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抽象表现主义,冷战的武器
作者: Eva Cockcroft   高岭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艺复兴   意识形态   现代艺术博物馆   艺术家   社会结构   洛克菲勒   抽象表现主义   冷战   工业革命   武器  
描述: 要弄清楚一场特定的艺术运动在一系列既定的历史环境下成功的原因,就要求人们对它得以形成的外在特性以及意识形态上对成功的要求作一番考察,文艺复兴期间及早些时候.对艺术的赞助是与官方的权力并存的。艺术与艺术家在社会结构中占据着非常显赫的位置,在社会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工业革命以后,随着各种行会的衰落、画廊体制的发展以及博物馆的出现,艺术家的角色变得不
当代苏联油画简介
作者: 肖峰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十年代   教育代表团   六十年代   现实主义理论   艺术家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油画   社会思潮   苏联人   近二十年  
描述: 变化,文艺领域也出现了各种思潮。但是,总的来说,苏联美术自十月革命至今七十年来,总的趋向一般讲没有发生太大变化,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始终是其创作主流。然而,近期由于社会思潮的变化,对现实主义理论的种种解释与修正,有了
油画的色彩和技法源流
作者: 金冶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艺术   明暗   伦勃朗   绘画艺术   技法   印象主义   色彩表现   源流   色彩革命   颜料  
描述: 油画这一世界画种在我国起步比较晚,迄至今日传到我国还不足一个世纪。而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清王朝同治末年的1874年,在法国巴黎的画坛上。印象主义先驱们就已经旗帜鲜明地与学院派的旧有体系实行决裂,进行
耀眼星辰:青年雕塑家曾成钢
作者: 高照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年   青铜器   社会主义   现代艺术   硕士研究生   民族化   雕塑家   雕塑艺术   成钢   美术作品  
描述: 余暇,偶然写点美术评论,多属“遵命文学”,而想给曾成钢写篇短文,倒是自发的,题目早取了,叫做“天生我才必有用”。我把意图与他谈及,他除表示谢意外,只觉这题目太霸气了。当然,这是他的谦虚。可是,也由于多方原因。文章并未落稿。如今倒使我不要了,因为像成钢这样一位年青有为的雕塑家,理应有篇较全面的文字介绍一下他治学雕塑的业绩,且登在相当的刊物上,以昭读者的关注与同行的研究。
《吉姆爷》与康拉德的艺术追求和道德探索
作者: 詹树魁   来源: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述者   创作方法   约瑟夫·康拉德   小说创作   印象主义   心理分析小说   小说家   道德探索   当代英国文学   艺术追求  
描述: )集中地体现了他的艺术追求和道德探索。因此有人把它誉为“本世纪第一部伟大的印象主义小说”,还有人把它称为一部“心理分析小说出现之前的心理道德小说”.实际上,康拉德在《吉姆爷》中的印象主义
山沟里飞出金风凰——记全国农金系统学“二兰”先进工作者程玉芳
作者: 施玉兰   来源: 金融与经济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鹅湖   金融工作   农业银行   农村信用社   基层供销合作社   主任   景德镇市   贷款结构   存款准备金   先进工作者  
描述: 在瓷都农金系统,人们交口称赞着一个已过不惑之年的女同志,她就是今年受到农业银行总行表彰的“全国学‘二兰’先进工作者”、现任农业银行景德镇市浮梁县鹅湖乡信用社主任的程玉芳。论行龄,程玉芳只有五年
雷锋幸福观是无产阶级幸福观的真实写照
作者: 廖和湘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为人生   无产阶级   先进分子   社会主义社会   享受   精神生活   雷锋   幸福观   个人幸福   共产主义理想  
描述: 幸福观是人们对什么是幸福和怎样才能获得幸福的认识和回答.在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中,由于每个不同个体的人的人生目的、信仰、追求不同,必然形成不同的幸福观,并对什么是幸福作出不同的回答.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把“活着,就是为了别人过得更幸福”作为人生的目的和追求,
诗词鉴赏中的审美意象再创造
作者: 张国伟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词鉴赏   文学作品   观照   中国古典诗词   接受主体   艺术形象   审美意象   再创造   联想与想象   意象世界  
描述: 1对中国古典诗词(包括散曲)的鉴赏,是接受美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而且更为丰富、复杂.因为诸如雕塑、绘画、戏剧、电影、电视与舞蹈等等艺术,都具有可见的形象,而文学作品却只有一篇篇语言文字符号.文学作品的鉴赏者通过对符号的观照,"瞻言而见貌",并作用于心灵,产生通感,调动早已储
鲁迅小说:文体内、外结构的全面革新
作者: 吴国群   来源: 绍兴师专学报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体   符号系统   语言   鲁迅小说   艺术思维   作家   现实主义   小说创作   思维方式   外结构  
描述: 早在上一世纪,俄国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就曾精辟地指出: 可以算作语言优点的,只有正确、简炼、流畅,这是纵然一个最庸碌的庸才,也可以从按步就班的艰苦锤炼中取得的。可是文体,——这是才能本身、思想本身。文体是思想的浮雕性、可感性:在文体里表现着整个的人:文体和个性、性格一样,永远是独创的。因此,任何伟大作家都有自己的文体……世界有多少伟大或至少才能卓著的作家,就有多少文体。
埃·伊尔特涅尔简介
作者: 张浩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罗森塔尔   涅尔   主观臆造   美术学校   农民家庭   艺术再创造   埃德加   艺术创作   色彩表现   油画系  
描述: 埃德加·伊尔特涅尔(1925—1983)是苏联拉脱维亚共和国的著名画家.他生于农民家庭,1949年毕业于罗森塔尔中等美术学校,1956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子拉脱维亚美术学院油画系奥·斯库尔梅教授工作室.从1957年起应邀参加所有在苏联国内举办的各种美展,其作品曾到过亚、欧、北美和大洋洲的几十个国家展出,并受到一致赞扬.
< 1 2 ... 6 7 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