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主】搜索到相关结果 216 条
-
近观中国当代油画(续)(一九九二——一九九七年)
-
作者:
顾丞峰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艳俗艺术
写实风格
风格分类
艺术家
观念方式
抽象表现主义
作品
中国油画
中国当代艺术
-
描述:
上看还是可以分出着意于文化和着意于政治的作品倾向的.但这之后却有为“政治波普”提法所引入窄途弯路,——这里的“政治”是向后看的和机会主义的.其实,在中国刻意在政治方面具有敏感而方式独到的艺术家非常稀少
-
伫立的毛焰
-
作者:
鲁羊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由本质
未来作品
黑玫瑰
肖像画家
关联动作
站立的人
画面构成
绘画
艺术语言
主要方向
-
描述:
毛焰的多数油画作品以人为描绘对象,又常标以“XX肖像”的题目,所以就会有人认为毛焰是一位肖像画家,但这实在是个不大不小的误解.毛焰在其创作中倾注心力的主要方向,以及他十分敏感也引以自豪的那些艺术上的独到之处,远远超出了一般意义的肖像绘画.
-
美术信息
-
作者:
暂无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美术系
新石器时代晚期
艺术展
艺术作品
中华文明
夏商时期
主要领域
具象表现
综合性艺术
-
描述:
由世界著名的古根海姆博物馆策划并和国家文物局、文化部中国展览交流中心共同举办的《中华文明五千年艺术展》于2月6日在美国纽约所罗门古根海姆博物馆隆重展出.展览的古代部分按创新和变革的主题分成7个主要
-
中国油画现状评议:兼论油画教学改革
-
作者:
周晨阳
来源: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院校
油画艺术
画家
艺术家
现代主义
教学模式
油画教学
中国油画
艺术素质
艺术批评
-
描述:
中国油画现状评议———兼论油画教学改革周晨阳0世纪以来,中国油画经过几代艺术家的努力,在中国画坛已占有重要地位。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任何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曲折,有时甚至会陷入困境,中国油画的变革与发展当前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例如,艺术...
-
《十四行集》:孤独的风中之旗——论里尔克对冯至的影响
-
作者:
姚万生
来源:
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四行诗
《十四行集》
诗意哲学
孤独个体
存在主义
《北游及其他》
新智慧诗
里尔克
冯至
十四行体
-
描述:
里尔克对冯至诗歌创作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里尔克关于以经验代替情感、感应宇宙光色影等新诗论,里尔克关于生存、孤独、死亡等的诗意哲学,里尔克的诗艺,特别是其诗歌的具象美、雕塑美等影响了冯至.正是由于受到上述三方面的影响,加上自己独特的体验、创造,凝结成了冯至《十四行集》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卓异光...
-
浅析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
-
作者:
肖怀勇
来源:
社科纵横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产作家
赫伯
现代主义作家
男人和女人
自传式
象征手法
瑞尔
意象化
《儿子与情人》
现代主义小说
-
描述:
一戴维·赫伯特·劳伦斯(DavidHerbertLawrence1885——1930)是20世纪英国最有成就同时也是最有争议的多产作家,他写小说、戏剧,写诗歌,也画油画,他是一位火山型素质的作家,他在暂短的一生中,留给我们长篇小说12部,中篇小说16...
-
简论油画笔触之美
-
作者:
苏剑雄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油画语言
视觉美感
油画艺术
雷诺阿
审美情感
形式因素
风景油画
印象主义
色彩层次
-
描述:
油画之美,它是综合诸种油画形式因素的视觉美感享受。暂且撇开丰富的色彩层次不说,油画笔触所构成油画作品非同凡响的魅力,就足以使人面对油画作品津津乐道了。 油画笔触相当于中国画的“笔法”。它是主体
-
贝斯特洛夫素描教学及油画制作研究班纪实
-
作者:
陈尊三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联美术
现实主义
教学体系
解剖知识
审美取向
素描教学
研究班
自然主义
洛夫
油画
-
描述:
1997年9月1日鲁迅美院素描教学及油画制作研究班正式开课.应院方邀请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列宾绘画·雕刻·建筑学院油画系梅里尼柯夫工作室教授贝斯特洛夫前来主持为期一个月的讲学活动.同来的还有该院院长
-
在多样复杂中保持精神的生长
-
作者:
水天中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性
自由的想象
青年画家
象征手法
自然形象
文化倾向
表现主义
语言形式
绘画创作
中国油画
-
描述:
在当代知名油画家中,吉林的贾涤非以他自由、活泼的表现性风格,与别人拉开了距离,并影响了不少中青年画家.50年代以来,中国油画一直困顿于创作上的“实”和“重”,
-
告别古典情结
-
作者:
韦尔申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情结
西方艺术
古典情结
文化指向
当代中国油画
乡土情结
具象写实油画
文化特征
古典样式
理性主义
-
描述:
在当代中国油画发展的蹒跚步履之中,几乎都是在告别了昨天的种种情结之后才发展到今天的.从50和60年代的“文革”政治情结,70年代的伤痕情结,80年代的乡土情结等,无不如此.然而,当时的中国的油画是在特殊的社会背景之下形成的,因而对油画本体自身的基本问题极度困惑,这时研究油画语言的纯粹性,材料媒介的使用以及对某种古典样式“精到”的处理,确实是在为提
<
1
2
3
4
5
6
...
20
21
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