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京剧表演】搜索到相关结果 20 条
-
又添新彩湖南映山红──记“湖南第二届民间京剧戏剧节”
-
作者:
姜友石
来源:
中国京剧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戏剧节
戏迷
新彩
湖南省
梅兰芳
映山红
京剧表演艺术
周信芳
常德市
常德地区
-
描述:
又添新彩湖南映山红──记“湖南第二届民间京剧戏剧节”姜友石在湖南,继连续三届“映山红”民间戏剧节之后,又兴起了民间京剧戏剧节,成为“映山红”的姐妹艺术活动。1991年,活动于湖南省会长沙的一群业余京剧“戏迷”们,在湖南省戏剧家协会和有关文化主管部门的...
-
德美艺精芬芳菊坛
-
作者:
简朴
来源:
中国京剧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道德建设
邓小平理论
思想道德修养
艺术水平
京剧艺术
德艺双馨
梅兰芳
京剧表演艺术
同行是冤家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
描述:
德美艺精芬芳菊坛简朴不久前在中国文联举办的德艺双馨座会上有一位同志的发言,生动感人,语惊四座,引人瞩目。此人就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刘长瑜。她从事京剧艺术生涯47年,从艰苦磨砺曲折坎坷和事业有成五彩缤纷的历程中走了过来。党的培养,人民的哺育,老一辈艺术...
-
张金华在宜兴举办个人专场
-
作者:
裴希
来源:
剧影月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色
锡剧
鱼水情
江苏省
演员
精心策划
京剧表演艺术
代表性
金华
剧目
-
描述:
江苏省演艺集团锡剧团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张金华,在家乡奉献了一台"2012金色年华"个人专场。张金华先后在锡剧《玉蜻蜓》、《玲珑女》、《寻儿记》、《双推磨》、《拔兰花》、《沙家浜》、《七月雨》、《清风亭》、《生死牌》等剧目中领衔主演,是深受观众戏迷喜爱的优秀演员。"2012金色年华"个人专场经过精心策划,在张金华众多的代表性剧目中精挑细选,力求精益求精。专场在序《大山的寄语》中展开梦幻般的精彩画面。《沙家浜·军民鱼水情》、《游庵定情》、《水泼
-
迷恋京剧艺术的黎印华
-
作者:
林挺华
来源:
台声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印华
字正腔圆
江西省
京剧艺术
演唱风格
京剧表演艺术
业余爱好者
海内外
-
描述:
说起青年台胞黎印华的京剧爱好,在瓷都景德镇不仅家喻户晓,而且他的名字与京剧名票连在一起,早已名声远扬O今年36岁的黎印华,看上去普普通通,一点不像唱戏的。然而“人不可貌相”,他的确会唱戏,并且唱的是国剧——京剧。不知是血缘的关系(黎印华外祖父早年便是台湾的京剧票友),还是受京剧勉力的影响,黎印华上中学时就喜爱上了京剧艺术。相貌平平的黎印华,在舞台上却尽显风采:一身古装,扮相英俊滞洒、神采奕奕。他京剧唱得字正腔圆、韵味十足;再看他表演,那一招一式的功架、手势,那一个脚步、一个眼神、一个亮相,学得无不惟妙惟肖,人物刻画得淋漓尽致,常常令台下的戏迷拍手叫好。京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高雅艺术。作为京剧业余爱好者,黎印华能唱出这样好的水平,表演这般炉火纯青,的确不简单。说他天赋好不过分,可要是没有他平时的勤学苦练,也不可能有今天舞台上的滞洒。所谓票友即非职业演员。俗话说:“台上~分钟,台下十年功。”对职业演员是如此,那么对于一名业余爱好者来说,要演好台上这“一分钟”更非易事。黎印华没进过一天专业学校,全凭自己的爱好勤学苦练,其间克服的困难可想而知。没有老师教,他每天早晨就到公园里踉着别人后面唱;没有教材,...
