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何家】搜索到相关结果 8 条
-
探析何家英《酸葡萄》图的继承与创新
-
作者:
邢瑞香
来源: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画
何家英
酸葡萄
-
描述:
何家英是中国当代画坛的著名工笔人物画家,为中国工笔人物画向当代的转型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本文以何家英《酸葡萄》为切入点,初步探讨他对我国历代人物画优秀传统的继承,及对"西画"造型、色彩艺术中有益营养的取精用宏,推陈出新,其开创的新形式的绘画风格。
-
何家英与工笔人物画
-
作者:
张晓聪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
何家英艺术风格
传统工笔人物画
-
描述:
传统工笔人物画是中国画中最早独立成科的画种,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完善,已经有了自己一套完整的语言和表现系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经济的全球化携文化的全球化席卷而来,东西方艺术在交流碰撞、相互学习、本位反抗、拒绝同化中交流渗透。一大批题材广泛、风格多样的工笔人物画新作脱颖而出,同时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画家,其中何家英的艺术实践引起了画坛的广泛影响。
-
至纯至美——由《秋冥》谈何家英工笔人物画艺术特色及成就
-
作者:
孙晓晨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何家英
工笔人物
艺术特色
-
描述:
何家英作为现代工笔人物画家,对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绘画融会贯通,开创了新时期的工笔人物画创作先河。本文通过对何家英代表作《秋冥》的赏析,分析出了何家英工笔人物画的艺术特色,并总结了其艺术成就,激励我们勇于创新,将中国绘画提高到更新的境界。
-
至纯至美
-
作者:
孙晓晨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何家英
工笔人物
艺术特色
-
描述:
何家英作为现代工笔人物画家,对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绘画融会贯通,开创了新时期的工笔人物画创作先河。本文通过对何家英代表作《秋冥》的赏析,分析出了何家英工笔人物画的艺术特色,并总结了其艺术成就,激励我们勇于创新,将中国绘画提高到更新的境界。
-
何家英 中西互动中构建国画现代形态
-
作者:
解宏乾
来源:
国家人文历史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米脂婆姨
中国工笔画
何家英
写意人物画
九秋
现代形态
艺术创作
写意画
当代中国画
-
描述:
从20世纪80年代的《山地》、《十九秋》、《酸葡萄》、《米脂婆姨》,到90年代的《秋冥》、《桑露》、《绣女》等系列工笔画作品,再到新世纪以来的《孙中山在天津》、《天心月圆》等小写意画作品,何家英以融合写实精神和东方诗意为一体的作品向我们展示了当代中国画的发展。用他的话说:"我的艺术创作的过程,贯穿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我得惠于改革开放,心里充满着感激。"何家英为中国工笔人物画向当代性转型做出了贡献。他创造性地借鉴了中国工笔画的传统和西画中严谨扎
-
新时期(1978-2010)工笔画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王鹏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女画家
王叔晖
图像学
何家英
语言风格
生存状态
女性形象塑造
敦煌之梦
新年画
-
描述:
女性一直是工笔画最常表现的对象,工笔画细密严谨的语言风格长于表现人物内在特征和心理变化,适合于女性形象的塑造。女性形象的塑造与工笔画的发展紧密相连。"形象"在图像学中是广义的文化概念,"既包括人也包括物的视觉相貌。它们在民族的、文化的、政治的、哲学的、宗教的心理观照下,使艺术品呈现出或隐蔽着某种寓意和意义,因而成为可以解读的内涵,而使人们对作品的境界和价值作
-
顾恺之与何家英工笔人物画的造型比较分析
-
作者:
赵雄
刘显成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造型比较
何家英
顾恺之
-
描述:
顾恺之是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的奠基者,何家英是现代工笔人物画的领军人物。他们的工笔人物画造型呈现出不同特点,主要体现为时代差异、技法不同,以及追求不同绘画特色和艺术精神等,清晰展示出中国工笔人物画从传统走向现代历经的图示、文化精神变迁,引发对当代工笔人物画守传统、破陈规、立新意进行深层次思考。
-
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的写实造型研究--以何家英为案例分析
-
作者:
郑海文
来源:
中国文房四宝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写实造型
何家英
徐悲鸿
-
描述:
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的写实造型研究是现当代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当清末民初,人物画近于衰落之时,徐悲鸿等一批画家开始了向西方求知的道路,并坚定“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为当时沉寂的画坛激起一层浪花,并主张用西方的造型体系改良中国画,这成为当时主流,这也影响了当代像何家英这样的工笔人物画家:不仅在实践上支持造型基础在中国工笔人物画中的体现,而且还进一步发展了徐悲鸿的写实造型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