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印象派画】搜索到相关结果 56 条
-
我画世界文化遗产
-
作者:
刘长顺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院图书馆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
古典绘画
作画
印象派画家
大连市
杨飞云
世界文化遗产
-
描述:
1978年恢复高考以后,我从渤海之滨大连市有幸考入了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当时的同学有杨飞云、朝戈、曹力、马路、王辛等等,都是从全国各地集中到京的秀才。美院图书馆众多藏书令我大开眼界,欧洲古典绘画大师
-
写实油画与光的运用
-
作者:
祝斌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画
阿尔卑斯山
库尔贝
现实主义
伦勃朗
印象派画家
写实油画
空间关系
维米尔
达·芬奇
-
描述:
“没有光便没有色”,这一色彩学中的常识可使我们追溯到古老的绘画源头。光与影不仅塑造了物体的外形,也使我们能分辨出它的质感与量感。据我所知,画家最早运用光来造型,曾经造就了油画史上各领风骚的两大派系。阿尔卑斯山以南的传统,是通过统一的光照与均匀的阴影分布,通过光照的逐渐减弱,使画面具有雕塑式的量感;北部传统则是利用具有光泽或闪光效果的高光和暗部微光反射(即反光)在物体上的分布来塑造物体,使画面具有质感与幻真的魔力。 我国董希文先生的油画创作就体现了南部传统。他早年受乔托画风的影响很深。乔托作画是从亮到暗,很少用高光和反光,不主张过分强调质感,而是注重于画面的整体概括。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就具有佛罗伦萨古代绘画中特有的表现手法。与阿尔卑斯山北部画家不同,南部画家很早就注意到光的折射可使物体隆起突出,这种感受与他们承接希腊古典雕刻这笔遗产有
-
华青世界 光色灿烂——张华青教授油画艺术研讨会侧记
-
作者:
张玉彪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艺术
张华
艺术风格
艺术家
印象派画家
艺术创作
中国画
作品
学术研讨会
中国油画
-
描述:
1995年4月8日至16日,江苏省美协、江苏东方画廊举办了《张华青教授俄罗斯写生油画展》.展出期间还召开了“张华青油画艺术学术研讨会”,就其作品以及艺术风格和发展道路,进行了讨论.
-
俄珍藏十九世纪中期至二十世纪早期法国油画的经历
-
作者:
安托尼娜·伊泽黑那
张连生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九世纪中期
法国
罗佐夫
毕加索
印象派画家
鉴赏家
作品
马蒂斯
二十世纪
油画
-
描述:
这篇文章主要是关于早期印象派到一战前的现代法国油画的隐秘收藏,这些作品大部分来自莫斯科两个鉴赏家丰富的收藏.这两位鉴赏家叫伊·亚伯拉摩维奇·莫罗佐夫和塞加·伊万诺维奇·沙胡金.对他们所获得的成果无论怎样评价都是不过分的,而且他们的工作也确定早已引起了专家们的兴趣.值得一提的是,当新的法国油画名声在法国本国还处于初创阶段时,在如此遥远的莫斯科,就出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洲油画经典大师的法国画
-
赫米第基的法国绘画
-
作者:
安东尼娜·伊泽吉娜
郑莹
来源: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收藏家
罗佐夫
莫斯科
艺术家
展览馆
现代绘画
印象派画家
印象主义
作品
马蒂斯
-
描述:
这本书编录了赫米第基(Hermitage)收藏的法国现代绘画,它们是从印象主义前期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新艺术倾向创始时的作品。这些油画主要来自于两个著名的莫斯科鉴赏家、收藏家——伊凡·雅勃拉莫维奇·莫罗佐夫(Ivan Ab-ramo-vich Morozov)和塞盖·伊凡诺维奇·西丘金(Serg-ei Ivanovich Shchukin)。虽然对这两个人的工作不能作过高的估计,但它确实引起了专家的长期注意。当新绘画刚刚在法国兴起时,如此遥远的莫斯科,就流行着法国当代艺术家的最好的作品,这些艺术家后来都成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绘画的第一流大师。我们不能解释这两个人的收藏为什么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如此杰出,以致让法国和其它国家的收藏家羡慕。答案只能从收藏史上找到。那是一个激烈的年代,尤其本世纪初的15年,是一个探索艺术表现新观念和新技法的时期,它标志了艺术史上崭新的阶段。今天,当我们
-
现代绘画之父——塞尚
-
作者:
陈池瑜
来源: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艺术运动
现实主义
艺术观察
艺术世界
塞尚
现代绘画
艺术秩序
印象派画家
印象主义
学院派绘画
-
描述:
整个现代艺术运动都与一个伟大的名字联系看,这个名字就是塞尚(Paul Cezanne 1839-1906)。塞尚被称之为“现代绘画之父”,他对现代绘画,甚至对现代雕塑都发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塞尚的丰功伟绩表现在他对绘画结构的孜孜不倦的探索上。
-
捕捉感觉
-
作者:
余尚红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筑构件
橘黄色
百家
细雨霏霏
印象派画家
学习过程
视觉触感
蜿蜒曲折
新兴城市
细细揣摩
-
描述:
在经历了20多年的油画学习过程后,蓦然发现,一件满意的油画作品,往往是在良好创作条件上的偶然所得。坦率地讲,如果太在意作品的成功与否,反而会雕琢过分,失去作品的"天然"之美。我在准备金陵百家展的作品时,采取的是随意创作然后再进行优选的方式。我通常都是先找感觉再抓灵感,找感觉的方式很多,比如逛街、看风景、看画册、读书等。无论是艳阳高照的晴
-
印象派
-
作者:
伊利亚·爱伦堡
佟景韩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库尔贝
表现世界
法国
印象派
印象派画家
印象主义
标签
绘画
马奈
油画
-
描述:
绘画很难谈,绘画需要看。说话,譬如先入为主的解释,主观武断的定义,各种现成的标签之类,往往妨碍看画。许多人从来没有见过马奈或者雷诺阿的油画,可是却十分了解法国有过一批印象派画家,他们“歪曲地表现世界,描绘浮光掠影、想入非非的印象,给艺术造成了损害。” 如果我敢说出我对上个世纪的这批法国画家的一些想法,那仅仅是因为有必要叙述一下:印象主
-
莫奈论艺术
-
作者:
奚静之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黎
画商
法国
艺术家
印象派画家
展览会
作品
莫奈
马奈
油画
-
描述:
一、信简 致欧仁·布丹 巴黎 1856年2月20日 亲爱的布丹: 不久前我从一个画商那里得知,说他等侯您已经好几天了,我请您快些作来这里的决定! 可以设想,此刻您到巴黎来,会遇到多少有趣的事!您知道,这里有最新的、包括三十年代的作品在内的油画展览。它可以说明,我们的艺术并不处于人们常说的“萧条”状态。展览会上有德拉克洛瓦的十八幅出色的作品,其中有1855年沙龙上的
-
外国美术史图录《世界美术》编辑部编法国印象主义(2)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画
巴黎
德加
编辑部
印象派画家
印象主义
美术史
作品
美术馆
油画
-
描述:
外国美术史图录《世界美术》编辑部编法国印象主义(2)图21《路维希安的公路》(或《塞夫勒大道风景》),西斯莱,1873年,油画,54x73厘米,巴黎奥塞美术馆藏阿尔弗莱德·西斯莱(A;fredSisley,1839-1899)是英籍画家,生于巴黎,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