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京人】搜索到相关结果 128 条
-
北京人民在会堂地方厅设计特点初探
-
作者:
秦臻
来源:
上海工艺美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体格
设计特点
北京人民大会堂
程式化
空间布局
室内设计
-
描述:
秦臻 总体格局程式化 北京人民大会堂各地方厅室内设计的装饰布置,不约而同地呈现出总体格局上的程式化。即:以主题壁画为空间布局的中心,突出以此为内容的主要界面(主立面),辅以其左
-
绥桓石雕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收藏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北京人
锲而不舍
绘画
石雕
油画
-
描述:
王绥桓,一九五一年生,北京人。自幼酷爱绘画。八岁丧母、十岁随父下放辽宁,翌年独自落户河北。后因家事废读,务农八载。为谋一职,又矿工十载。期间虽历经磨难,其志不辍。偷闲之时,专攻油画。一日偶至故宫,见
-
天宁寺和慈寿寺
-
作者:
李晔
来源:
旅游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寺塔
玲珑
实心砖
北京人
护城河
辽代
北京城
天宁寺
建筑
金刚力士
-
描述:
从209米的京广中心到249.9米的银泰中心再到330米国贸三期,北京的高度一直在高调的增加,似乎人们从未放弃过对天空的追求并且变得越来越迫切。当人们急着把梦想盖得更高时,我却想起了天宁寺里的天宁寺舍利塔,这座古塔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建筑,自然也曾经是北京的最高建筑,不过时光一晃九百多年就这样过去了,它依然屹立在护城河边。
-
刚古如石 流韵如泉:记中年画家马林
-
作者:
许朝旭
来源:
文化月刊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藏族
墨色
北京人
马林
艺术观点
日出
艺术创作
作品
代表作
画如其人
-
描述:
出于对书画的爱好,出于向名人学习的心情,近年来,我结识了一些书画朋友,名家高师,得以时常拜读其大作,聆听其教诲,画家马林便是其中之一。马先生,土生土长的北京人,现年48岁,中国美协会员。他最初给我
-
一种极富弹性的审美表现机制:读口述实录体文学《北京人·中奖》
-
作者:
张直心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群体
机制
非虚构
审美表现
北京人
口述者
口述实录文学
片断
主体意识
小说化
-
描述:
呈现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群体,一代中国人的生态与心态。作为口述实录文学,《北京人》既具备了新闻的纪实效应,又不乏文学的魅力。有人因此把它读作“小说化”的真人真事;有人因此把它视为运用非虚构陈述的
-
三个演出,三种风格——学习札記之一
-
作者:
孙浩然
来源:
上海戏剧
年份:
196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北京人艺
舞台美术
道具
服装
观众
蔡文姬
舞台气氛
形体动作
蒙太奇手法
导演构思
-
描述:
最近有机会連續观摩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来沪演出的三个戏——《伊索》、《蔡文姬》和《同志,你走錯了路!》(編者注:《伊索》及《同志,你走錯了路!》二剧的舞台美术設計图均見本期封底里頁。《蔡文姬》的舞台
-
面壁十年苦作舟:记船模艺术家徐滨杰
-
作者:
吴少华
来源:
上海艺术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旧书店
博物馆
木帆船
北京人民大会堂
中国古代
艺术家
航海船
文化艺术遗产
郑成功收复台湾
古朴典雅
-
描述:
徐滨杰是上海滩上的一位船模艺术家,他创办了我国独一无二的“船模博物馆”。 走进这个船模博物馆,犹如步入一个五彩缤纷的帆船世界,樯桅如林,篷帆高挂,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航海船系,无不在此占有一席之地。橱里、箱中、桌上,满目皆船。那造型,有的平底方艄,有的首尾相翘,有的头尖体长;那外观,工艺精致,古朴典雅,风姿飘逸。再听那船名,更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什么大捕、黄艄、双背,七扇子、三角艇、
-
石煜
-
作者:
戴士和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同等学历
北京人
布面
任教
概括
中央美术学院
毕业
画面
油画
研究生
-
描述:
1973年生,北京人。199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1999年至2002年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就读研究生同等学历。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
-
沁园春
-
作者:
蒋定之
来源:
中华诗词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国政协
北京人民大会堂
冉冉
沁园春
-
描述:
北京人民大会堂为十三届全国政协一次会议闭幕而写,寄友人。 三月东风,暖日初开,辇上早春。看今年气象,红梅如火;玉兰如雪,随处缤纷。十里长街,华灯拥道,更见楼头旗撼云。都知道,是山川冉冉,五彩乾坤。
-
讲究不讲究
-
作者:
戴士和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艾中信
生活
北京人
-
描述:
1北京人对生活究竟是"讲究",还是"不讲究",比较马马虎虎。记得有一次在艾中信先生家里,黎莉莉阿姨讲起笑话,说艾先生"在生活上既’臭讲究’,又’穷将就’",二者兼而有之。我生活在北京,长大以后,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