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现代陶瓷雕塑的表现手法
作者: 王春华   来源: 佛山陶瓷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手法   意义   现代陶瓷雕塑  
描述: 随着时代的变迁,陶瓷雕塑的手法与技巧也在不断的推成出新,日渐完善。本文将在初步探究现代陶瓷雕塑表现手法的基础上,对其成型手法与装饰手法进行一定的分析探讨。
浅谈线条在现代陶瓷雕塑中的价值体现
作者: 周崇邓   来源: 佛山陶瓷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陶瓷雕塑   价值   线条  
描述: 线条是陶瓷构建的重要部分,在现代社会中受现代技术影响,线条的内涵不断拓展,形成现代陶瓷雕塑以塑性价值、审美价值和情感价值紧密融合的价值体现,本文将对此进行说明。
论现代陶瓷雕塑工艺与造型的关系
作者: 张丽芬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陶瓷雕塑   工艺   结构  
描述: 现代审美的多样性需要陶瓷雕塑表现空间更加广阔,然而,陶瓷工艺对其造型形态有着严格要求.这样,摆正陶瓷工艺与现代陶瓷雕塑造型形态的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继承传统造型理念,即以陶瓷工艺为基础,研究陶瓷创意与实现造型目的领域中的新思维及陶瓷雕塑造型的发展规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世界的青花》
作者: 晓中   来源: 东南文化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古代遗址   日本学者   古陶瓷   起源与发展   元代青花瓷器   资料翔实   古代陶瓷   世界研究   照片资料  
描述: 全世界研究古陶瓷的学者们,对青花瓷器的研究往往局限于中国大陆的青花瓷器,探讨它的起源与发展。最近日本学者三杉隆敏推出了一部大型图录——《世界的青花》,作者自一九六三以来,调查了五个多个国家的一百多个博物馆和古代遗址,拍摄了无数的照片资料,经过近十年的研完整理完成此书。所以该书资料翔实,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研究古代陶瓷的资料性著作。日本一家报纸曾以“历经十年的六卷大著”为题对该书进行专题报道,引起了日本乃至世界古陶瓷界的注目。 作者在前言中阐明了他的观点,认为迄今对青花瓷器的起源和编年尚没有明确的答案,就是因为各国古陶瓷学者未从宏观角度对世界范围的青花瓷器进行广泛、系统、深
上海博物馆
作者: 暂无 来源: 儿童大世界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古代雕塑   中国古代艺术   方体   青铜馆   人民广场   上海博物馆   时代精神   古代陶瓷   建筑总面积   天圆地方  
描述: 上海博物馆(新馆)位于上海市的中心——人民广场的南侧,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建筑总面积39200平方米,建筑高度29.5米,象征"天圆地方"的圆顶方体基座构成了新馆不同凡响的视觉效果,整个建筑把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巧妙地融为一体,在世界博物馆之林独树一帜。博物馆设有11个专馆,3个展览厅。其中,一楼为中国古代青铜馆、中国古代雕塑馆和特别展厅;二楼为中国古代陶瓷馆、暂得楼陶瓷馆和特别展厅;三楼为中
白明的启示
作者: 叶青   来源: 创作评谭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陶瓷艺术创作   陶瓷雕塑   陶艺家   艺术创新   陶瓷绘画   当代艺术家   陶瓷美术   当代陶瓷   陶瓷器皿  
描述: 在中国当代艺术家中,白明属于十分稀缺的感性与知性兼长的类型。他不仅有着敏锐的艺术感觉和充沛的艺术激情,而且对所追求的艺术风格有着深入的、理性的思考,并能进而对这种成熟的思考作出清晰而精彩的理论表达。事实上,以陶瓷艺术创作而享有广泛国际影响与声誉的白明,在油画、水墨画等诸多领域同步进行着艺术创新实践。多角度的探索,使其丰富的艺术经验和感悟得以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并触类旁通,因
潘娟 在创新中传承陶艺
作者: 王学勇   来源: 致富天地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陶瓷艺术   云南艺术学院   遗产传承   咖啡器具   陶艺家   拉坯   于家乡   陶瓷艺术作品   物质文化   当代陶瓷艺术  
描述: “潘娟追求用最自然朴素的陶艺手段来表达泥土的语言与视觉感受,她的创新与开拓,是反传统的,但也是尊重传统的。”在2016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班上,教授们给了优秀学员潘娟这样的评价。行业内的第一个研究生泥土遇火成陶,人生淬火成金。柔韧与坚韧,是泥土的两种形态,也是潘娟性格的双重面。潘娟2004年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在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有一份稳定而体面的工作。从小就痴迷于家乡
鉴别古瓷“五步” 走进瓷器收藏圈
作者: 李顺林   来源: 生意通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观   时代性   审美风格   宋代   收藏   鉴别   不同之处   造型   中国古代陶瓷   瓷器  
描述: 一看器形陶瓷鉴定,造型是一个重要依据,它有明显的时代性,直接反映出不同社会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如宋代白瓷碗,敞口平底造型、碗中刻花浮雕莲瓣纹,是当时的主要审美风格;宋代白瓷窑色泽略偏黄,这是与其他时期白瓷最大的不同之处。
凭什么一季春拍三件瓷器破亿? 收藏“温度计”挨个儿量
作者: 陈硕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崔凯   凭什么   鉴定委员会   鉴定专家   古代陶瓷  
描述: 2017年春拍,3件明清瓷器突破"亿元大关":一件青花,一件粉彩,一件单色釉,几乎囊括了古代陶瓷艺术最重要的门类。这样迈入亿元时代的整齐步伐,不禁让人浮想联翩。本刊特别邀请瓷器鉴定专家刘越、中国古陶瓷研究会鉴定委员会鉴定专家崔凯,与我们共同拿出"温度计",触碰瓷器市场的各个要点,量一量温度,揭开当前古陶瓷市场价格背后的趋势所在。
陶艺家陈进海
作者: 沛雪立   来源: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艺家   文化内涵   现代陶艺   烧制工艺   世界陶瓷艺术史   艺术问题   创作理念   时代精神   陶艺创作   传统文化  
描述: 陈进海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主任。喜读书,好博览,尤其珍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对艺术问题的研究,讲究溯本穷源,把研究文、史、哲作为解决艺术问题的基础,著有《装饰与人类文化》、《世界陶瓷艺术史》等学术专著。在陶艺创作中,强调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积极倡导具有“古老东方智慧”和强烈时代精神的现代陶艺创作理念。其作品的制作手法以拉坯为主,在旋转的辘轳车上藉泥的柔韧性,悉心体验泥性变化的无限丰富性,捕捉最能表达个人情感和情绪变化的各种形态,并刻意地赋予它们一定的文化内涵。在烧制工艺上多采用具有素朴美的无釉本烧。代表性作品有《历史的沉积》、《无题——罐》、《秦韵》等。在他的一系列陶艺作品中,直白地表露出对悠悠五千年华夏文明的赞美与眷爱之情。自80年代末以来,从习惯于设计感较强的装饰性表达到追求“物化心迹,心物合一”的制陶境界,其变化过程体现了他勇于探索、善于思考、勤于实验、兼收并蓄的治学作风。
< 1 2 3 ... 33 34 35 ... 46 47 4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