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中国工笔】搜索到相关结果 660 条
-
顾生岳
-
作者:
池沙鸿
来源:
中国画画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中国工笔画
浙江省
创始人
教学体系
中央美术学院
速写
中国画
浙派人物
作品
-
描述:
关注原因"浙派人物画"全面继承中国画传统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浙江美术学院在五位创始人中派定顾生岳和宋忠元两位专攻工笔人物画从顾生岳曾经风靡全国的速写作品看,他完全具备意笔画的实力,其造型功力在专攻意笔人物画的三位中也算上乘。但是,他服从组织安排,一直坚守工笔画创作他的工笔画追崇写意精神和现实风格,晚期的作品趋厚重,单纯,力求冲破工笔画日益纤细、繁琐、浮薄的积习,形成了独特的顾家风范。
-
中国工笔画大事记简编(1949-2010)
-
作者:
潘欣信
王凯
来源:
中国画画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工笔重彩画
工笔花鸟画
创作
美术展览会
中国画
美术作品
美术馆
中国美术
北京
-
描述:
编写说明:1.新中国成立初期,大批工笔画家响应改造国画的号召,转向新年画创作。因此,这一时期的工笔画成就主要体现在年画创作上,形式除了工笔性较强的年画之外,还有白描、连环画。2.建国初期,由于敦煌
-
南·北工笔画对话学术展学术论坛综述
-
作者:
毛建波
来源:
中国画画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中国工笔画
中国画学
工笔重彩画
中央美术学院
学术论坛
创作
写意画
当代
对话
-
描述:
近些年来,中国工笔画发展呈现出两种态势。一方面,中国工笔画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从事工笔画创作的队伍日益庞大,各种大展的参展作品中工笔画所占的比例相当可观,获奖数量也占优势。另一方面,当代工笔画创作存在的弊端也随之凸现出来:貌似中国画实质西画(包括日本画)的狸猫换太子,作品意蕴的缺乏,格调的低俗,中国画本体语言的缺失等等,使得工笔画的发展之途充满危机,繁荣背后潜藏着颠覆的可能。为了继承和弘扬我国民族文化传统,促进中国工笔画发
-
中国工笔画特刊导言
-
作者:
孙永
来源:
中国画画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刊
国画创作
中国工笔画
样式
传承发展
历史意义
文化艺术
中国画
绘画
现当代
-
描述:
在《中国画画刊》创刊以来的三期杂志中,我们将现当代中国画按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类,以艺术水准和历史意义的标准筛选,兼顾地域特色,相对宏观、全面地进行了一次梳理。第四期《中国画画刊》的主题,是对近代中国工笔画发展的代表人物以及代表作品(其中有部分作者是"两栖"的)进行概要和集中的展示,以此体现中国工笔画在中国画整体传承发展长河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笔者相信,绝大多数从事中国画创作的画家,在创作之初或多或少地都曾有过学习和创作工笔画的经历。因
-
中国工笔人物画的语言系统
-
作者:
温国良
来源: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绘画
工笔画
中国画家
语言系统
写实主义
程式
色彩理论
艺术幻觉
骨法用笔
中国工笔人物画
-
描述:
传统绘画中的工笔人物画从来是一个特色鲜明的门类,它历经千载的发展历史,有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从其语言系统来分析,工笔人物画不仅同西方传统绘画大相径庭,而且与传统绘画中的写意画也迥异其趣,值得今人对它进行更系统、深入的探析。众所周知,随着后来文人画占据中国画坛主导地位局面的形成,传统的工笔画曾有过自身漫长的发展式微阶段。但从总体上看,它仍然在跌宕起伏的曲折发展历程中积累和沉淀下丰厚的经验,呈
-
潜心缣素 融合新机——刘临和他的工笔人物画
-
作者:
若识
来源: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绘画
工笔画
中央美术学院
生活底蕴
山麓
中国画教学
长白
作品
中国工笔人物画
二等奖
-
描述:
一个从长白山麓走来,带着关东山里人特有的质朴气质和明朗面容的年轻人,近年来一直默默地在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土地上耕耘着。他不求一鸣惊
-
以敬畏之心对待每一幅图稿的创作——访工笔画家萧玉田先生
-
作者:
危春勇
来源:
集邮博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画家
中国工笔画
工笔重彩
淡彩
江西井冈山
特殊津贴
图稿
岩彩
传统中式
颁奖活动
-
描述:
个子高大,身材挺拔,一头银丝白发飘逸翩然下垂至肩,一套传统中式对襟大褂挺贴于身,颇有仙风道骨,艺术家的气质和风度扑面而来……这就是萧玉田,我国著名工笔画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美术专家。在第35届全国最佳邮票评选中,2014年的压轴票《元曲》获优秀邮票奖。当设计者萧玉田到达江西井冈山出现在颁奖活动现场时,得到邮迷的“围追堵截”,即使是在电梯、餐厅里,只要被认出来,萧玉田都会被热情的邮
-
《鸳鸯》特种邮票
-
作者:
暂无
来源:
集邮博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在人间
工笔重彩
鸭科
你我
羽色
飞羽
雁形目
繁殖期
《天仙配》
-
描述:
鸳鸯,雁形目鸭科鸳鸯属,候鸟,为我国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雄性羽色艳丽,背部两侧各竖立一枚桔色扇状飞羽,被称为“相思羽”;雌性苍褐色。在繁殖期成双成对,形影不离,因此鸳鸯成为美好爱情的象征。自唐代卢照邻创作歌颂爱情的诗句“愿做鸳鸯不羡仙”后,文人竞相仿效;黄梅戏《天仙配》的唱词“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更是广为传唱。该套邮票由当代中国工笔画名家张桂徵采用工笔重彩的形式创作,作者
-
古韵十足的《月圆中秋》极限片
-
作者:
刘昌健
来源:
集邮博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拜月
中国邮政
形式设计
中国工笔画
圆孔
五彩斑斓
嫦娥奔月
冷烫印
邮人
欣赏价值
-
描述:
为弘扬中华传统年节文化,中国邮政特于2016年中秋前夕的8月28日发行了《月圆中秋》邮票1套1枚,邮票采用中国工笔画的形式设计,再现了中国古老的“拜月”传统与“嫦娥奔月”的神话,邮票在印刷上采用
-
承前启后的工笔画大师潘絜兹
-
作者:
张则鸣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日渐式微
中国工笔画
潘絜兹
工笔重彩画
常书鸿
写意画
张大千
中国画坛
潘洁兹
-
描述:
自南宋以来,由于文人写意画的盛行和冲击,中国工笔画日渐式微,到了明清两朝以至民国,文人写意画更是风靡了整个中国画坛,中国工笔画已面临着整个画种的生存危机。然而到了20世纪40年代,从张大千、常书鸿、潘絜兹等人到敦煌写生创作开始,中国工笔画迎来了浴火重生的良机。特别是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以来的50年,潘絜兹等人团结带领老、中、青三代工笔画家,奋力开拓,振兴和发展了几近衰微的中国工笔画,一改宋元以来狭隘的文人写意画独占画坛的局面。
<
1
2
3
...
60
61
62
...
64
65
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