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用隧道窑烧成大花瓶的研制
作者: 周宇松   高煜翼   来源: 陶瓷工程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温变形   隧道窑   成瓷高度   工业氧化铝  
描述: 本文论述了70cm大花瓶的制作工艺和隧道窑烧成,同时分析了坯料矿物组成及其高温物理化学变化,通过热力学分析计算,找到了克服瓷器高温变形的方法。并对原料成本与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中国油画发展的历史走向
作者: 田源   来源: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春秋战国时期   油画艺术   绘画语言   重大影响   历史走向   民族特色   作品   民族传统文化   中国油画  
描述: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作为民族传统文化重要方面的中国绘画,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日臻成熟。以后在帛画、壁画、卷轴画等诸种形式的长期的演化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独特的绘画语言和高度的艺术境界的中国画。并曾对日本等邻国产生重大影响,成为东方文化象征之一。
蒙古马及其文化
作者: 托雅   来源: 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蒙古人   民族学院学报   蒙古民族   蒙古族   游牧民族   成吉思汗   马文化   那达慕大会   蒙古马  
描述: 素有"马背上的民族"之称的蒙古人,对马有着特殊的感情.从乌兰巴托的苏和巴特广场到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作为蒙古草原特有的象征-骏马雕塑,时时处处呈现在人们的眼前,显示着蒙古民族异常发达的马文化.
从敦煌服饰管窥唐代文化
作者: 王仲纯   来源: 社科纵横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半翻髻   王仲纯   实物资料   张议潮   服饰形象   敦煌莫高窟   唐代文化   文化宝库   段文杰   供养人  
描述: 从敦煌服饰管窥唐代文化王仲纯以莫高窟为主的敦煌文化宝库中的壁画、雕塑、遗书、帛画、出土文物等载有大量的服饰形象资料、文字资料、实物资料,其中唐代资料尤为丰富。敦煌莫高窟现存492个洞窟中213个是唐窟,3390身塑像中670身是唐代塑像、此外还有45...
也谈油画创作
作者: 朱伟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感符号   空间处理   艺术作品   语言方式   艺术家   理性情感   艺术创作   正常视觉   油画创作   传统文化  
描述: 艺术的存在价值主要是丰富人的情感世界。因此,她要突出原创性,要有本质意义上的创造才有价值。艺术家的任务,就是把自己与众不同的特殊的情感,以自己独特的语言方式表现出来。艺术家的存在主要是个体价值,做人要求是求大同存小异,而艺术创作则要求异不求同。所以,在油画创作上,我主张以下几点:一、画家的情感语言方式应该是独特的,任何一种纯自然的摹仿都是不能容忍的。绘画的价值:①不能以恢复人的正常视觉为目的;②不能以服从传统绘画视觉为目的。这两者在真正的艺术创作中价值都是相同的,艺术作品应该是离开人的正常视觉的另一番天地,这番天地是靠艺术家个体对自然、人类以及任何绘画对象的自我感受,这种感受是通过艺术家自己独特的语言方式来表达的(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这种创作才可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创造;然而,只有自己情感上的独特创造还
演进与可能:第二届中国油画展评委韦尔申访谈录
作者: 仁智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评委   油画艺术   青年画家   演进   举手表决   作品   评选工作   具象写实   艺术多元化   中国油画  
描述: 的整体水平有了相当大的提高,艺术多元化的局面基本形成,市场机制的建立为画家们提供了新的可能,多数画家们的心态开始由浮躁转向平稳,已能从容地面对商品大潮与周围
创作感想
作者: 李尤松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市民阶级   勃鲁盖尔   毕业创作   西洋绘画   古典油画   审美趣味   文化背景   吴友如   中国油画   研究生  
描述: 《达远楼》、《还生楼》、《燕语楼》、《摩登楼》、《徐志摩肖像》、《周作人肖像》是我的研究生毕业创作。六、七幅构成一组风格基本一致的作品。下面我来谈谈体会。 创作契机 1988年我附中毕业创作画的是《放牛》,发表于当时的《中国美术报》上。四年的附中学习已能掌握一些油画的技法,加上当时正醉心于勃鲁盖尔的画境,于是就画了一张近乎勃鲁盖尔风格的油画,画的内容是陕北的生活。1988年上了中央美院壁画系后仍醉心于西欧古典油画的意境,比如达·芬奇的样式、鲁本斯的样式、伦勃朗的样式、卡拉瓦乔的样式,在油画习作上力图去实践这些画法,也常常感到障碍重重,主要是材料和制作程序的问题,但也乐此不疲。1989年秋在美术馆有一个东德的油画展,看到了几幅很好
唐俑题材和审美风格的变化
作者: 马晓琳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二生肖俑   审美风格   艺术风格   南北文化   唐墓   镇墓兽   题材   武则天   作品   雕塑艺术  
描述: 引言 纵观中国雕塑史,关于墓葬俑像,自春秋战国兴起到明清时期的式微,其发展变幻连绵不断,是宗教雕塑之外构成中国雕塑艺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其自身的实用目的、制作方法、题材内容、宗法观念、葬丧仪规等物质和精神的规定性,因而它构成了独特的雕塑艺术体系。尽管明器雕塑的产生和发展主要是基于墓葬仪规、祖先崇拜、宗法意识和身份的显示,但却在较大范围内形象地、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现实生活。明器雕塑历来缺乏文献记述,更为注重史学的古代文人所不屑,然而在今天看来,它却赋予历史以感性的形象,使我们得到在史书中无法体会的直观感受;而且明器雕塑作为美术史的研究对象,它的艺术风格、审美情趣和题材内容,均鲜明地反映出各个时期的时代精神特征。中国古代俑像艺术自春秋战国起,经秦、汉、南北朝、隋、直到唐代不断得到发展,特别是唐代是俑像艺术的
大众文化与社会批评
作者: 易英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前卫艺术   大众文化   资产阶级   社会批评   印象派   格林伯格   现代主义   美术史   题材   60年代  
描述: 进入80年代以来,西方的艺术和观众都发生了相当深刻的变化,从60年代开始的观念艺术已经失去了势头,一方面是具象艺术和架上绘画开始回潮,另一方面是一度很难被观众理解的当代前卫艺术作品被普通的中产阶级
冰雪文化·木文化·火崇拜
作者: 陈见微   来源: 文史知识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交通工具   火崇拜   吉林通志   东北   冰灯   历史进程   松花江   各民族   冰雪文化   民俗文化  
描述: 吉林大地,山川秀雅,人杰地灵。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了特色鲜明、独具一格的民俗文化。冰雪文化玲珑剔透放光明,一片心同彻底清。仙佛镂空难得似,美人狮象雪雕
< 1 2 3 ... 6 7 8 ... 30 31 3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