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印象派画】搜索到相关结果 33 条
-
廖刚粉画作品
-
作者:
廖刚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风景画
视觉形象
色彩关系
表达
色彩语言
印象派画家
印象主义
重大变革
自然
-
描述:
廖刚粉画作品
-
大势以见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中国服饰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斯莱
毕沙罗
让国
野罂粟
艺术潮流
现代绘画
印象派画家
印象主义
莫奈
抽象表现
-
描述:
1898年,英格兰西部有个在剧院做舞台经理的画家巴罗德,他收养了一只小狗,这个小狗喜欢陪伴着他坐在留声机旁听音乐,巴罗德以此画了一幅油画。后来这只坐在留声机边的小狗油画,成为了全球最大娱乐产品零售商HMV(His Master’s Voice)的LOGO,长达90多年。HMV伴随着一战和二战的历史背景,浓缩了珍贵的情怀:一战后,小狗坐在留声机旁,那是对战后主人逝去的情怀;二战中,那是丘吉尔沧桑的战争动员。
-
所有的时间——琳·力迈尔佛和阿路易斯·力迈尔佛的艺术
-
作者:
万哈特·马提斯
来源:
画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人画展
现代美术馆
印象派画家
利亚
林茨
职业画家
迈尔
私人收藏
艺术色彩
塔希提
-
描述:
"所有的时间"人们几乎真是随时不断地在很多的地方与艺术家琳和阿路易斯·力迈尔佛相遇,与他们的绘画和雕塑、色彩和造型的世界相遇。林茨的艺术家阿路易斯来自奥地利林茨,琳来自中国重庆,他们在林茨拥有自己的艺术空间,他们实际上是两位以四海为家的国际型的艺术家,走遍世界天涯海角,寻找创作的素材和灵感,将对世界各地不同风土人情的感受反馈于他们的作品中。
-
中国当代艺术拍卖2013年能否走出黑色阴霾
-
作者:
王林娇
来源:
华人世界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观
名作
纸板
自画像
荷兰
印象派画家
首都博物馆
梵高
油画
代表作
-
描述:
中国现当代艺术在经历了资金紧缩和市场调整之后,尤其是在缺少了四大金刚的高价作品保证之后、中国早期油画征集难度高、写实油画趋于平稳、年轻一代价位较低等格局之后,2013年中国现当代艺术拍卖的各个板块
-
“活的国宝”
-
作者:
苏玉萍
来源:
华人世界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观
名作
纸板
自画像
荷兰
印象派画家
首都博物馆
梵高
油画
代表作
-
描述:
刘铭侮是台湾十大闻名的艺术家,其毕生所学涉猎甚广,举凡古典艺术建筑,木雕、石雕、油画、剪粘,尤其是交趾陶的造诣更是让人津津乐道,在西方的字典里阐述"美术"两字的意涵,是指绘画、雕塑和建筑,一般能同时拥有这三样专长的并不多见,而刘铭侮不但同时拥有这三样特质,另外还更兼具了一项烧陶瓷的条件.
-
如歌的色彩:宋海永的风景油画作品
-
作者:
刘明亮
来源: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作品
诗意性
色彩
情绪
印象派画家
画面
点线面
形式结构
王维诗
油画
-
描述:
我们欣赏一幅绘画作品,最能打动我们的往往是画面的情绪。宋海永最新的油画风景作品,已然把我带进了那首童年牧歌:单纯、宁静、悠扬。这种情绪,正是那朴实的画面和如歌的色彩所带给我们的。印象派画家毕沙罗曾说过:"一切从形式和色彩出发。"宋海永正是通过点线面和色彩的组合,形成了画面整体的形式结构——以及隐藏于画面形式结构背后的某种情绪。换句话说,一种诗意性,正如王维诗画中所体现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在海永的作品中,色彩如音符般跳跃,传递着某种情愫。
-
情系普罗旺斯:纪念凡高诞生160周年
-
作者:
程宏谊
来源:
上海集邮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黎时期
周年
艺术作品
色彩
印象派画家
向日葵
艺术创作
邮票
凡高
油画
-
描述:
西方现代艺术奠基人文森特·威廉·凡高生于1853年3月30日,今年是这位伟大的艺术家诞生160周年。一些国家或地区已开始用发行邮票的方式来表达对这位大师的敬意。图1是加拿大发行的艺术系列邮票,展现
-
埃德加·德加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少年(艺术创想)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色彩风格
素描
德加
印象派画家
印象主义
雕塑家
-
描述:
法国印象派画家、雕塑家埃德加·德加(EdgarDegas1834-1917),是印象派中队传统精确素描与印象派色彩风格绝妙结合的画家,被称为“古典的印象主义”,他自称是“运用线条的色彩画家”。
-
学艺感言
-
作者:
卫祖荫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十年代
六十年代
田园风格
俄罗斯
印象派画家
列维坦
感言
巴比松画派
-
描述: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我被俄罗斯巡回画派深沉、悲怆的油画感动:列宾、谢洛夫、列维坦、柯洛文、库英治无不使我神往,心醉。但是我曾用铅笔,水彩画等临摹这些大师的印刷品。到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在中央美院油画系就读,我又非常喜爱法国巴比松画派诗一般的田园风格,喜爱印象派画家的轻松的笔触描写大自然的阳光……我以为追求艺术的真、善、美应该是始终如一的目标。
-
大地艺术伉俪:克里斯托夫妇的“包裹”艺术
-
作者:
陈可唯
来源:
世界文化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都市生活
中央公园
鸿一
克劳德
帝国大厦
印象派画家
公共建筑
莫奈
世界声誉
克里斯托
-
描述:
克里斯托和让娜·克劳德夫妇,是当代备受关注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从来不出现在画廊、美术馆、展厅或艺术品拍卖会上,而是矗立在大地与自然之间,既让人叹为观止,又如惊鸿一瞥,稍纵即逝。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他们用匪夷所思的方式包裹山谷、海岸、大厦、桥梁、岛屿,让公共建筑和自然界呈现熟悉又陌生的浩然景观。这些无法定义艺术品范畴的艺术项目,介于建筑、雕塑、装置、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