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传】搜索到相关结果 1092 条
-
冷军作品
-
作者:
冷军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专业素养
美术编辑
中国传统绘画
艺术
毕业后
语言规律
正常情况
安徽大学
美术作品
中国油画
-
描述:
容易使人的绘画感觉变得迟钝。而感觉恰好是绘画中最重要的,如果艺术家在创作时失去了绘画的感觉,那就要出大问题了。写实性绘画如果缺乏传统画意的支撑就如同没有灵魂的躯体,行尸走肉而已。对此我
-
感言
-
作者:
胥肇平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来物种
专业画家
张有才
北京画院
陇上行
甘肃省定西市
提前退休
西北师范大学
中国油画
传统文人画
-
描述:
相对于讲求"真性"的中国传统文人画,油画这个外来物种无非就是门手艺——其域外面孔不适合寄情(诸如"空谷足音"这样的心怀),更不能"直追魏晋"。然而,百年之后这个异种却在华夏滋生漫长出种种异彩——羽化出"中国油画",这是油画的福气。今天看来,油画既与手艺有染,就会和其他手艺一样,遭遇被异化、边缘的窘
-
郭永文的黑色大风景
-
作者:
贾方舟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来物种
专业画家
张有才
北京画院
陇上行
甘肃省定西市
提前退休
西北师范大学
中国油画
传统文人画
-
描述: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郭永文的油画作品就频频参加各种重要展事,迄今已是一位创作成果丰厚的油画家。郭永文在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建立了适合于自己表现性风格。这种风格由于吸收了中国写意传统的笔法,强化了油画笔触的表现力,加以大块面的整一性处理,保留了很强的绘画性特征。
-
不同窑口绽放出的青瓷魅力
-
作者:
蒋振凤
来源:
收藏投资导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陶瓷史
支烧
宋代五大名窑
哥窑
汝瓷
传世品
考古工作者
窑口
明正德
欣赏价值
-
描述:
有读者问:“收藏价值最高的瓷器是什么窑生产的?”答案复杂多样,但可能性比较大的是:“不同窑口,陶瓷各具特色。"以青瓷为例,且不说其使用价值,仅欣赏价值就足以征服观者。当然,青瓷在收藏界经久不衰,还有另外一个原冈,从汝州青瓷到龙泉青瓷再到景德镇的影青瓷等等,这些在瓷器收藏界各占据一席之地的精品,均出自不同窑址,千百年来的蜕变,让不同窑址的青瓷更加扑朔迷离。本期《收藏投资导刊》瓷杂栏目将通过采访青瓷窑口的一些主要代表人物,让读者了解到青瓷更多的历史及其对当下收藏价值的影响。
-
传统工笔山水青花瓷的新意境
-
作者:
叶立城
来源:
天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传统
意境
工笔山水
-
描述:
景德镇的制陶业始于汉代,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门类丰富,色彩众多,可以说是中国陶瓷的集大成之地。青花瓷是景德镇陶瓷业中的重要一支,历来备受大众喜爱,但传承至今,能不拘泥于传统而创新突破对陶瓷艺人来说极具挑战。就多年从业经验浅谈传统工笔山水青花瓷的新意境方面的见解。
-
以一瓷之译看陶瓷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瓷器名的“适译”
-
作者:
胡娜
杨华连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文化
传承与发展
适译
-
描述:
陶瓷文化与传承与发展中,陶瓷作品英译名的“适译”既最大程度保留了原作品的文化内涵,也极大地促进陶瓷文化的交流。本文以陶瓷作品“和谐中国瓶”的英译名为例,分析了在陶瓷文化翻译实践中制约译者翻译水平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提出了陶瓷作品英译名的“适译”原则和方法。
-
东瓷西韵——东西方语境融合下的陶瓷创意产品设计研究
-
作者:
杨超
朱郁翔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气息
产品设计领域
创意产品
现代陶艺
中国传统元素
国际市场
现代理念
融合体
理论研究
西方语境
-
描述:
和设计实践集中在生活和工业产品设计领域,注重创意在产品的功能性和实用性方面的表现。在国内,尤其是陶瓷院校的专业师生们,他们吸收现代理念和思维的能力很强,也做出了一些理论研究和设计作品,创意的设计偏重对中国传统元素的再运用,也有对西方元素的吸收,但产品偏向美学体验和艺术气息。
-
李美珍
-
作者:
李美珍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气息
产品设计领域
创意产品
现代陶艺
中国传统元素
国际市场
现代理念
融合体
理论研究
西方语境
-
描述:
李美珍
-
亦古亦今琅雅彩
-
作者:
顾海燕
来源:
天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作品
珠山八友
电视节目
王隆夫
艺术瓷
珐琅彩瓷
陶瓷绘画
当代陶艺
传统陶瓷艺术
江西景德镇
-
描述:
在各式各样的拍卖会现场,抑或电视节目中,您或许目睹过雍容华贵的珐琅彩瓷,也或许看见过古雅淡韵的粉彩瓷,亦或青翠简美的青花瓷。而今天,我们将要走近的,是一种别样的瓷器——琅雅彩瓷。魏小毛先生,“琅雅彩”创始人,1958年7月生于江西景德镇,其父是一位陶瓷书法艺术大师。
-
跨界·拓展——公共艺术教育学科思考
-
作者:
景育民
来源:
北方美术(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装置艺术
观念性
INSTALLATION
传统文化资源
生存状态
文化发展过程
材料语言
公共空间
艺术语言
公共艺术教育
-
描述:
景育民将“写意雕塑”当作其雕塑核心,多年来在艺术形态上不断探索,在材料语言上不断实践,在当代艺术语境与观念中,不断吸纳传统文化资源,探寻具有当代文化精神与全新理念的艺术呈现方式。他早期的作品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