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走近理想的世界
作者: 宋惠民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色调   近理想   新表现主义   创作题材   绘画艺术   运用   画面   艺术语言   作品   世界  
描述: 洛阳》中流露了新表现主义的画风,吸纳了中国画的写意精髓,并反映了其独特的思维方式,一笔下去酣畅淋漓,色调松弛有致,巧妙地运用画布底色,随意勾勒,流淌自然,面与线交相辉映,刀笔兼用,薄厚适度,任情感自由挥洒。尤为突出的是他把整个画面作为表现情感的终极目标,每一块图形的设置、
物件形态的到来 新雕塑
作者: 陳寒薇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手法   物件   形态   观众   艺术家   主题   展厅   作品   雕塑   现成品  
描述: 英国伦敦的萨奇画廊(Saatchi Gallery)几年前从滑铁卢区搬到了切尔西区。新的埸地比之前更为现代、明亮、实用,除了方便储藏艺术狂热爱好者——萨奇购买的艺术品外,展埸空间也更加便于举办大型展览。最近,在萨奇画廊举办的展览是《物件形态的到来:新雕
观念性和波普化:199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雕塑
作者: 朱其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当代雕塑   观念性   前卫性   真正意义   语言形式   绘画性   波普艺术   女性主义   现代雕塑   观念艺术  
描述: 中国雕塑在20世纪90年代具有了一种真正意义的现代性观念和后现代形式,这就是将雕塑置于国际艺术的范畴和全球文化的发展背景下。这一改变使中国雕塑真正具有了一种当代性和前卫性,或者说,成为一种真正意义的当代雕塑。
阿西尔·蒙蒂萨巴尔个展
作者: 杨承谦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身份   文化影响   罗马尼亚   语言   非主流文化   展览   西班牙   作品   巴斯克   次文化  
描述: 媒介甚广摄影、雕塑、拼贴等皆有,所以骤眼看这个展览不像一个个人展览。虽然每件作品有独立的议题,都是经由他对文化身份冲突的触觉连贯起来,探讨非主流文化的角色,大众与小众之间的角力。他的作品大多通过重新组合带有强烈文化意涵的图像,呈现一些文化身份含糊的特质。
798艺术节 我们期待什么
作者: Lara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投资   艺术作品   艺术家   艺术中心   主题   展览   学术论坛   雕塑   美术馆   中国当代艺术  
描述: 第二届798艺术节于2008年9月28日—10月18日举办。与往届不同的是,本届艺术节不但有园区内的各项展览和主题活动,还将在今日美术馆、月亮河当代艺术馆、酒厂艺术区、宋庄艺术区、草场地艺术区等艺术
传承永恒艺术 领悟非凡灵感 继往开来中的“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转型社会   学术类   艺术家   当代艺术   中西艺术   艺术领域   现代雕塑家   摄影家   魔幻现实主义   摄影师  
描述: 其2010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大奖,他们分别是:糅合中西艺术精髓的油画家周春芽、透悉转型社会的后现代雕塑家刘建华、以魔幻现实主义融汇古今的摄影师冯海以及表现别样真我的先锋摄影家贝蒂娜·瑞姆斯。
丰田艺术项目(一)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理念   观念   创作内涵   项目   艺术中心   艺术概念   主题创作   丰田   企业管理咨询   中国当代艺术  
描述: 由北京锡恩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和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联系发起、组织和策划的丰田艺术项目TOYOTA ART PROJECT即将于2010年1月16日在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展出。该项目将邀请十几位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参与主题创作中来,创作类型包括装置、绘画与雕塑、录像、摄影及电影等,集中探
母性的祭坛:长征空间“妈的”林天苗装置作品展
作者: 晋玉帛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长征   女性艺术家   祭坛   空间   装置   展览   小型雕塑   作品   母性存在   女性主义艺术  
描述: 7月26日,妈的林天苗装置作品展在长征空间开幕,展览呈现了林天苗艺术创作上的最新探索。她用软硬可控、易于保存的新型材料制成了小型雕塑装置,覆之以惯用的丝线、毛发等材料,创造出了一系列妈的作品。展览现场,林天苗把近200平米的展厅用白色丝绸包裹,展场的地面、周边都呈弧线形轮廓,仿佛一个巨大的祭坛。妈的系列作品被精心设计在祭坛内的各个地方,每件作品的摆放位置都恰到好处,加之特意的灯光效果,呈现似幻似真的母性世界。
不必被解读的理想主义者
作者: 宋轶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界   收藏   理想主义者   艺术家   当代艺术   解读   感性经验   中国当代   作品   理性智慧  
描述: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热起后,在许多媒体的报道中,管艺俨然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界的一块招牌。从很多角度都不难理解人们给予他这样的头衔。即使在今天,当代艺术教育也还不够普及,大众依然难以理解装置、行为以及影像作品的创作动机,仍然会纠缠于装置和雕塑概念上的区别……所以当管艺收藏了如此多的装置作品之时,这种无法被人深入理解的行为就使其被塑造成了一个曲高和寡的人物,而人们对大人物的看法往往陷入单向度认知的惯性中。不避讳谈自己脆弱的管艺,其一路走来的人生历程却又彰显了刚强。通过与艺术相关的话题展开交谈,你会发现他是一个可爱得略显天真的人——有血有肉的人才最容易受人尊敬,因为在他身上你很容易看到似曾相识的那份激情或惆怅,这时,便会像对待自己一样去对待他,尊重自己作为一个独立之人一样去尊重他。
< 1 2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