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传】搜索到相关结果 239 条
-
文天祥是雕塑家吗
-
作者:
张海铭
来源:
咬文嚼字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说明文字
传人
《现代汉语词典》
《兰州晚报》
光明日报
雕塑家
文天祥
雕塑艺术
《赵氏孤儿》
民族英雄
-
描述:
2001年1月3日《光明日报》有一幅题名“和平的期盼”的照片,下有一段说明文字: 在新世纪到来的第一天,大型雕塑《和平万岁》在北京中国人民对
-
漫话喜鹊
-
作者:
陆秉能
来源:
野生动物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喜鹊
生态习性
崇明岛
传说
鸟类
-
描述:
喜鹊是崇明岛上受人喜爱的常见留鸟。这也许和“牛郎织女”的传奇故事有关。据说天上玉皇大帝的外孙女名叫织女,长得如花似玉,楚楚动人。她心灵手巧,能用神奇的丝线编织五彩缤纷的云彩,天空因此而变幻无穷,令人神往。玉皇大帝将织女视为掌上明珠,关怀备
-
中国油画的处境与选择
-
作者:
钱流
来源:
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与现代
民族精神
-
描述:
面对西方强势文化对中国艺术的冲击,在不断弱化的传统绘画语言中,中国油画如何走出困境,确立自身的发展。
-
陶艺家陈进海
-
作者:
沛雪立
来源: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艺家
文化内涵
现代陶艺
烧制工艺
世界陶瓷艺术史
艺术问题
创作理念
时代精神
陶艺创作
传统文化
-
描述:
陈进海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主任。喜读书,好博览,尤其珍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对艺术问题的研究,讲究溯本穷源,把研究文、史、哲作为解决艺术问题的基础,著有
-
苏州戏曲文物三宝
-
作者:
程宗骏
来源:
苏州杂志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瞬间艺术
戏曲文物
雷峰塔
浮雕
非物质文化遗产
白蛇传
演出
三宝
苏州
-
描述:
戏曲的本质是场上之曲,自与书斋案头游戏有别,其最终的体现是演出。演出又是通常以优伶自身的五官形体等作为主要手段而表演的一种瞬间艺术,故其结局往往是曲终客散,艺随人亡——此即今日所谓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迄今除了口授身教或间接的文字记载,我们仅能凭借当时相关的戏曲文物,方能从中抢救出若干古代原始演出形象资料。兹经笔者初
-
动之以旋
-
作者:
秦建君
来源:
太湖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实践
艺术境界
刘海粟
水彩画
最高目标
上海青
大师
宣传画
美术家
绘画创作
-
描述:
严德泰先生年逾古稀,现任上海美术家协会水彩画会顾问。他从画五十余春秋,1956年严德泰的油画《红星农场》与哈琼文的宣传画同时荣获上海青年美展二等奖。严德泰为刘海粟大师入室弟子,尊重恩师的作画“重在
-
粉彩
-
作者:
朱裕平
来源:
上海工艺美术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数量浩大
乾隆
官窑
粉彩碗
湖南瓷业
基本成熟
传统中国画
民窑
没骨画
粉彩
-
描述:
清雍正粉彩(一) 雍正粉彩技法基本成熟,作品非常精致。采用传统中国画的各种方法,有与勒填彩和没骨画法两大类。用没骨画法的花鸟虫草均浓淡相间,层次清晰,娇柔艳美。画法精制,能做到“花有露珠,蝶有茸七”。
-
追寻阳光、大海和沙滩的综合魅力——沙雕文化
-
作者:
暂无
来源:
神州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滨海城市
城市文化
基本材料
朱家尖岛
视觉冲击力
手法
绘画
艺术享受
雕塑艺术
传统雕塑
-
描述:
沙雕是一种以沙和海水为基本材料的雕塑艺术,通过堆、挖、雕、掏等手法塑成各种造型。沙雕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体积巨大的特点是其他传统雕塑难以比拟的。沙雕还是一门融合雕塑、绘画、建筑、体育、户外娱乐
-
舟山著名节庆
-
作者:
暂无
来源:
神州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节日习俗
节庆活动
艺术表演
舟山
娱乐
主要内容
传统节日
观音文化
20世纪80年代
友好协会
-
描述:
古时舟山有许多传统节日,有的传袭至今,如春节、元宵、中秋等;有的已经淡化,如立夏、端午与;有的已经完全泯灭,如三日初三“上已节”、七月初七“七夕节”等。沿袭至今的节日习俗也有许多变化。 20世纪80
-
潮州习俗功夫茶
-
作者:
姚志德
来源:
老人天地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茶叶
茶具
玲珑
夸张
广东
潮州地区
功夫茶
传统习俗
城市
农村
-
描述:
许多人说,到广东潮州地区,不喝功夫茶等于白去。这句话一点也不夸张。在这里,不论城市和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备有一套精巧玲珑的茶具,男女老少天天爱喝功夫茶;人们
<
1
2
3
...
16
17
18
...
22
23
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