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拓展的边界——2015·中国当代雕塑创作的回顾与思考(下)
作者: 何桂彦   来源: 画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蔡国强   黄永砅   中国当代雕塑   雕塑界   极少主义艺术   雕塑展   西方现代主义   当代艺术界   雕塑艺术   中央美院  
描述: 三(接上期)如果回顾中国当代雕塑的发展,主导性的力量仍来源于雕塑界内部的变革,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的几个重要的节点,如1992年的“青年雕塑家邀请展”、1994年在中央美院举办的“雕塑五人展“等。整个90年代,也是雕塑界构建“当代性”,力图完成语言学建构的重要时期。但一个不能忽略的现象是:雕塑界的发展曾受到当代艺术界的影响。简要地追溯,90年代末期,中国在海外的艺术家如徐冰、黄永砅、蔡国强
心血匠器——中国传统雕塑语言转换中的个人理由
作者: 廖雯   来源: 画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文化   中国文化   理由   古代雕塑   个人   现代转换   西方现代主义   语言转换   汉文化   传统雕塑  
描述: 在古代向现代转换的进程中,没有哪个民族像中国人这样,面对如此多难和复杂的文化局面。几千年来,中国文化在一直自有的、高度独立和完整的汉文化血脉中发展,国家分合、朝代更换、战争离乱、政治荣辱、经济兴衰种种,导致过无数次文化的变革,但始终没有切断过汉文化的血脉,即便是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也多是主动地融合,甚至有点"居高临下"的姿态。而近百年来,中国两度打开国门与西
艺术不是生产——对话傅中望
作者: 本刊   来源: 画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工活   布朗库   榫卯结构   学术主持   语言方式   西方现代艺术   空间关系   孙振华   农业生产工具   绘画性  
描述: 《画刊》:首先祝贺你在武汉合美术馆的手稿作品展成功举办!国内很少有艺术家做纯手稿作品的展览,你选择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傅中望:展出手稿主要是出于策划人孙振华和学术主持鲁虹的提议。手稿基本上反映的是我创作的一些思考,但从平面绘画的角度而言,它其实不具备绘画性和完整性,比较零碎,所以我开始没有想到要做手稿的展览。不过他们觉得手稿对一个雕塑家来说非常有
20世纪中国油画发展述略--兼论当代中国油画模式的构建
作者: 刘续宗   来源: 淮北煤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世纪   发展模式   现实主义   中国   西方现代艺术   西方古典主义   发展历史   传统文化   油画  
描述: 油画自15世纪传入我国以来,历尽沧桑,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真正得到推广。油画作为外来的文化艺术种类,要使其真正溶入中国文化的血液中,以其特有的现代表现形式,表现中国民族文化,成为当代中国油画自己的体系模式,是当前的首要课题;同时立足于本民族文化,把中国的民族性和现代性双轨合一,又是当代中国油画的发展方向。
大师关良
作者: 池清清   来源: 当代检察官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院校   中国传统   西方现代派   大师   专科学校   中国近现代   别具一格   绘画理念  
描述: 关良先生是中国近现代画坛上一位不可或缺的大师,也许他最早将西方现代派的绘画理念引入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之中,创造了别具一格的戏剧人物画,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关良(1900—1986),字良公。生于广东番禺,1917年赴日本学习油画,1923年回国,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参加过北伐战争,任政治部艺术股长,30~40年代辗转于广州、上海、重庆等地的艺术院校任教。
