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中华民】搜索到相关结果 697 条
-
书法在陶瓷装饰中的运用
-
作者:
黄震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汉字
陶瓷装饰材料
书法艺术
运用
陶瓷艺术
文明
装饰艺术
意境美
艺术美
-
描述:
一、书法与陶瓷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是社会步入文明的重要标准之一。中华民族文明的源远流长,在很大的程度上归功于汉字的悠久和延绵不绝。汉字以其独特的魅力,展现中华民族的伟大
-
民国瓷器探究:华彩的没落
-
作者:
田伟
来源:
美术向导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文化
彩瓷
彩绘
景德镇
民国时期
新中国
民主共和国
瓷器
军阀混战
辛亥革命
-
描述:
瓷器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经历了唐宋元明及康雍乾三朝的辉煌灿烂,走向了落魄沉沦的谷底。华夏大地两干余年的封建帝制在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彻底垮台,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38年间被称作民国时期
-
中国瓷器收藏重在“古”、“稀”、“美”、“俏”
-
作者:
朱桂芳
来源:
财务与会计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隋唐五代
宋代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五大名窑
元代
收藏价值
青花
重要组成部分
国民收入
中国瓷器
-
描述:
中国陶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隋唐五代精美的越窖青瓷到宋代的五大名窑瓷器以及元代的青花彩瓷系列,都成为世界瓷器史上的耀眼之星。我国解放初期及"文革"期间,由于国民收入较低,加上人们对流散在民间的这些物品不大了解,因此古瓷器的市场价值不高。
-
简析群众美术活动在公共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
作者:
高海燕
来源:
参花(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活动
思想追求
主流文化价值
美术作品展览
中华民族历史
群众文化
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需要
自我娱乐
核心骨干
-
描述:
一、群众美术活动的内涵和特性群众文化是群众在自身职业外的,实现自我参与、自我娱乐的一种社会性文化。群众美术活动是群众文化必不可少的组成成分。美术是艺术的表现形式,其表现形式是多元化的,在群众文化的范畴中可以表现为绘画、工艺美术、雕塑、书法、摄影和篆刻等。作为满足群众精神需要的重要工具,美术活动有着自己特有的性质。(一)实践性:群众美术活动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其原型多来自于贴近人们生活的,
-
异质同构:当代中国画与釉上陶瓷绘画的契合
-
作者:
喻宏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文化
异质同构
文化特点
陶瓷绘画
当代
中国画
契合
民族艺术
-
描述:
瓷的故乡,它与国画一样都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极具代表性的艺术瑰宝。国画的表现形式在很多方面都对陶瓷绘画产生渗透和影响,使得瓷绘的具体表现形式和绘画技法凸显出国画意味的笔墨程式。
-
中国古陶瓷研究向纵深发展
-
作者:
殷金娣
来源:
瞭望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陶瓷研究
博物馆
中华民族
纵深发展
文化
景德镇
中国陶瓷
中国古代陶瓷
国际学术讨论会
中国古陶瓷
-
描述:
享誉世界的中国古陶瓷,是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全世界的珍贵财富。十一月十五日至十九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古代陶瓷科学技术第二届国际学术讨论会”,有英国、美国、意大利、日本、香港地区和中国大陆陶瓷界的专家、学者一百三十多人参加,其中,外国专家五十名,足见中国陶瓷在世界上的声誉和地位。
-
浅论邓小平理论的理论特色
-
作者:
查正铭
陈世伟
来源:
理论与当代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主义道路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同志
理论特色
社会主义事业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
价值取向
中华民族精神
-
描述:
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中华民族振兴的强大的精神支柱。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是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作为当
-
江西省陶瓷研究所名人名作首次赴日展示
-
作者:
郑少锋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日本观
中华民族文化
名古屋
艺术陶瓷
江西省
陶瓷研究
日本人
工艺美术
景德镇陶瓷
艺术特色
-
描述:
上共展出该所近年来研制的艺术陶瓷四百余件。这些作品既具有浓郁的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特色,又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日本观众面前,其中有各类花
-
惠安第三届传统雕刻大赛评选后的感想
-
作者:
钱绍武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雕
中华民族
民间艺人
生活中
传统手法
浮雕
题材
作品
石雕
惠安女
-
描述:
要自己在生活中去发现“美”,去捕捉自己深藏的动情之点。一切技艺是要用之于表达我们自己的美好感受,表达我们的美好的理想。当然我们的理想和感受应该是有利于人民的事业的,而不是相反的。我想凡是中华民族的子孙,这种思想感情是与生俱来的吧。我相信来自人民的艺术会永葆青春的。
-
浅谈古瓷文化及现代陶瓷的继承发展
-
作者:
沈友冬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制作技术
中华民族
制瓷技术
瓷文化
现代陶瓷
发明
历史进程
原始社会
-
描述:
中国的陶瓷源远流长,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制作技术的国家,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在原始社会便发明了制陶技术,在汉代发明了制瓷技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陶瓷满足了人们生活及审美的双重需求。
<
1
2
3
...
16
17
18
...
68
69
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