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探析鱼纹在服装中的浮雕效果转化
作者: 王章玲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感需求   视觉形态   叙事性   实体性   浅浮雕   居住环境   社会功能   硅藻泥   艺术形式   雕刻艺术  
描述: 鱼纹是汉族传统寓意纹样,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民族风格特征的艺术形式。鱼纹本身是平面形式,但设计师通过材料、工艺手法的处理使它具有阴刻浮雕或阳刻浮雕的效果,赋予鱼纹新的艺术形式,阴刻、阳刻是浮雕艺术的雕刻方式。阴刻是将物像显示平面物体之下,呈凹陷状。阳刻是将物像显示平面物体之上,呈凸起状。
塔岭山浮雕壁画构图形式的设计实践
作者: 苏明月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壁画创作   发展脉络   研究实践   形式   构图   画面   创作过程   浮雕壁画   壁画艺术   山西省  
描述: 现代浮雕壁画的创作非常强调对构图形式的分析和研究。研究壁画艺术首要也研究壁画构图,沿着图式的发展脉络研究其变化,发现不同的构图形式进而对其突破创新。意义在于使壁画与环境之间形成一种高度的统一,达到艺术上的完美自然。本设计课题是山西省塔岭山大型户外的浮雕壁画项目,长度长达2000米,在壁画很长的情况下,最难把握和掌控的也是壁画的构图问题。在创作过程中,为使壁画创作更符合山西历史文化于地域特性,对山西省博
浮光魅影——水族马尾绣
作者: 徐顺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壁画创作   发展脉络   研究实践   形式   构图   画面   创作过程   浮雕壁画   壁画艺术   山西省  
描述: 三都水族马尾绣是国家首批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间传统工艺,它是水族妇女世代传承下来的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马尾绣制作工艺繁复,绣品具有浅浮雕的视觉感受,有较强的立体感与艺术感,图形夸张、抽象,体现了少数民族独特的艺术风格。马尾绣是民间美术的一块瑰宝,是水族人民创造出来的,我们在学习与研究的同时,可以将其与现代创意进行结合,创造出具有民俗文化又有现代气息的创新产品。
探究现代雕塑与现代景观的融合
作者: 陈丽娜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实践路径   景观视觉   当代雕塑   雕塑作品   融合问题   艺术创作   景观艺术   雕塑艺术   现代景观   现代雕塑  
描述: 改革开放事业三十余年的历史发展背景之下,我国现代雕塑艺术以及现代景观艺术,无论是在理论探索还是在艺术创作的实践路径中,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文针对现代雕塑艺术与现代景观艺术的融合问题展开了简要的论述,仅供参考。
雕塑艺术在空间中的虚与实
作者: 李升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转换   精神空间   二度空间   空间比   审美感受   虚与实   物质空间   三度空间   时间特征   雕塑艺术  
描述: 雕塑与非雕塑都可能使物质空间转换为虚幻空间即精神空间。非实在的空间的艺术魅力依赖形象的动态反映。虚幻空间与虚幻时间有共性,主体审美感受中的幻觉和错觉心态有积极意义。人们在审美感受中可能形成比物质空间
从生活用品到金属焊接雕塑的形式转换
作者: 胡玉田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式转换   运动感   审美风格   拼贴   现实情境   金属焊接   素材来源   艺术创作   康定斯基   波普艺术  
描述: 可以转换成金属焊接雕塑。随着时代的发展,以生活用品作为雕塑创作的素材来源,是雕塑艺术创作的方式之一。特别是后现代主义之后,生活用品更是被普遍采用于艺术创作,而生活物品本身也会映射出现实情境的自然状态并
书法中的精神实质融入雕塑创作
作者: 李欣   王旖旎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来文化   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   独特性   生命体   书法艺术   创作   艺术形式   雕塑艺术   精神实质  
描述: 在众多艺术领域只有中国的书法称得上是世界独一无二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书法中蕴含着中国人对生命、情感、文化、自然、的独特理解,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在外国人眼中,书法艺术是古老而又神秘,充满着生命的艺术。甚至有人相信这种艺术能给自己带来好运,将书法纹在身上希望获得无限的生命与力量。书法艺术的这种独特性正是因为它所在地域有着独特的文化与思维方式,经过几千年的积累与完善直到生长出具有精神内涵,富有东方韵味的书法艺术。在中国文化几千年的不断沉积的基础下,一直秉承着较为传统审美观,但是对于雕塑传统的文化只是象征性的借鉴,并没有将雕塑艺术融入到民族精神中间。对于外来文化,传统的文化应该能够做到兼容,保持吸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原则,不断丰富我国的传统民族精神。
金属雕塑的人文效应及环境研究
作者: 陈文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属材质   环境   审美功能   实用性  
描述: 与其他材质的混搭也造就了雕塑表现语言的丰富和扩展,环境雕塑的实用性和丰富性在以金属为基础材质的表现下予以更深入地表现。
高校雕塑专业实践性教学研究
作者: 许英英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校雕塑专业   实践性教学   教育研究  
描述: 高校雕塑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在教学中不能按照传统理论授课模式进行,而应加强教与学的一体化,教与练的互动性。本文通过对高校雕塑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进行探析,提出高校雕塑专业教育应体现教育的自由性、创造性和综合性学习实践能力。
探讨草间弥生的艺术表达
作者: 余虹熠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弥生   装置艺术   抽象符号   艺术风格   艺术作品   抽象表现主义   极简主义   超现实主义   作品形式   艺术表达  
描述: 融合了多种派别的风格,女权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极简主义,超现实主义,以及新达达主义,但万变不离其中的便是无限重复的波点,鲜明的色彩对比,夸张的线条,通过抽象符号组合而成的艺术作品,更加直接的表达着她的内心世界与精神内涵。
< 1 2 3 ... 1115 1116 1117 ... 1127 1128 112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