说历史要能撄现代人心
作者: 舒芜   来源: 读书杂志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感   人心   孙权   出版社   浙江人   旧体诗   刘备   急诊抢救   西方现代派   现代人  
描述: 陈迩冬兄的《闲话三分》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先前在《光明日报》上陆续发表,稍后又分一部分以《三分支话》题名在《团结报》上陆续发表时,我们几个老朋友背地谈起来,赞不绝口。迩冬是诗人,兼工新、旧,无论在旧体诗还是新诗中,都善于把西方现代派的方法和中国宋诗的传统融会得毫无痕迹,他的文章是诗人之文,写得玲珑剔透,谈艺是他的擅长,这些我们都是熟知的。《闲话三分》则以随笔和杂文的形式,冶考史与谈艺于一炉,一向玲珑剔透的文笔,现在又兼有沉着痛快之美,我们都不能不惊叹迩冬文章之老更成了。迩冬年逾七十,心脏病三天两头地要去医院急诊抢救,能够坚持把这七万多字写出来已是不易,写得还这么有现代感,能撄人心,这就更加难能可贵了。
现代艺术精神与现代艺术语言:兼论现代艺术的理论基础
作者: 樊波   高岭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艺术精神   西方现代艺术   绘画   艺术语言  
描述: 今天所有关于艺术的争论,已十分突出地指向一个焦点:对艺术精神与艺术语言两者关系的把握。 康德指出:“心灵的一切机能或能力可以归结为下列三种,它们不能从一个共同的基础再作进一步的引伸了,这三种就是:认识机能,愉快及不愉快的情感和欲求的机能。”——这段话标志着西方现代艺术人格在理论上的一次完整概括。并且进一步成为艺术精神内在机制和结构的初步把握。 这种把握中所包含和总汇的西方近代
安东尼·塔皮埃斯的艺术世界
作者: 佳和   安东尼·塔皮埃斯   来源: 读者欣赏(理论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主义风格   艺术生涯   表达方式   艺术家   日本传统   西方现代主义   塔皮埃斯   西班牙   绘画   作品  
描述: 西班牙前卫画家、雕塑家塔皮埃斯早年的艺术生涯是和西方现代主义大师们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比如杜尚、胡安·米罗、萨尔瓦多·达利。塔皮埃斯早期的绘画倾向于超现实主义风格,但是后来,他用一种得自中国和日本传统的单纯肢体的表达方式,运用大量粗糙物质的强烈表现力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风格。
绝美的天上人间
作者: 暂无 来源: 度假旅游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主义风格   艺术生涯   表达方式   艺术家   日本传统   西方现代主义   塔皮埃斯   西班牙   绘画   作品  
描述: 翻开陈开曦送给我的《陈开曦的风光摄影集》,扑入视野的是齐云山、新安源的白云群峰、徽州休宁的民俗古风。一幅幅构思精巧、布局简洁、意境深邃的作品,犹如一道横贯天际的长虹,更是一首吟颂自然的长诗,五彩斑斓,韵味无穷;又像齐云山上吹来一阵阵清新的风,馨香四溢,其乐融融。他将休宁的福山福水福人家浓缩到一个个小小的镜头里,将心中的大仁大爱大智慧倾注在一幅幅作晶中,他以绝美的摄影艺术歌颂绝美的天上人问。 齐云山足孕育休宁文化之母,新安源是休宁人繁衍生息的摇篮,自然风光美,文化底蕴厚。许多艺术家都把注意力投向这个多彩世界和永不枯竭的创作源泉,摄影家陈开曦对第二故乡休宁有着炽热的爱、诚挚的情。这儿的山川田园给他以滋润,这儿的农家生活给他以熏陶。因此,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业余摄影,就把镜头对准休宁的山山水水,聚焦在齐西山山下。