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社会主义现实】搜索到相关结果 60 条
-
当代苏联油画简介
-
作者:
肖峰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十年代
教育代表团
六十年代
现实主义理论
艺术家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油画
社会思潮
苏联人
近二十年
-
描述:
我在本刊1991年第3期撰文介绍了我随中央文化部美术教育代表团访问苏联的一些情况,侧重记述了与一些著名艺术家交流的谈话。本文准备粗略地介绍一下苏联当今的绘画现状。近二十年来,苏联的政治生活发生了不少变化,文艺领域也出现了各种思潮。但是,总的来说,苏联美术自十月革命至今七十年来,总的趋向一般讲没有发生太大变化,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始终是其创作主流。然而,近期由于社会思潮的变化,对现实主义理论的种种解释与修正,有了
-
致七十年
-
作者:
许江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世纪初年
油画艺术
文化特质
中国艺术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艺术教育思想
文化视野
文化背景
艺术发展史
现代艺术教育
-
描述:
翻读一段历史,一段70年的历史,总给人一种沉甸甸的感觉,更何况,这段历史维系着一个民族的现代艺术教育的世纪发展,维系着她源远流长的文化艺术的当代进程。 油画艺术作为西方画种传入中国,始于明代中叶,仅数百年。但中国近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教育的滥觞,却是以油画作为一个美术学科在中国的确立和传习为标志的,这,还是20世纪初年的事。以今天人们的文化视野来关注已经相当模糊的早期油画图景,1928年,我院的前身杭州国立艺术院的诞生,林风眠先生、吴大羽先生等开创的早期艺术教育思想,正是这个图景中的一片格外明晰的风采,是近代艺术发展史上的一个可资世代考查的历史丰碑。创建我系的一代老师们,提出“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合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的口号,
-
写实主义与当代艺术:关于龙美术馆写实油画藏品展
-
作者:
贾方舟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文化运动
藏品
美术革命
写实主义绘画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当代艺术
写实油画
美术馆
-
描述:
味象——2013年4月13日-8月30日上海龙美术馆 西方的写实主义绘画引进中国已经有一个世纪的历史。如果从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提出的“美术革命”算起,前后至少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世纪20年代,以徐悲鸿为代表的一批从欧美和日本留学回来的前辈艺术家将西方的写实主义传统引入中国;第二阶段是建国后,以俄罗斯19世纪的批判写实主义和苏联时代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蓝本全盘接受;第三阶段是改革开放后,以欧洲学院古典主义为蓝本的“新古典”和以西方超级写实主义为蓝本的“超写实”。
-
站在中间的年轻人
-
作者:
卢缓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行政管理体系
教育职责
艺术家
年轻人
美术学院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文艺体制
美术展览
-
描述:
建国以来.画院体制(包括后来的中国画院和油画雕塑院)便成了新中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美术学院以及各级官方美术展览一起构成了涵盖当时整个艺术界的学术与行政管理体系。承担艺术教育职责的美术学院、承担艺术家选拔责任的各级美展与承担艺术家的集中创作与研究责任的画院之间的组合,在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不仅是一个互为依托的整体.
-
波兰社会主义时期的建筑和雕塑
-
作者:
付玉竹
欢欢
来源:
公共艺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主义时期
波兰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1949年
创作原则
建筑
雕塑
第二次世界大战
-
描述:
工人党部长弗拉基米尔·斯科尔斯基[1]在1949年首先提出。波兰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涉及到文化的各个领域,包括视觉艺术和文学等。在绘画方面,波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艺术以特别迎合大众口味的方式,主要致力于党的国家领导人
-
从九届全国美展的雕塑展区看中国雕塑的末世面貌
-
作者:
朱其
来源:
北方美术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展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美展
现代性
二三十年代
巨大变革
形式变异
国家级
现代雕塑
观念艺术
-
描述:
一国家级大型艺术展在经历了20世纪后半叶的巨大变革后呈现着新的概念,但也面临着全球一体化时代的新的挑战。作为世纪末中国最后一个国家级大型艺术展——全国美展,在隆重的国家盛典之时拉开了帷幕。雕塑无疑是这场艺术盛会的主角,中国美术馆因为有了雕塑主场而变得凝
-
《工人与集体农庄女庄员》雕塑的时代精神再读
-
作者:
苗祥瑞
潘晶
来源: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雄主义
艺术作品
俄罗斯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
描述:
建于20世纪30年代的《工人与集体农庄女庄员》雕塑曾经是苏联人民引以为豪的标志性雕塑作品,在特定历史时期起到了弘扬苏维埃政权伟大生产力和创造力的作用,使全世界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倍受鼓舞,但随着苏联的解体,该雕塑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进入新世纪,已进入自由经济时代的俄罗斯人民逐渐又开始缅怀苏维埃时期团结一心、蓬勃激昂的生产、生活状态;2003年,莫斯科市政府决定对雕塑进行修缮,最终于2009年竣工;认为作品中蕴含的精神内涵与时代美感是其在新的世纪、新的政治文化背景中得以重生的内在动力与决定性因素。
-
西安交大雕塑研究生张帆作品
-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雄主义
艺术作品
俄罗斯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
描述:
西安交大雕塑研究生张帆作品
-
油画笔触三人谈
-
作者:
陈丹青
贾涤非
张桐瑀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文艺复兴
绘画语言
油画笔触
印象派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现代主义
城市建设
架上绘画
中国油画
-
描述:
张:中国油画从关注形象到关注笔触,这本是对绘画本体语汇的深入把握,是件好事。但这只是绘画进步的表象。当下油画中形象与笔触的悖离越来越严重,而且形象与笔触两层皮,两者不能融合到一起去。原来活生生的油画开始“贫血”,失去了绘画语言的基本表达能力,这一问题在这次第三届油画展上表现的尤为突出。你们怎么看这一问题? 贾:以往的全国性油画展都是由各省定额选送十几幅作品集中到北京,通过评选的作品才可参加展览。这届展览则以各省及地区为单位参展。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各地较多的作品,也能比较充分地展现出全国的油画面貌。 陈:我看了三场,想看看省与省之间的差异,印象是各省作风
-
简讯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文艺复兴
绘画语言
油画笔触
印象派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现代主义
城市建设
架上绘画
中国油画
-
描述:
展览"感知中国:中国当代油画展"归国汇报展于2014年5月18日在大都美术馆开幕,这次展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北京大都美术馆、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主办。本次展览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