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桃核上的长安城
作者: 范锡林   来源: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终身遗憾   陈还   色块   一幅画   画说   一曰   印象派画家   陈就   一颦一笑   下角  
描述: 一开始,外公将它送给我的时候,我并没有很当一回事。 外公说:“这是我爷爷的爷爷,花了整整十年的工夫精雕细刻做出来的,现在就送给你啦。” 我接过来一看,原来是一颗通红如玛瑙的桃核,它不过手指头大小,上面用浮雕手法雕了些东西。细细看去,可以看清那是一个城门,城门上有门楼,城墙上还有箭垛,城墙绕了一圈,正好将整个桃核裹住了。
桃花的男人
作者: 陈德君   来源: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终身遗憾   陈还   色块   一幅画   画说   一曰   印象派画家   陈就   一颦一笑   下角  
描述: 女人的丈夫一年前在山西煤窑打工时遇难了。 地里庄稼要追肥,村里来了卖化肥的卡车,女人顺便卸下几袋放在院门口。她要把化肥弄到屋里去,搬了几下袋子也没搬动。 桃花的男人是个瓦匠,在邻村干活回来正好路过这里。他见女人搬不动袋子就帮她把化肥弄到屋里。女人感动得泪花在眼里滚动着,她说:“谢谢!谢谢你!” 男人帮了女人,这事就被他的桃花知道了。
元青花,身世神秘的“瓷器之王”
作者: 暂无 来源: 党政论坛(干部文摘)(下半月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革命   报社记者   毕沙罗   陶艺家   塞尚   印象派画家   印象主义   高更   后印象派   塔希提  
描述: 元青花,身世神秘的“瓷器之王”
从景到境的造化——论影像艺术对油画创作的影响
作者: 张小进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影像艺术   德加   里希特   摄影术   印象派画家   艺术创作   艺术形式   影像处理   油画创作   照片资料  
描述: 当下进行油画创作的艺术家,在创作时会从相关的影像中获得更多、更有效的信息,从而进行油画作品的绘制,以便增加画面的逼真感和完整性。自摄影术发明以来,很多画家就利用照片资料来进行创作,法国印象派画家德加在绘制作品时也参照了照片进行绘制,这说明了将照片作为创作的素材资料进行绘制的可行性。随着影像、网络技术的日臻完善,照片在艺术家创作中的使用更加广泛和普遍。如何在生活中搜集到理想的影像资料,并且借助照片资料进行再创作,就成为油画
大师展览,看的是名头还是作品?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雷诺阿   人物肖像画   艺术中心   复制作品   展览   印象派画家   大师   艺术造诣  
描述: 7月1日至8月20日,百家湖北京艺术中心举办一场名为“遇见橄榄树下的雷诺阿”展览,全票60元。值得注意的是,该展览为复制品展,并无雷诺阿真画。而复制作品亦非画家重要时期作品,不能呈现艺术家的实际艺术
德加的“舞动”
作者: 马琳   来源: 画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德加   学术研究   芭蕾舞   工业城市   社会底层   中产阶级   印象派画家   赛马活动  
描述: 德加是与莫奈同时代的印象派画家,他最为人所知的作品是以芭蕾舞为主题的系列。但其实德加的创作十分广泛,涵盖很多不同主题。除了芭蕾舞,德加还面向正在变化的工业城市革命,城市的中产阶级、赛马活动、歌剧院、咖啡厅、社会底层的洗衣女工等,都是他描绘的对象。德加不但以绘画闻名,他的雕塑和素描也具有独特的风格。因此,德加是印象派的重要画家,在欧美很多重要的博物馆、美术馆都举办过或正在展出跟德加相关的展览和学术研究。如今年10月在休斯敦美术馆举办的"德加:新视野"展览展出了200多件来自世界各地的藏品。但是,德加在中国的展览中却很少出
梵高的向日葵
作者: 王帆   来源: 为了孩子(3-7岁)(下)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拍卖价格   绘画方式   印象派画家   向日葵   作品   梵高   油画   精神病人  
描述: 有这样一位画家:有着独特绘画方式,性格固执暴躁,被人们当成精神病人?在他活着的时候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只卖出过一幅画。在他死后多年,人们才注意到他的作品,他被人们誉为天才。迄今为止,全世界最著名、拍卖价格最高的10幅油画中有2幅是他的作品。这个画家,就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
印象派画家的写意
作者: 尚辉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笔   中国本土文化   写意精神   印象派画家   中国画笔墨   表现主义   抽象表现   意象油画   中国油画   写意性  
描述: 特质。这种观点的形成,多建立于对中国本土文化特征的体认上,并由此来想象性地建构中国油画本土化的理想与目标。这种观点的形成,还建立在对欧洲1 9世纪以来的油画原作缺乏直接研读的凭空想象上,以为即使印象派强
最美的素描——修拉的创作草图
作者: 窦婧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修拉   库尔贝   绘画语言   绘画技法   柯罗   塞尚   印象派画家   埃尔   超现实主义   阿尼  
描述: 24岁的修拉(Georges Seurat,1859—1891)花了一年的时间创作了《阿尼埃尔的浴场》,其问经历了从草图到创作完成为油画成品这样的过程。《阿尼埃尔的浴场》在1884年的官方沙龙落选,而修拉在他和西涅克(Paul Signac,1863—1935)等人组织的独立派沙龙上第一次向公众展示了这幅杰作。修拉为这幅作品画了大量的素描和油画小稿进行研究,仅仅是画面中最抓我们眼球的半裸男孩儿就画了很多的研究稿。素描草图对于修拉来说更像是做科学研究的试验,他会先画一些现场速写,然后在画室中完成最
以色彩关系来表现中国画的意境美
作者: 刘新华   李群   来源: 建筑与文化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气韵生动   色相环   修拉   使人   色彩关系   明暗对比   艺术作品   强调色彩   色相对比   印象派画家  
描述: 中国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意境",就是说艺术作品的整体(内容与形式)呈现出超越作品本身的东西,使人感受到一种生命的活力、无限的情思。正如黑格尔所说"心灵和它的艺术高于自然"。当代中国画家除了以传统的"留白"表现意境之外,正在探索以科学的色彩关系创作出气韵生动的作品,表现意境美,实现色彩创造的真正自由。从色彩本质看,它更合于人类色彩感觉和色彩感情的直接抒发。如中国远古时代的壁画以自发性色彩本能,呈现粗率豪放的审美品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