华青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固有色   色调   油画艺术   色彩处理   形与色   油画色   印象派画家   后期印象派   色彩学   色彩运用  
描述: 任何绘画作品所运用的艺术语言不外乎形与色这两个基本因素。不同的画种在运用形与色这两个因素时存在着种种差异,从而使不同的画种各具特色。和其他的画种相比较,油画具有色泽鲜明,色域宽广这些特点,因此对于油画来说,色彩在形式上具有十分突出的重要地位。一幅油画的艺术感染力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幅画的色调处理。从十五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开始逐步形成的油画,数百年来,各个时期,各种流派的
话说德加
作者: 赵丽宏   来源: 社会观察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汽   女子   十九世纪   沐浴   印象派画家   身体   画面   速写   作品   油画  
描述: 画面有些朦胧,水汽在空气中漾动。沐浴完毕的女子刚刚离开澡盆,用梳子梳理着湿漉漉的长发,用白色的纱巾擦拭着身体。天光从我们看不见的窗户里斜射进来,透过蒸汽的氤氲,在窄小的屋子里流动,健康的裸体正经受日光的沐浴,光线下身体的曲
印象派的再认识
作者: 吴甲丰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印象派绘画   马赫主义   六十年代   现实主义   哲学基础   帝国主义   色彩   十九世纪   印象派画家   印象主义  
描述: 对印象派必须正确评价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继写实派(或译“现实主义”)之后,法国绘画中逐渐形成一个新的流派;从一八七四年开始,人们把它叫做“印象派”。印象派绘画在西方美术史中有重要的位置,对世界美术的影响也不能低估(尤其在油画技法上贡献很大),我们本来应该对它做出比较正确合理的评价,以便有利于艺术理论和艺术
试论油画风景画审美欣赏的三种境界
作者: 曾树松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种境界   油画风景画   智慧之光   印象派画家   审美欣赏   欣赏者   原始形态   作品   大自然   梵高  
描述: 风景画是以大自然(包括打上了人类实践活动印记的“第二自然”)为题材的绘画。其审美价值的高低在于作者是否真实完美地表达了自己的审美理想,使被描绘的景物传达出人的神韵和人的生活气息,以引起读画人的参与和共鸣,给他们以美的享受。
凡高与《向日葵》
作者: 马文启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活动   艺术生涯   特殊地位   印象派画家   向日葵   作品   黄色   凡高   绘画创作   油画  
描述: 在凡高的作品中,《向日葵》占有特殊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向日葵》使凡高世界扬名,如同达·芬奇的《莫娜丽萨》一样,凡高的《向日葵》在西方也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向日葵几乎成了凡高的“代名词”. 像拉斐尔一样,只活了37岁的凡高(1853——1890),是出生于荷兰的后印象派画家,他27岁开始学画,作为一个画家,其艺术生涯才不过十年。凡高从1888年到1889年,在法国南部的阿尔小城渡过了14个月.这个阿尔时期,一向被认为是凡高十年艺术活动的黄金时代,是他的绘画创作的高峰期.在这个时期,他画了约200幅油画,100余幅素描和水彩画,而且还写了许多的书信(现存约200封).他的一些像火焰一般充满激情的传世名作,大部分都是在阿尔时期创作的.尤其是他的著名的一系列不同变体的瓶花《向日葵》油画(共7幅),就是在阿尔的称为“黄色之家”的画室里,前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完成的.本刊介绍的瓶花《向日
鲁美油画系部分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作品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苑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语言   生存状态   现代艺术   青年教师   印象派画家   表现主义   作品   油画   研究生   原创性  
描述: 看完几个青年的画,像从酒吧出来,现在脑了还有些晕,隐约地感觉一些小问题,说说。现在架上写实绘画有很多人尤其是年青人热衷于表现主义的形式,也许是这种形式较其它写实手段更能直接地表现个人的情绪,像古典绘画的沉重之后再看印象派画家的作品感觉到的一种自然轻松的情绪。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状态?是什么环境因素和生存状态使得这种表现形式
巴比松画派与印象派色彩论
作者: 孙政学   来源: 美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专业   绘画风格   印象派绘画   色彩论   艺术家   十九世纪   印象派画家   后期印象派   法国印象派   作品  
描述: 法国19世纪印象派绘画,对于当下稍有一些美术常识的观众并不陌生。尤其是对于专业的美术工作者,以及研习美术专业的学生更是耳熟能详。但在今天这个飞速变化的信息化时代再谈印象派绘画,似乎有些不合时宜,现实也的确如此。因为艺术已是现当代时期,老生常谈恐有落伍之嫌。但是艺术是多元的,也是五彩纷呈各取所需的,任何事物的发展离不开根本,对于过往的梳理是更好的为前行做基础与准备,或许,就在这其中会有所发现
书中有座美术馆(三册精装)
作者: 玛丽.塞利耶   魏舒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框   导教   创作年代   按纽   油画颜料   印象派画家   糖画   家名   细纹   艺术盛宴  
描述: 出版社:新瑆出版社内容简介邀您进入这座美术馆,置身古老画框散发出的木头气息中,观察油画颜料龟裂的细纹。作品旁一处小小铭牌,标注着画家名、作品名、尺寸大小与创作年代。这时,人群簇拥一位讲解员到来,她的导览就像按下一个按钮,画作背后的时空,画家本人的命运,如同一场艺术盛宴,在您眼前缓缓展开。在绘画展厅,四十五幅绘画作品和创作它们的艺术家,构成艺术史的小坐标。在印象派展厅,跟随印象派画家们离开沉闷的画室,来到大自然
李铁夫:柔情但由铁骨铸
作者: 凡子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黑墨   铁骨   墨分五色   一幅画   绢帛   宫廷画家   印象派画家   迥然相异   李铁  
描述: 对于绘画这件事,东方与西方,各自有着极其有趣而迷人、却迥然相异的表现方式。我们中国人,上千年来绘画时使用的工具,那被画的材料,是宣纸,是绢帛;那绘者手中执着的,是墨宝,是毛笔。画画时,纸或帛在桌面上铺开来,砚磨黑墨,笔调清水,墨分五色,也可设色,浓淡间或勾勒或泼墨,再配诗题跋,印章作记,一幅画便出落了,文人称作点染丹青。西人绘画,与水墨全无关系,画画时亚麻布绷框,立于画架,铅笔或炭条勾形打底,调色板挤上颜料,笔刷色色相调,松节油稀释,在厚薄相顾之间,一幅画便渐次显现,人们把它称为油画。仅仅从材料的角度,水墨更具有自然的属
< 1 2 3 4 5 ... 27 28 2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