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外贸】搜索到相关结果 151 条
-
独具特色的万历青花瓷
-
作者:
沙伟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龙纹
明万历
对外贸易
故宫博物院
造型
资本主义经济
风格
民窑
瓷器
-
描述:
明万历时期(1573-1620年),社会已发展到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出现的状态,又因废除禁海,官、民窑瓷器均可出口,促使瓷器生产进一步发展,对外贸易空前繁荣。万历朝青花瓷早期继承了嘉靖、隆庆两朝风格
-
保山出土青花瓷花卉纹饰赏析
-
作者:
蒋开磊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赏析
青花瓷
贸易通道
对外贸易
纹饰
花卉
保山
出土
-
描述:
保山地处西南,素有"极边"之称,自汉开五尺道以来,作为"蜀身毒道"的过境沿线和华夏大地对外贸易的桥头堡,始终是通向南亚地区的一条重要贸易通道。自古以来,云南边地先民素行火葬,其俗是人"死后三日焚尸
-
揭秘唐青花
-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赏析
青花瓷
贸易通道
对外贸易
纹饰
花卉
保山
出土
-
描述:
揭秘唐青花
-
中国清代外销瓷器中的西方元素—符合欧洲人生活习惯的器形
-
作者:
卢侃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欧洲人
清代
历史博物馆
布鲁塞尔
对外贸易
欧洲市场
生活习惯
荷兰东印度公司
外销瓷
中国瓷器
-
描述:
外销瓷是指以对外贸易为目的而生产的销往海外的瓷器。中国的瓷器外销始于唐代,作为中国独有的商品,宋代瓷器的对外输出有了急剧的增长。宋朝政府在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先后设立了专门负责对外贸易管理和营运的机构
-
“五颜六色”的创作者与见证者
-
作者:
曹汝平
来源:
设计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对外贸易
设计公司
美术设计
路牌广告
美术学校
上海市
美术学院
访谈
广告公司
艺术设计
-
描述:
题记:在《上海艺术设计60年上海设计机构史》的年表整理过程中,“徐昌酩”这一名字频繁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徐昌酩先生今年已有85岁高龄,退休前是上海美术家协会任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国家—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同时还有很多身份:上海市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城市雕塑艺术委员副主任、上海广告公司顾问、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等等。
-
试论南京地区明初墓葬出土青花瓷器的年代
-
作者:
李蔚然
来源:
文物
年份:
197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洪武
青花瓷器
墓葬
明初
朱元璋
元代瓷器
对外贸易
南京地区
明代瓷器
出土
-
描述:
瓷器自古以来是中国享有盛名的产品之一,在我国古代对外贸易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到了明代初期,瓷器输出的数字已经有了更加详细的记载,说明这一时期制瓷工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由于以前能够肯定确系洪武时期
-
泉州博物馆馆藏平和窑青花大盘赏析
-
作者:
蔡珊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克拉克
青花瓷器
牡丹
新发现
泉州
海外贸易
省博物馆
明代
时代特征
考古调查
-
描述:
2010年广东汕头"南澳I号"明代沉船遗址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南澳I号"是在我国沿海经过正式考古调查和发掘的明代沉船,它为解决中国海外贸易、航海、制瓷等诸多学术课题提供了翔实可靠的实证材料,为研究明代中国经
-
乾隆朝宫廷瓷器综述(下)
-
作者:
初蕾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克拉克
青花瓷器
牡丹
新发现
泉州
海外贸易
省博物馆
明代
时代特征
考古调查
-
描述:
11.清乾隆款五彩龙凤碗 碗口内沿及里底均有青花双圈,碗内底饰红色赶珠龙纹,龙身周围满饰绿色火焰纹。碗口外沿有青花双框,框内有一圈五彩“八宝”纹饰及花卉、几何图案。碗外壁有红、绿色二龙戏珠纹,两龙之间为五彩飞凤图案,双龙、双凤之间满饰花卉纹。碗足外面为青花双圈。碗底书青花楷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方款(见图11)。
-
一醉幽蓝六百年
-
作者:
那颖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青花
青花瓷器
文化交流
对外贸易
俄罗斯
上海博物馆
元代
制作工艺
-
描述:
、英国、美国、13本、俄罗斯等国以及中国国内文博系统及考古机构的30余家单位共同参展,展出元青花精品瓷器90件。海内外研究元青花的180多位专家、学者们在此期间就元青花的烧造年代和性质、制作工艺、纹饰、流传及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等相关课题进行了专业的学术探讨。
-
扩大内需与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
-
作者:
张志权
郭阳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母市场效应
扩大内需
-
描述:
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途径有很多种,但是哪一种途径能成功实现转变很难定论。扩大内需能够在中国庞大的国内市场产生"母市场效应",由国内市场导向国际市场,不断引导企业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达到国民福利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