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主】搜索到相关结果 69 条
-
谈现实主义的写实性素描
-
作者:
丁千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培养学生
艺术教育
现实主义
基础素描
现代派
素描教学
艺术语言
功能要求
写实性
-
描述:
在世界现代抽象艺术风行的今天,素描教学应从我们国家社会主义文艺的功能要求,及学校基础素描本身的目的任务来考虑,坚持现实主义的写实性素描,培养学生掌握过硬的造型基本功,仍很必要。
-
话剧创新与一颦之美
-
作者:
辛茗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戏剧研究)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手段
话剧舞台
观众
姊妹艺术
舞蹈演员
艺术创新
写实主义
假定性
艺术样式
歌舞
-
描述:
在话剧艺术创新的浪潮中,不少同志把手伸向姊妹艺术,于是,歌舞、雕塑、体操……纷纷涌向话剧舞台。这里有冲出写实主义、幻觉主义樊篱,另辟写意蹊径的追求,也有探索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假定性,俾使演出
-
文学的情感特征与社会批评
-
作者:
蒋原伦
来源:
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音乐思维
二十世纪音乐
浪漫主义时期
新古典主义
作曲家
勋伯格
十九世纪
不同之处
世界音乐
二十世纪初
-
描述:
在这里讨论文学的情感特征并不是为了把文学从其他意识形态中区别开来,就这一点而言,我们的理论界早已完成。本文提出情感特征是为了把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如:音乐、绘画、雕塑、舞蹈等划出一条界线来。艺术的各门类发展如此迅速,再笼统地来谈它们的总体特征已显得十分背时。
-
魏巍同志的发言
-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责任
双百方针
文艺理论家
魏巍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
-
描述:
我是带着满腔热情来向大会表示祝贺的.说到马克思主义,大家都感到很亲切,是它引导我们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在没有找到马克思主义之前,许多仁人智士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用很多方法进行实验,寻找我们民族的光明前途
-
珠海画院建院首展及’85青年美术思潮大型幻灯展在珠海举行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年
主任
美术思潮
珠海市
书记处
美协
中国美术
幻灯
研究所
大型
-
描述:
由《中国美术报》和珠海画院联合主办的“’85青年美术思潮大型幻灯展”和“珠海画院建院首展”于8月15日至19日在广东珠海市举行。中国美协书记处常务书记葛维墨、《美术》杂志主编邵大箴,美协油画艺委会主任詹建俊、副主任闻立鹏、美术研究所副所
-
情联海内外
-
作者:
陈松龄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
新加坡华人
纪念馆
海内外
副主席
徐悲鸿
美术家
-
描述:
新加坡华人画家李曼峰先生,委托新加坡联合早报的美术编辑欧阳兴义先生,专程送来家藏的徐悲鸿先生的油画原作《母女图》,交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献赠给徐悲鸿纪念馆。献画仪式于七月五日下午在徐悲鸿纪念馆举行。 参加献画仪式的有: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李可染先生及夫人、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廖静文、中国美
-
简讯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湖南青年
校长
教授
艺术
江苏省
主任
重庆
工笔花鸟画
美术家
南京
-
描述:
今年是我国已故著名美术教育家、优秀的工笔花鸟画家、杰出的工艺美术家陈之佛教授(1896—1962)诞辰九十周年。10月16日,江苏省艺术教育界和美术界知名人士一百多人举行了纪念会。陈之佛1923年从日本留学归国后,先后在上海艺大、上海美专、南京中央大学、重庆国立艺专等校任教授、主任、校长,
-
铜红釉的奥秘及其新工艺
-
作者:
魏忠汉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铜元素
工艺技术
郎窑红
红色釉
八十年代
美人醉
社会主义
新工艺
铜红釉
二十世纪
-
描述:
一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中国的陶瓷工艺技术,对世界的科学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今日,我国的陶瓷制品仍为国际上珍贵工艺品之一,而其中的色釉瓷更是
-
为青花梧桐译法正名
-
作者:
颜石麟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主德国
青花瓷器
景德镇
梧桐
译法
餐具
正名
金牌
艺术特色
国际博览会
-
描述:
景德镇人民瓷厂生产的青花梧桐餐具,自从一九八四年蝉联国际博览会"三联冠"金牌以后,蜚声海宇.这三块金牌的颁发时间是:1984年3月13日的民主德国菜比锡春季国际博览会(DDR Leipziger
-
主体审美空间—室外雕塑接受美学初探
-
作者:
恺父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空间
石窟
审美对象
室外雕塑
雕像
郑成功
接受美学
佛像
主体中心
宫殿
-
描述:
接受美学认为艺术作品和欣赏者是两极。欣赏者——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与审美对象之间,始终存在一个审美场。这个审美场即主体审美空间,也可叫做主体审美心理空间。 欧洲宫殿半圓形的阳台,显示着主体中心意义。中国古代石窟和庙宇中的佛像,其型制、布局、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