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代作】搜索到相关结果 175 条
-
梦:不同文学创作轨迹的一个交汇点——从中国古代文学引出的理论思考
-
作者:
傅正谷
来源:
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交汇点
文学世界
历史过程
独特性
中国古代作家
中国古代文学
文学发展
创作轨迹
理论思考
艺术特色
-
描述:
在漫长的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在多似繁星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作家和创作中,出现过许多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优秀作家和不同题材、不同形式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家和作品,各以其千差万别的思想和艺术特色,在他们之间划出了鲜明的界线。文学发展的史实说明,没有时代的差异性、创作的独特性,就不可能有五彩缤纷的文学世界。因此,有见地的文论家总是千方百计地去寻索和阐释作家及其创作的独特性,准确地把握不同时代、
-
王立明国画作品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作品
画家
艺术风格
绘画艺术
中国画
绘画创作
王立明
-
描述:
王立明,河北承德人。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河北画院特聘画师、北京墨彩画院院委。作品多次参加各种展出并获奖。出版有个人作品集多部。
-
张冬峰油画作品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作品
画家
绘画艺术
中国
艺术创作
张冬峰
艺术形式
油画
-
描述:
张冬峰油画作品
-
“推销”华明
-
作者:
陈辉平
来源:
当代作家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初学者
作者
坍塌
小说形态
解放前夕
历史转型期
题材
人生世相
当代作家
-
描述:
在《当代作家》二、三期的显著位置,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一个有些陌生的名字——江华明,这位瓷都景德镇的作者以其潇洒的才华,走进了《当代作家》的这方园地。一部写校园故事的《何处就诊》、一部写历史转型期
-
活色生香景德镇
-
作者:
周小雨
来源:
看小说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作品
文学作品
文学
小说
-
描述:
作为典型巨蟹座的我,对于以分享为目的下厨非常热衷,或者这样讲,因为平日工作忙碌,三餐都无法亲力亲为,于是我格外珍惜亲友小聚时,主厨一餐或烘焙两三样茶点的机会。在厨艺有了一定积累之后,目光便不自觉从食材和料理的本身拓宽到了食器的层面上,之前读一段大师的笔记感触颇深:料理再好,若容器不合适,则无法给人以美感。
-
一件小事的震动
-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作品
《一件小事的震动》
散文
现代文学
-
描述:
八月的一天下午,天气很热,我住处的前面有一群孩子正在捉五彩缤纷的蝴蝶,这使我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件事。
-
“回眸600年——从明四家到当代吴门”绘画特展亮相北京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作品
绘画作品
代表人物
馆藏作品
故宫博物院
经典作品
北京
中国美术馆
-
描述:
2017年11月30日,"回眸600年——从明四家到当代吴门"绘画特展在北京举行。本次展览由中国美术馆、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等主办,共展出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等作品164幅。展览分为三部分,其中古代绘画作品共29组(件)、71幅,均为故宫博物院馆藏作品,主要有"明四家"、董其昌和"四王"等文人画主流代表人物的经典作品;近现代作品共18幅,主要展现
-
对雕塑创作的一点想法
-
作者:
温廷宽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代作品
中国古代雕塑
古希腊
罗马
民族传统
历史人物
创作
精华
-
描述:
这些年来,我钻到佛、菩萨堆里去了,接触不少古代雕塑,从内容到形式,有精华也有糟粕,常常产生一些感想。 我上学的时候,就是以古希腊罗马雕刻作品作模特儿,脑子里充满西欧的东西,学的主要是法国学院派体系那一套。五十年代我们曾
-
“平凡”的魅力
-
作者:
尚扬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武
中国中部
内心历程
江汉平原
魅力
画家
写实绘画
现代作风
苦竹林
油画
-
描述:
“假如崇高会引来敬畏,那么,我宁愿选择平凡。每当我想起山村、溪流、炊烟,眼前便会浮现那些纯朴善良的人们。他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勤恳辛劳,与大自然共枯荣,他们太普通、太平凡了。然而,就在他们那里,就在他们身边,就在他们的眼瞳中,却有着令人怦然心动的,难以言语的那样一种东西,这种东西或许正是——崇高,可亲可近的崇高。” 1994年,《美术大观》发表沈汉武的画作时,他曾写下这一段话。在这里我将它们引作拙文的开头,是因为画家在这段文字里,已将他这么多年来对生活和画作里的追求作了十分清晰的表述。这段文字并无许多深邃和华丽,但却是实实在在的。在我看来,实在即是一种妥贴的品质,在这种品质面前,文
-
何森 恒定与挣扎
-
作者:
刘珏欣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代作品
内心
恒定
西游记
美术学院
当代艺术
古画
东方艺术
和谐
油画
-
描述:
一角古亭、几绦垂柳,伴着石山兰草。13米高的今日美术馆大展厅通体刷黑,园林散落其中。追光柔软地落在巨大的山水画幅上,甚至让人忘了光源,错觉那是画布后透出的亮光。 个展“对月”铺展着何森6年来的34件新作:用油画描摹和重新创作的中国传统古画,有历史上的大画家马远、徐渭、唐寅,也有《西厢记》、《西游记》连环画。27件1992年到2005年的历史作品也同时登场。 参加过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的《太极世界》占着一整面墙,50枚华丽各异的巴洛克式小画框,框住鲜艳的团团色块。凑得很近才能看清,厚重的颜料上有花草山水,似乎浅浅刻进去。何森知道,许多匆匆走过的人看不到这些用狼毫小笔细细勾勒的痕迹。“他们以为这就是画框和一块块颜色。有时我想这是不是时代的悲哀?如果人们能静下心来,可能会发现很多匆匆走过时看不到的东西。” 女孩•玩具•烟 转向传统古画之前,何森最受欢迎的画作是“女孩”系列。先是没有眼睛的女孩,冷冷地坐着躺着,皮肤有着石膏般的质感。之所以没有眼睛,是想“体现那种把人一下推开的距离感”。几年后,女孩们有了眼睛,因为何森想更不露声色地传递那种冷漠和距离。
<
1
2
3
...
5
6
7
...
16
17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