-
PEKING OPERA EIGURINES
-
作者:
Zhong Youqin
来源:
中外文化交流:英文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好者
艺术
美术学校
表演者
美术学院
雕像
雕塑
京剧表演
-
描述:
PEKING OPERA EIGURINES
-
玲珑剔透声情并茂——浅析赵荣琛先生在《火焰驹》中的一段唱
-
作者:
王硕
来源:
戏剧报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梅
艺术表现力
北宋时期
唱腔
火焰
京剧表演艺术
竹马
兵部尚书
剧目
西皮
-
描述:
京剧《火焰驹》取材于梆子戏《大祭桩》,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赵荣琛先生于1961年改编并首演,是赵先生的代表剧目之一。这出戏表现北宋时期的一段故事:兵部尚书之子李彦贵与黄璋之女桂英青梅竹马,订有婚约;后尚书遭奸臣陷害入狱,璋见状意图悔婚,杀死丫鬟墨兰并嫁祸彦贵,彦贵蒙冤被判斩刑;桂英不顾跋涉,赶奔法场祭桩。马贩艾谦因感念李门旧恩,闻迅骑异马火焰驹星夜与彦贵长兄彦荣报信,彦荣赶至法场,救下彦贵并上朝奏本,为国除奸。
-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暨浙江艺术学校名师
-
作者:
暂无
来源:
戏文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协会
浙江省
武生
武松
发展创新
职业学院
京剧表演艺术
昆剧
艺术学校
精神境界
-
描述:
盖叫天(1888-1971)本名张英杰,号燕南,河北高阳县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一代京剧宗师。8岁学艺,工武生,10岁登台,师承南派武生创始人李春来,又不断发展创新,集众家所长,以他对艺术锲而不舍,精益求精,几十年如一日勤学苦练,刻苦钻研,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盖派”艺术,有“江南活武松”之美誉。虽经17岁折臂,47岁断腿等跌宕,但以其惊人毅力葆舞台青春至78岁,把“学到老”奉为座右铭。作为短打武生的盖派艺术,着重人物精神境界的展现,精髓是“武戏文唱”,即把武功隐含在骨子里,呈现给观众的则是轻松、利索的雕塑美。代表作有《武松》、《三岔口》、《一箭仇》、《黑虎村》、《垓下之战》等。1959年起担任浙江艺术学校艺术顾问,1962年春收学生张志明、赵炳良及陈幼亭为正式弟子。历任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省戏剧家协会主席。周传瑛(1912—1988)江苏苏州人,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和戏曲教育家,“传”字辈中的佼佼者。二十世纪在戏剧界为颇有影响的梨园人物。从艺六十余年,造诣精深,享有剧坛“独步”之美称。其身段表演更是出神入化,妙若天成,有“翎子、扇子、褶子三子唯传瑛”之盛誉。“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昆剧《十五贯》由其参加整理改编和主演。1960年后,浙江艺术学校首届昆剧班划归浙江昆剧团代培。身为团长的周传瑛亲自负责执教,培育了王奉梅、陶伟民、陶波、何炳泉、张志明等一批“秀”字辈的的优秀演员。他热爱昆剧事业,一生奉献,为昆剧的振兴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56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浙江省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委员、浙江省文联常委、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和浙江省剧协副主席、名誉主席等职。
-
抹去《五彩石》上的灰尘
-
作者:
笑林
来源:
戏友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协会
浙江省
武生
武松
发展创新
职业学院
京剧表演艺术
昆剧
艺术学校
精神境界
-
描述:
抹去《五彩石》上的灰尘
-
两千年弹指一挥间:斯人,斯事——国宝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真身全貌
-
作者:
冬季马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萧何月下追韩信》
京剧表演艺术家
武生
国宝
刘奎
青花
周信芳
-
描述:
萧何(白)你可曾看见一位将军,跨下青鬃马,身背宝剑,喏,喏,喏,由此道而去啊?樵夫(白)有的,有的。算来过去已有五十余里了。(樵夫下。)萧何(白)呀!
-
戏迷之星──记景德镇京剧票友协会会长简祥富
-
作者:
沈鸣诗
来源:
中国京剧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好者
景德镇
京剧振兴
迷之
京剧院
中青年
京剧艺术
建国初期
京剧表演艺术
研究所
-
描述:
戏迷之星──记景德镇京剧票友协会会长简祥富沈鸣诗景德镇京剧票友协会会长简祥富和京剧结下了不解之缘,说来也决非偶然。自他童年起直到工作期间,就为京剧艺术所感染,对它迷恋,异常热爱。那时南昌有三家京剧院(江西、南工、民乐),由于经常从京、津、沪等地请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