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王米及其漫画展与漫画集
作者: 素庐   来源: 新文化史料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幽默讽刺   天安门城楼   王米   漫画家   绘画艺术   专科学校   常务副主席   美术家   文化部   中国美术  
描述: 王米及其漫画展与漫画集素庐〔一〕年逾古稀的美术家王米,1944年毕业于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雕塑系。1946年参加民主运动,并于1948年到解放区华北大学美术系工作。1950年调至政务院设计室。1952年,以画家身份赴维也纳参加世界和平大会,后转到对外...
开先河 新晚報唱响文化舞台歌
作者: 刘慧同   来源: 新闻传播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龙江   哈尔滨   晚报   读者协会   爱国主义教育   高雅艺术   江姐   白毛女   市场化经营   文化舞台  
描述: 的追求与崇尚牵起手来。于是,机关、学校、街道便奏响了"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封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的和声……多少年了,哈尔滨的文化舞台投有这样火爆过;多少年了,通过文艺形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没有像今天这样产生如此大的社
关于建筑造型,形象的评论,评价原则及思路
作者: 朱大明   来源: 建筑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玻璃幕墙   建筑物   公交车站   业主   高楼大厦   人行天桥   书报亭   电话亭   广州市   构筑物  
描述: 的创作设计倍受重视,创作水平和设计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初步形成了形式多样、风格不同、追求文化艺术品位的创作设计主流,但与此同时也不能不注意到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和问题,如门)片面理解传统文化、民族风格,崇尚
再现古典风格
作者: 陈小英   雷振强   周明   来源: 广东建筑装饰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环境   设计风格   巨型雕塑   古典风格   工商银行   复古主义   古典建筑   二十年代   建筑装饰   维修改造  
描述: ,就是其中最具说服力的一个典型。这座旧式欧美复古主义风格的建筑,今天看起来依然令人感动,时常让人们走回记忆的时空。
论江苏地区的架上绘画与“边缘视线”展
作者: 陈孝信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九十年代   历史课题   架上艺术   江苏地区   艺术家   表现主义   知识分子   架上绘画   中国油画  
描述: 论江苏地区的架上绘画与﹃边缘视线﹄展由于受欧美八、九十年代艺术新潮流的影响,国内的架上油画(无论具象、抽象、表现、新写意)得到了新的发展,并且已在当代艺术的多元格局中,占有了重要地位。事实表明,九十年代(乃至到二十一世纪初)仍将是发展架上油画(其它架...
谈对写实绘画语言的认识
作者: 曹会军   来源: 北方美术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   认识   米开朗基罗   现实主义   写实观念   文化艺术   写实主义   现代艺术史   艺术创作   油画  
描述: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文化艺术界挣脱了禁锢的枷锁,美术界中的油画艺术创作犹如脱缰的野马,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几乎将西方近一个世纪的现代艺术史驰骋了一遍,可以说是艺浪迭起,高论四溢,写实观念的界限很难
我院教师为平津战役纪念馆创作雕塑作品完成
作者: 本刊记者   来源: 北方美术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民军队   教师   英雄主义   作品完成   鱼水情   平津战役   中国人民解放军   创作   纪念馆   雕塑  
描述: 我院教师于世宏、唐国树、景育民历时三个月,为平津战役纪念馆精心创作的群雕作品《前赴后继》、《鱼水情深》,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七十周年前夕圆满完成。得到有关方面及雕塑界的好评。平津战役是党指挥人民军队所进行的人民
来稿摘登
作者: 暂无 来源: 理论与现代化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邓小平社会主义   精神生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科学社会   经济增长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人口与政治   农村文化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经济思想  
描述: ;建设篇,主要是邓小平完成的。他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功地解决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重要意义在于
读吾师马云
作者: 李廷华   来源: 西北美术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学教育   千山万壑   艺术家   主题创作   毛泽东   部队人员   刘志丹   学院派   研究生   历史时空  
描述: 1971年秋天,马云老师在延安帅范学校教美术,举办一期培训班;我适在部队服役,被派去学习,从而拜识先生。学习刚开始不久,“9.13”事件发生,部队人员全部回营,以后我自己目迷俗尘,心骛多方,未能坚持学画。但是,转徙经年,和马老师的联系却未中断,如今终于都定居于西安,使我得以在请益之间,时窥夫子门墙。 马老师从1954年16岁时进西安美专附中学画,至1965年从美院国画系毕业,其间除1960年至1962年在汕画系和雕塑系任教两年外,不歇气地一直学习了九年。他先读油画系,又读国画系,是典型科班出身的画家。以后在完成一系列创作之后,又考回母校读研究生,可谓半生行迹,全在丹青点染之中。 马老师完成大学教育期间,陕西正有两位画家创作引起中国美术界的注目,一位是石鲁,一位是刘文西。石鲁的《转战陕北》,将千山万壑尽收笔底,表现出一世之雄在历史时空中的定格;刘文西以《祖孙四代》为标志的大量作品,传神写貌,将“陕北人’的独特意态屑微毕显地传播给外面的世界。石鲁是文人画家,幼濡书翰,意趣多方,壮岁投身天地玄黄之变,笔墨之间控驭不仕那股英雄之气,不论是大幅宏篇,还是寸楮零墨,在在透逸出斯人情性;刘文西则是典型的学院派,是五十年代初期那罢黜百家、独尊苏俄的学院派,是要在生活对象面前浑然无我。刘
极端的折衷——析徐宏民油画
作者: 关剑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面处理   画家   单纯符号   个性化语言   价值取向   作品   东方艺术   极少主义   意义和价值   油画  
描述: 徐宏民并不是一个名见经传的人物,但是,他以作品的个性化语言,以整体面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他的油画的大致景观是,一个日常性的普通心灵在纷乱的现代生活中的平静独步,而从不做出显山露水和左冲右突的姿态,也不对油画的写实、非写实过多地加以理会,擅长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从仿效流派、风格手法的时尚中解脱出来,而我行我素;他的作品几乎没有大起大落和惊心动魄,却始终如一,依然故我,一切平淡而和谐。在语言上,徐宏民的作品有意地把画面处理得单纯、平淡,有意地用心表现,不管是景物,还是人物,所有的热闹、紧凑的气氛、情节,
< 1 2 3 ... 23 24 2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