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雕塑与环境——谈环境雕塑设计
作者: 苏立群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环境   纪念碑   雕塑作品   环境雕塑   环境色彩   环境因素   建筑空间   石雕刻   光线投射   环境空间  
描述: 一件雕塑作品一旦放入特定的环境中,就会对周围的环境空间产生一定影响;反之,周围环境同样也会影响着雕塑。雕塑与环境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由此看来,环境雕塑设计不能孤立地考虑自身的表现,更重要的是还需要考虑雕塑所放置的具体环境与各种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处理。 随着经济的增长,城市的发展,更多的雕塑走向街头、广场、园林、绿地等与广阔的空间。这也要求雕塑家必须具有一定的环境意识。走向室外的雕塑,对环境的要求与环境中众多因素对雕塑的制约,要比室内雕塑复杂的多。无论是城市环境还是自然景致,都是雕塑家必须接受的条件,而这些条件往往又是不那么如意。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纪念碑艺术回眸
作者: 尚荣   曹再飞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回眸     纪念性设计作品   南京大屠杀   纪念馆  
描述: 了一批纪念碑。这些纪念馆与纪念碑,艺术上大多采用抽象、寓意以及象征的手法,力求与环境结合,做到融合性,协调性的统一,从而深化主题。因而是一批集建筑、雕塑、铸造、书法等艺术于一体的纪念性设计作品。
德国总理一跪泯恩仇
作者: 暂无 来源: 招商周刊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犹太人   纪念碑   华沙   聚居区   灵魂   总理   上帝   浮雕   勃兰特  
描述: 1970年12月7日上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第四位总理维利·勃兰特来到了位于华沙老城内的原犹太人聚居区。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勃兰特伫立凝视一幅幅受难者浮雕。突然,他默默弯下身体,低垂
栖霞:苹果之都 世外桃源
作者: 秦丽   来源: 招商周刊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犹太人   纪念碑   华沙   聚居区   灵魂   总理   上帝   浮雕   勃兰特  
描述: 庄园,是一处享有"中国民间小故宫"雅称的古建筑群,也是全国庄园中最早被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山城栖霞50多公里处的英灵山陵园,林木葱茏,枫叶如丹,浮雕座座,碑亭林立,环境相当优雅。休闲娱乐修身养性艾山温泉国际旅游度假村坐落在栖霞市松山镇艾山汤村北,位于集林
“西柏坡精神”的光影诠释 西柏坡革命胜利纪念碑照明设计
作者: 张昕   徐冰   来源: 照明设计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纪念碑   光影   照明设计   中国特色   标志性建筑   诠释   松柏   精神  
描述: 西柏坡纪念碑矗立于松柏簇拥的柏坡岭上,是西柏坡革命纪念地的标志性建筑之一。1993年兴建,1998年重建,2011年再次重建。体为六面体白色花岗岩贴面,纪念碑总高度为20.5m,碑名“西柏坡
富含深意的纪念碑 “马形水鬼”:两座巨大马头形雕塑
作者: Ben Williams   来源: 照明设计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纪念碑   照明设计师   苏格兰     设计概念   雕塑家  
描述: 在什么时候一个故事会产生一个神话,同时还可能增添纪念碑的意义呢?它只是名字、成功的设计或者有关纪念碑背后真实历史的一个简单个案吗?基于照明设计师和雕塑家之间的讨论而产生一个设计概念,位于苏格兰的“马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金石印象
作者: 暂无 来源: 浙江工艺美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石   民族独立   《金田起义》   人民英雄纪念碑   浮雕   印象   《南昌起义》   抗日游击战  
描述:人民英雄纪念碑》表现八个题材的十幅汉白玉浮雕,雕刻了不同时期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170余位。《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
闻鸡鸣而怆然涕下——米开朗琪罗作品的当代解读
作者: 陈为人   来源: 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艺复兴   鸡鸣   纪念碑   人生体验   意大利   当代解读   开朗   作品  
描述: 一、彼得雕像中寄寓的人生体验被后世称之为"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雕塑巨匠米开朗琪罗,晚年致力于为耶稣的门徒彼得雕塑一座"超人类的纪念碑"。这其中缘由,恐怕有着丰富且复杂的潜台词。
刘开渠雕塑成名作《一·二八淞沪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研究
作者: 彭飞   孙学军   来源: 美育学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开渠   《一·二八淞沪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雕塑  
描述: 刘开渠先生1935年的雕塑成名作《一·二八淞沪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极富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关于该作品的名称,作品的创作与内容,筹建、奠基及揭幕落成等诸多方面,都有必要进行一种细致的考察。通过这种考察,我们可以澄清诸多疑点,还原历史真相,并指出复原作品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美育史料·唯美社
作者: 刘晨   来源: 美育学刊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开渠   《一·二八淞沪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雕塑  
描述: 刊名The Art Classics,由邵无斋、柴骋陆编辑,至1936年8月16日共出刊18期。内容包含金石、书画、雕塑、陶瓷、刺绣、建筑、摄影、电影八类,以图为主,“唯美月出一册,为二十四开本,图象约占三分之二,用最佳铜版纸精印,文字约占三分之一,用上等道林纸精印,配以彩色封面,
< 1 2 3 ... 16 17 18 ... 100 101 10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