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中国山】搜索到相关结果 30 条
-
丹青妙笔融汇中西——走近艺术家陆惟华
-
作者:
傅吉夫
欧文
曾浩波
来源:
中国报道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艺术
画展
传统
审美情感
无定
艺术家
大学本科
中国山水画
美术馆
艺术学院
-
描述:
陆惟华,比利时籍华人,国际著名艺术家、教授,1956年出生,祖籍江苏苏州,早年师从谢之光、陈逸飞先生等习画,1980年毕业于上海轻工业学院美术系,1993年赴比利时留学,师从吕西昂·马萨教授,1998年毕业于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 陆惟华秉承吴作人、吴冠中先生油画民族化和国画现代化的精髓,把油画和国画分离组合,在1996年创建了布画中国油画——陆惟华画派,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流派,得到了国际美术界的认同。
-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对中国油画的影响
-
作者:
谭静
来源:
华人时刊(下旬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风景油画
影响
融合
中国山水画
-
描述:
风景作为内容出现在艺术家的作品中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存在事实,它实际上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不可分离而又神秘的关系,风景画的历史不过是人对自己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历史。发展中国风景油画就必须也只有在中国山水画丰富内涵的优势下,扬长避短,努力借鉴西方油画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手段。才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
-
徐悲鸿风景油画创作动因管窥
-
作者:
李文秋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画
重要地位
康有为
人物画
中国美术史
变革
中国画
中国山水画
徐悲鸿
油画
-
描述:
徐悲鸿无疑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一生创作颇丰,绘制了大量的油画、中国画、水彩、素描、速写等,题材涉及人物、风景、山水、花鸟、静物等诸多方面。长期以来,研究者的兴趣点主要集中于其人物画,而对徐悲鸿其他题材的绘画不甚关注,尤其是风景油画。事实上,徐悲鸿的风景油画不仅具有较大
-
灵感·笔墨·意境
-
作者:
季爱民
来源:
中华书画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军旅画家
名山大川
创作灵感
山水画创作
笔墨语言
现代山水画
太行山区
自然山川
李可染
中国山水画
-
描述:
推荐理由:当代军旅画家季爱民,主要师法中国现代山水画大师李可染的"李家山水",同时又博采众家,融会贯通,逐渐形成自己浑朴刚健的山水画风格。季爱民重视写生,在游览祖国各地的名山大川时亲身感受山水的淋漓元气,反复描绘自己生活中最熟悉的童年放牧时的苏北山村的景色和军营所在的太行山区的山水,笔端饱蘸故乡的野趣和军人的豪情。在他的山水画中,那些在"黑密厚重"的群峰墨韵中虚白透亮的山泉瀑布,那些层林尽染朱砂点点的秋山红树,那些稚拙可爱的水牛、牧童……都明显传承了李家山水的图式。
-
泼墨技法在中国山水画中的运用
-
作者:
王晓军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概况
泼墨技法
影响
运用
中国山水画
-
描述:
中国山水画在创作形式上分为工笔青绿山水和水墨写意山水两种。工笔山水画性格色彩突出,棱角分明,给人毅然肃穆之感;写意山水重在形态描绘,突出了书法的自我表现效果,是一种闲适散逸的绘画风格。文章从泼墨技法的历史渊源出发,分析了这一特殊技巧对于中国山水画发展的重要影响。
-
艺事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当代雕塑
博物馆
中国画家
意大利
中央美术学院
贾又福
威尼斯
作品
超越时空
中国山水画
-
描述:
意大利威尼斯宫收藏吴为山雕塑6月20日,罗马文物局局长波洛正式向新闻界宣布:意大利文化遗产部通过政令,同意意大利国际博物馆罗马威尼斯宫收藏中国雕塑家吴为山的雕塑作品《超越时空的对话——意大利艺术大师达·芬奇与中国画家齐白石》。该雕塑目前已坐落于意大利国家博物馆罗马威尼斯宫。中国当代雕塑家的作品永
-
刍议城市风景画
-
作者:
潘闻丞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画
山水画家
社会意识形态
艺术家
绘画功能
社会功能
中国绘画
中国山水画
中国古代人物画
城市风
-
描述:
唐代画论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论绘画功能时云:“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于天然,非由述作。”大体概定了中国绘画在唐之前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及其独特的美学特征。中国山水画的产生,正是脱胎于“图画布道”的具有社会功能的人物画,也就是说中国古代人物画的配景即山水画的滥觞。中国山水绘画与画史上通称的“道释画”分道扬镳而发端于隋、唐成熟于宋。唐代是中国长期封建社会中的辉煌时代,亦是中国绘画史上的昌盛时期。无论是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以至鞍马杂画,其艺术成就,在历史上都是空前的,不仅有它鲜明的时代特点,而且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两宋的绘画达到了鼎盛时期,对后世以至东方各国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西方绘画在它诞生的初期并不具有很强的社会功能,绘画作为艺术的一种,“图画只是外形的模仿”(苏格拉底)而已。直到中世纪,装饰教堂使绘画成为美术的主体,教堂成为艺术品的荟萃地,绘画成为了主要服务于宗教思想的美术作品,“图画布道”才将绘画赋予了统治阶级的宗教社会教谕功能。
-
镜头里的大乾坤
-
作者:
赵明明
来源:
走向世界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故乡
中国山东
网络文化
山东省
历史文化
发展成就
摄影作品
孔子
摄影家
国际网络
-
描述:
成就的图片,让不少市民和摄影爱好者纷纷驻足观看。很多参观者不禁感叹,“这不像照片,根本就是油画。”1月9日上午,在山东省博物馆,“孔子故乡中国山东”国际网络摄影大赛摄影作品展就在众多摄影爱好者的赞叹中拉开了帷幕。
-
中国油画风景的发展概况
-
作者:
沈泓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近现代油画风景
发展史
中国山水画
-
描述:
中国传统山水画与油画风景是中西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画坛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们作为中西方两种不同类型的绘画艺术形式,表现对象都是以自然景观为主,但绘画形式却因为两种不同的审美理念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
-
浅析陶瓷山水画的意境
-
作者:
吴龙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人关系
天人合一
意识形态
基本精神
陶瓷
山水画创作
中国美学
情感化
中国山水画
天圆地方
-
描述:
中国人的世界观是一种冲虚中和的系统,十分注重调整天人关系、人际关系和各种意识形态的关系,以建立起圆融的、安定的、和谐的生活秩序。中国美学的基本精神是"天人合一""天圆地方",注重于将天人关系情感化,将宇宙人生看成流转不息的生命。正是在生命的基础上,作为兼自然与上帝二义之"天"与作为万物灵长的"人",建立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关系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