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张恩利 局外人
作者: 刘晶晶   来源: 市场周刊(艺术财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管子   局外人   形象   生活中   不确定   东西   绘画   准确性   油画  
描述: 张恩利的个展没有一个虚构或者概括出来的主题,惟以"张恩利某年个展"为名。这种低沉而简练的杜绝联想,传递的是扎实的信息,就像他画的那些坚固的物品一样,令人不作他想。2011年12月8日在上海美术馆开幕的张恩利个展
丹尼尔·布伦 束缚的自由
作者: 何荜   Pascale Martinez Tayou   Emanuele Fontanesi   来源: 市场周刊(艺术财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丹尼尔   装置艺术   视觉工具   束缚   艺术家   当代艺术   皇宫   创作过程   作品   艺术评论  
描述: 法国文化与交通部主办的装置艺术项目Monumenta每年都会邀请一位国际著名当代艺术家以面积达13,500平方米的巴黎大皇宫中殿为特定场域创作一件作品。巴黎大皇宫是一个比泰特现代美术馆的漩涡大厅更让人生畏的场所—就算它的规模没让你产生敬畏感,它的建筑也会。今年已是举办了第五届的Monumenta邀请了法国观念艺术家丹尼尔·布伦(Daniel Buren),他的作品《迷心,原位作品》(Excentrique(s),travail in situ)使大皇宫在5月10日-6月21日期间沉浸在一片五彩斑斓的光之林中。
作品欣赏
作者: 聂昌硕   来源: 市场周刊(艺术品投资)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绘画   水墨画   艺术作品   物质文明   科技创造   工具   精神文明   作品欣赏  
描述: 科技创造了笔墨纸砚,于是有了水墨画;科技创造了画布、油彩,画家才能绘制出色彩斑斓的油画……东西方绘画的差异,根源在于创造了不同的工具。不同的物质文明造就了不同的精神文明,不同的精神文明驾驭不同的工具产生不同的艺术作品。人类的聪明才智难道会止步吗?不会的!
德加·埃德加:与芭蕾舞女“死磕一生”的雕塑艺术家
作者: 暂无 来源: 市场周刊(艺术品投资)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绘画   水墨画   艺术作品   物质文明   科技创造   工具   精神文明   作品欣赏  
描述: 德加·埃德加:与芭蕾舞女“死磕一生”的雕塑艺术家
“小舞女”领衔72件作品首次登陆中国——德加原创雕塑展百家湖爆棚开幕
作者: 暂无 来源: 市场周刊(艺术品投资)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绘画   水墨画   艺术作品   物质文明   科技创造   工具   精神文明   作品欣赏  
描述: “小舞女”领衔72件作品首次登陆中国——德加原创雕塑展百家湖爆棚开幕
五亭龙玩具龙腾虎跃:扬州五亭龙国际玩具礼品城崛起探秘
作者: 李宗宝   剑谷   来源: 市场周刊:新物流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亭龙国际礼品城   玩具工业   经营模式   经济发展   扬州市   产业集聚  
描述: 初冬的一天,记者怀着对快速发展的玩具工业的极大兴趣,慕名来到扬州城北区五亭龙国际礼品城采访。当我们走近五亭龙玩具城现场时,不禁被道路两侧的彩旗、展示厅门前的五彩缤纷的条幅所吸引,被展示厅、现场看房
作品欣赏
作者: 暂无 来源: 刊授党校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总统府   著名画家   使命感   历史感   面具   陈逸飞   油画   作品欣赏  
描述: 《攻占总统府》是著名画家陈逸飞、魏景山于1977年合作创作的革命油画。画面具有浓郁的历史感和使命感。在中国油画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作品欣赏
作者: 詹建俊   来源: 刊授党校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总统府   著名画家   使命感   历史感   面具   陈逸飞   油画   作品欣赏  
描述: 作品欣赏
水墨写意漫谈
作者: 许锦集   来源: 刊授党校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存在意义   驾驭能力   中国画家   工具材料   审美意识   视觉感受   水墨写意   传统文化  
描述: 中国画有墨分五彩之说,非指色相,而是画家对审美意识的视觉感受,承载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对笔墨纸质等工具材料的精深理解,加之中国画家高超的驾驭能力,使得水墨写意这一民族绘画形式以其绝无仅有的存在意义,屹立于世界绘画艺术之林。
从餐具到花卉雕塑
作者: 暂无 来源: 看世界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废物利用   餐具   艺术家   百年历史   花卉   花束   雕塑  
描述: 英国艺术家AnnCarrington利用多款有百年历史的银餐具,让它们摇身一变,创造出优雅的花束,通过这种艺术的重构,探索如何延续器物的生命、废物利用等议题。
< 1 2 3 ... 13 14 15 ... 328 329 33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