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历史凝炼在邮票上——汉画像石及其邮票介绍
作者: 顾森   晓碧   来源: 中国邮政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物造型   浅浮雕   魏晋南北朝   手法   荆轲刺秦王   邮票   嫦娥奔月   两汉文化   艺术形式   汉画像石  
描述: 在汉代众多的艺术品中,汉画最有代表性。汉画是中国两汉时期的艺术,其所涵盖的内容主要是两部分:画绘(壁画、帛画、漆画、色油画、各种器绘等)和浮雕(画像石、画像砖、画像镜、瓦当等及其拓片)。从保存现状看,汉画里雕刻类作品总体上既比画绘类作品保留得完整,数...
在艺术的大天地中耕耘——莫建成的工笔画
作者: 李宝峰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显著特点   平淡自然   主观精神   工笔画   蕨菜   生活情感   地中   姣姣者   工笔花鸟画   国际文化交流  
描述: 之幽情。蕨菜在工笔花鸟画中是极少见的题材,自然有一种新鲜感,在这小小的画幅中,充盈着沉静冷峻凝重的气氛,给以想象思索的空间。 其二,莫建成对花鸟创作善思勤作,终目不辍,通过对自己人生与艺术的领悟,精神上回归平淡自然,涤荡妄念,进入以禅作画。如获美国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邀请
何鄂雕塑三人谈
作者: 张得蒂   邵大箴   陶咏白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感   雕塑语言   艺术技巧   民族文化   中央美术学院   女性话语   《绣花女》   创作研究   雕塑家   雕塑艺术  
描述: 张得蒂(中央美术学院雕塑艺术创作研究所): 我们这批五十年代全国美术学院出来的女雕塑家有二、三十人,被称为新中国第一批女雕塑家。何鄂是最年轻的。她就学于西北,但终究是江南姑娘,她那双粗大结实的手,也掩不住她的沉静和灵秀,她是那么贤惠温柔的贤妻良母,但是竟有这么坚韧的内在力量,促使她在艺术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作为由封建社会到现代社会艰难巨变时代的一代中国妇女,有着本能的反叛和奋斗的精神。我们女雕塑家这个群体,包括全国东西南北地区,大家互相关心,互相勉励,不怕苦累,这种心态和当年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女火车司机等等一样,我们默契于要在与石头、泥巴、金属相伴的雕塑领域里,走出一条属于我们20世纪女性坚韧、自强的艺术道路。
具有个性化色彩的艺术——卓国平和他的雕塑
作者: 钱海源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艺术创作规律   人体曲线   个性化   时代生活   艺术形式美   小型雕塑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人物形象  
描述: 人们在评价艺术作品时,常常要说的一句话是,“艺术作品的风格,乃是艺术家人品与个性的写照”。这句话用在中年雕塑家,广东佛山雕塑院卓国平身上也是很合适的。他的散见于广东珠江三角洲土地上的如佛山、珠海、中山、东莞和顺德等城市一些为同行所称赞,被社会各界人民群众所喜爱的大中小型城市雕塑,他的一些参加国内外有影响的美术展览,并在报刊发表室内外雕塑作品所显示出来个人艺术风格,就是卓国平人品和个性的最形象和最生动的体现。
主持人语 李一本期名家大潮回声 庄征雕塑艺术读解
作者: 邹跃进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为纪念   学院化   同构性   回声   中国画   题村   雕塑艺术   新认识   旧传统   现代化  
描述: 。画家的文章有时比理论家的文章还深刻。 本期刊登了一组油回。其中学院状态”八人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学院状态”的提沦也值得重视。 在何诲霞先生逝世一周隼之际,特刊发其遗作及周韶华一文,以便读者重新认识何诲霞的意义。
还原的 或是本质的——谈李富军的石材雕塑
作者: 刘德清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东临朐   思考与探索   历史文化   玛雅人   文化因素   象征品格   极端化   公众艺术   红丝石   纯艺术  
描述: 26岁的李富军,作品为数不少,在山东艺术学院名人画廊办过2次展览(一是“逗号”,一“还原”),在雕塑这个圈中绝对是多产者。同时,其作品材质的独特性和对历史文化的关注所形成的艺术语汇,显示出对于古典
美术教育释义
作者: 尹少淳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教育   美术活动   创造力   创造性   内部构成   审美需求   造物活动   教育取向   教育门类   美术文化  
描述: 美术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动。它产生于人们延续美术文化,传播社会知识,表达内心情感,满足审美需求的愿望,并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而渐趋成熟。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日益发展的今天,美术教育越来越
青色交响曲
作者: 刘迅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弦乐四重奏   忍受苦难   艺术作品   托尔斯泰   古典音乐   交响曲   色调变化   雕塑艺术   柴可夫斯基   美术  
描述: 年轻时,我就喜欢音乐,特别是西方古典音乐,虽然我并不真的懂得。可是我最终在美术方面一直走到晚年,虽然我多少年来也并不真的懂得。 从我的心说是很爱音乐的。然而在我快乐的时候很少想到她,而在忧郁和悲伤的时候却往往希望见到她。我听到她,她真地倾诉对我的理解,这时我流着眼泪也向她倾诉我的忧郁,倾诉我的悲伤,这时我的心似乎平静了许多。 我真正懂得美术才是最近十几年的光
是否恰当
作者: 冷林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艺术   多元文化   自我身份   艺术家   概念限制   现代艺术史   雕塑家   东方性   中国近现代   雕塑艺术  
描述: 。这也许是“雕塑”这个概念限制了从事雕塑创作的艺术家的发展,使他们仍然在“雕”和“塑”的技巧里挖掘东方雕塑和西方雕塑的潜力,特别是在今天,寻找东方性似乎是在多元文化中进行对抗及进行自我身份证明的最有
何鄂作品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广场   甘肃省   花岗岩   《绣花女》   新疆石河子市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山丹培黎学校   工艺美术   高级工艺  
描述: 何克与中国孩子》(花岗石)建造于甘肃山丹培黎学校;1994年创作大型城雕《边塞新乐章》(锻铜)建造于新疆石河子市文化广场;1995年创作大型纪念雕塑《血战高台》(花岗岩)建造于甘肃高台烈士陵园。
< 1 2 3 ... 40 41 42 ... 46 47 4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