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化】搜索到相关结果 894 条
-
一条景德镇唐代白瓷史料的辨正
-
作者:
蒋寅
来源:
文史知识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化
第四章
辨正
浮梁县
史料
新平镇
出版社
景德镇
中国陶瓷
白瓷
颜真卿
美术学院
唐代
云门
-
描述:
熊寥先生《中国陶瓷与中国文化》(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0)第四章“颜真卿、陆士修云门教院诗会与景德镇唐代白瓷”,论证代建中年间颜真卿、陆士修在饶州浮梁县新平镇(景德镇的前身)云门教院诗会所咏“素瓷”,实际上是景德镇白瓷,宣称“由此解决了陶瓷学界围绕景德镇唐代胜梅亭、
-
浅谈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
作者:
唐俊芳
顾勤
徐静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
文化
两者相结合
两者关系
-
描述:
语言和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个观点近年来越来越受到语言教师和学习者的重视,本文拟就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如何充分利用外语课堂进行文化传授展开论述。
-
短信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美术学院
陶瓷文化
主办
日本
中国画
江西
展示
美术作品
美术馆
-
描述:
日前,两座高达5米的七层瓷塔,在江西景德镇烧制成功。这两座瓷塔将在2005年4月底开幕的日本大阪食博会上亮相,展示中国陶瓷文化的魅力。日本食博会主办方
-
与瓷器无关——中国为什么叫China
-
作者:
流沙河
来源:
出版参考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说法
制瓷技术
景德镇
瓷文化
阿拉伯
China
新民晚报
中国
2004年8月
瓷器
-
描述:
新民晚报2004年8月3日16版介绍景德镇瓷文化。其文说,宋元两代景德镇的制瓷技术已经传到朝鲜、日本、越南。又说,明清两代瓷器大量出口,经阿拉伯传到欧洲。这些史实,我无异议。唯可疑者,其说china由来,文云:“民间历来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china系
-
陶瓷增白剂的研制
-
作者:
董伟霞
马光华
陈怡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锆英石
增白剂
氧化铈
偏高岭石
-
描述:
本研究以偏高岭石、锆英石和氧化铈等为主要原料研制增白剂.首先,通过正交试验法和单因素试验法优化确定出增白剂的最佳配方和最佳制备工艺.在此基础上,将增白剂添加到坯料中,考察了增白剂颗粒度、辅助原料
-
“碗礁1号”沉船打捞纪实
-
作者:
赵嘉斌
来源:
中国文化遗产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物考古工作
青花瓷器
景德镇
陶瓷器
潜水设备
遗址
潜水人员
考古发掘
中国国家博物馆
文化遗产
-
描述:
据统计,约有300多万艘沉船分布于大洋底部。随着全球“打捞沉船热”的升温.加强对人类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遏制与打击“海底挖宝”的行为.开展科学的考古发掘已成为国际学术界的强烈呼声。福建平潭碗礁I号
-
景瓷:民俗文化活化石
-
作者:
段长征
来源:
中国质量万里行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历史
郭沫若
活化石
民俗文化
-
描述:
人称“瓷都”的景德镇,有着二千多年的制瓷(陶)历史。郭沫若先生曾以“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的诗句,盛赞景德镇灿烂的陶瓷历史和文化。
-
满桦号艺术陶瓷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陶瓷
陶瓷文化
艺术精品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满桦号'以专营景德镇陶瓷艺术精品为主,并长期致力于宣扬陶瓷文化。景德镇有着千年陶瓷历史文化,蜚声世界,集天下陶瓷文化之大成,具有雄厚的文化底蕴。许多艺术家倾毕生的精力进行创作,他们当中既有科班出生的,也有世家传艺的,而且都身怀绝技,具有高超的技能。
-
福寿双全 粉彩九桃过墙枝超薄大盘
-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景德镇
尺寸放大
原貌
陶瓷文化
表现形式
课题组
艺术品
超薄
粉彩
-
描述:
2004年是景德镇建镇一千周年,早在2001年“商之艺”的专家们就为如何纪念这一陶瓷文化的千年盛事展开讨论。经过课题组的反复参考比照,终于从众多的题材中选出“福寿双全九桃大盘”这一代表中华民族吉祥
-
景德鎮陶瓷文化研究所·簡介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仿古瓷
陶瓷文化
宗旨
文物
研究所
-
描述:
景德鎮陶瓷文化研究所·簡介
<
1
2
3
...
85
86
87
...
88
89
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