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化】搜索到相关结果 2775 条
-
元代高足杯中折射出来的草原文化和农耕文明
-
作者:
刘金城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草原文化
景德镇
新石器时代晚期
龙泉窑
农耕文明
元代瓷器
蒙古族
游牧民族
成型工艺
釉里红
-
描述:
一、高足杯的创烧历史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①、半坡②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酒器,其中黑陶高足杯是目前已知的考古发掘中发现的我国最早的高足杯,这说明早在新石器时代,高足杯就已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礼记》载"执觞觚杯豆而不醉"③,这说明觞、觚、杯、豆
-
中国的城市
-
作者:
易中天
来源:
文苑(经典美文)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呼和浩特
历史文化名城
景德镇
广州
吐鲁番
重镇
个性鲜明
扬州
中国城市
品评人物
-
描述:
城市为什么可读呢? 当然是因为它有个性,有魅力。城市的个性和魅力是我们读城的向导。的确,城市和人一样,也是有个性的。有的粗犷,有的秀美,有的豪雄,有的温情。因此,就像喜欢品评人物一样,人们也喜欢议论城市。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城市民谣"了。但是,也正如有的人个性鲜明,有的人不太出众,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会受到关注。中国的城市毕竟太多
-
明清瓷器上的那些西洋人物图
-
作者:
牟晓林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景德镇
绘画技法
人物图
中西文化交流
外销瓷
人物形象
装饰题材
西洋
中国瓷器
-
描述:
有西方学者认为,自中世纪以来,可能没有一种物质媒介像瓷器这样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从欧、亚海路通商以来,瓷器在中西方贸易及文化交流过程中的作用来看,这样的说法并不为过。瓷器既是日用
-
中国山水画对粉彩雪景山水的影响
-
作者:
徐英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雪景
民族文化
装饰
中国画
绘画
中国山水画
工艺美术
粉彩
历史悠久
-
描述:
绘画在陶瓷上的装饰自古就有,陶瓷彩绘工艺的形成历史悠久。早在商代就开始发明了原始的瓷器,有了原始瓷器,相应的瓷上装饰也就应运而生。陶瓷与绘画的关系就如同阮生姊妹而血脉相通,同根植于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
-
初识唐青花
-
作者:
李灵宁
来源:
旅游纵览(行业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烧制
青花瓷器
透明釉
出土资料
唐三彩
唐代
瓷胎
釉下彩
矿物化学成分
工艺
-
描述:
青花的起源,学术界有过多次的探讨。青花的矿物化学成分在许多釉类中都存在,而青花与蓝釉或其它彩釉类之区别,仅在于是单色釉下彩还是混合釉产生。如果将青蓝色或含有钴料釉都说作青花,那么就得追溯到汉朝。青花
-
佛教对我国古代陶瓷造型与装饰的影响
-
作者:
范世峰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意识形态
陶瓷造型
陶瓷史
风俗习惯
社会秩序
陶瓷文化
藏传佛教
佛教艺术
佛教造像
-
描述:
的准则。其渗透性不可避免地与陶瓷文化产生着深刻交集。从我国陶瓷史看,佛教对我国陶瓷的影响不仅在装饰上,在器型上的表现也是非常明显的,特别是一些用于祭祀的器皿更是在我
-
论当代青花装饰的发展方向
-
作者:
白娟娟
来源:
商业文化(上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形式
当代
发展
青花装饰
-
描述:
随着当代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青花装饰的审美情趣和视角角度也不断的改变着,尤其是对青花装饰中形式美的体现和文化内容的统一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当代青花装饰不仅是陶瓷装饰艺术
-
水墨陶瓷画初探
-
作者:
罗珏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绘画
绘画艺术
陶瓷艺术
间接法
中国画
纤化
宜春市
工艺
景德镇陶瓷
直接法
-
描述:
所谓水墨陶瓷画,有两种作画方式。第一种是直接法,即直接在瓷胎上作画,它不同于传统画瓷的地方,是先为瓷胎做一次纤化处理,在釉面上覆盖一层由动物或植物纤维构成的纤化层,这层纤化质还可根据作品的要求,分别
-
中美文化雕塑公园第二期作品在美剪彩揭幕
-
作者:
本刊记者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园
中美文化交流
广州
剪彩
雕塑家
雕塑公园
作品
堪萨斯州
院长
基金会
-
描述:
2012年11月17日,中美文化雕塑公园在美国堪萨斯州Overlank Park植物园为第二期入园作品举行了隆重的雕塑剪彩揭幕仪式,近150多位热心干中美文化交流的人们参加了典礼。Drum
-
“景物”雕塑研究
-
作者:
谭勋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方精神
当代雕塑
景物雕塑
景物
本土文化
-
描述:
文章以当代雕塑创作方法论的角度,分析中国当代雕塑在多元发展的格局中"景物雕塑"的概念与文化意义,其内涵以不是简单视觉与传统经验意义上的"景物"。研究重点是在中国文化本位的立场下,雕塑创作中关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