用哲学的头脑思考创意,用艺术的眼光捕捉形象,用赤诚的心灵感光,用晶莹的汗水显影,他一腔虔诚,年复一年、追踪猎奇、乐此不疲,拍摄了极富欣赏价值天下奇观齐云山“天上人间”的大量作品。用变幻无穷的光影、色彩、线形,奇妙无穷的镜间组合,营造一幅幅奇幻、玄妙、神秘的光色世界,成为齐云山绝景的真实见证者。 多年来,陈开曦创作了大量的艺术摄影作品,在省市报刊发表,并多次获奖。陈开曦的摄影作品简练、明快、清新、朴实,尤以情韵取长。诸如《深山春晓》、《桃李报春》、《临河阳干》、《,移诗泊碧山》、 《小桥流水人家》等,以意摄象,以象表意。从平凡中挖掘奇伟,琐屑中揭示隽永,粗陋中探求精美,短暂中掘发永恒,发人遐想,引人深思,动人情怀,让人的视角和灵魂一齐振动,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陈开曦摄影作品的一大特色是:大气恢宏。一组“晨曦”片,表现尤为突出。 《冉冉升起》近处是辽阔的田园山川,天边是一抹红霞,一轮红日喷薄而出,光芒四射; 《八卦烟云映红日》美妙地表现出齐云山下特有的景观:横江s形河道构成了八卦图背景; 《齐云朝霞》、《岩脚晨曦》影调配置更为理想,天空地面五彩斑斓,浑然一体,最得虚实之趣。 巨幅画面《日出》,仿佛是一幅精美的油画,地平线上飘着一条桔红绸带,一轮红日呈现在天地之间,大地是深色的山川轮廓,天空一片金黄,让人豪情满怀。 《彩霞满天》镜头对准大片的树林,以橘黄的暖色为主,淡浓相间,阳光透过树枝如丝如注,光与影和谐交融,既大气又柔和,展示了作者一种和谐共融的博大情怀。 《深山春晓》更是高瞻远瞩,远景是崇山峻岭,白云深处有人家;近处则是新安源头最具特色的层层梯田,金黄色的油菜花,错落有致,鲜艳夺目。如此新颖的构图体现作者在唯美的理念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活情愫,真实地反映了深山区农村欣欣向荣的大好形势。 一幅以灰蓝为主色的山区村落图,格调高雅。群山环抱,绿树掩映,鳞次栉比的农家居室在云雾的笼罩下,显得静谧祥和,题名为《此景只应天上有》真是恰如其分。 《云漫香炉峰》、 《云涌五老峰》两幅作品拍下齐云山最具特色的山峰,镜头视野广阔,理想的拍摄角度瞬间,严谨的画面构成和景物的布局,使得山峰与云雾浑然一体,很有气势! 陈开曦的摄影作品另一个特色是淡雅秀丽,贴近生活。 摄影和写诗作画一样都是为了展示作者独特的情怀,同时也是对大自然与社会环境的折射。现实生活是缔造艺术家的沧海,正如作者在影集的前言中所说的“有幸能够生活工作在最具古风的徽州休宁,这里的山川风物最具拍摄元素。”因此作者的镜头始终对准家乡的山川景物,处处不离现实生活。他拍摄的“农家乐”是一组真实而具体地反映山区农民生活的画卷: 《徽乡腊香》、 《腊香》、《晒秋》等以其独具的魅力,截取农家门前晒火腿、晒咸鱼、晒各种干菜干果的画面,从一个侧面描述山区农民殷实的生活情节。 作者在颂扬《美丽家园》的同时亦不忘以人为本,在他的镜头里有“户对”悠思的《徽州女人》,有《慈母手中线》的老人,有《舞龙》的壮士,有外出归来的青年,有在门前晒秋的少女,也有在古宅嬉戏《绳技》的儿童。 《临河阳干》、 《农家豆腐坊》、 《春笋时节》,到处活跃着山里人的倩影。陈开曦在这里给人营造了一种没有污染、没有喧闹、没有世俗纷乱、静谧安乐详和的氛围,刻画出一幅国泰民安、丰衣足食的升平景象。天伦之乐、详和之乐、丰收之乐,尽在影中。 陈开曦先生的风光摄影作品,既广纳“壮美”又不失“秀美”,壮美的博大、气势恢弘!秀美的隽永、自然天成,向人们提供一个异彩纷呈的观赏空间,给人们以多元化的艺术享受。
库肯霍夫:芳香的感官盛宴
作者: 暂无 来源: 度假旅游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主义风格   艺术生涯   表达方式   艺术家   日本传统   西方现代主义   塔皮埃斯   西班牙   绘画   作品  
描述: 进到门里,古老公园的壮观就呈现在眼前了,各种花卉交织成一幅繁茂鲜亮的色彩毡垫,花的王国、绿色植被的海洋铺天盖地,突然置身其中,质疑这是人间还是花海天堂? 人流在长达1 5公里的步道上缓缓前行
< 1 2 3 ... 29 30 31 ... 42 43 4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