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别具特色的爱国主义悲壮诗篇:读都德的《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
作者: 龙怀珠   来源: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夫上校   哈墨尔先生   爱国主义精神   《最后一课》   《柏林之围》  
描述: 《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是在世界文坛享有盛誉的爱国主义名篇。作者把主人公的个人悲剧,与整个民族的悲剧联系在一起,使小说具有强烈的、动人的悲剧色彩,成为爱国主义的悲壮诗篇。短小的篇幅,高度的精炼
歌唱我們的英雄前輩——贛剧《混天起义》观后
作者: 刘乃崇   来源: 中国戏剧 年份: 195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义和团起义   帝国主义   农民群众   英雄人物   景德镇市   乐平   演出   清末   县知事   清廷  
描述: 起义失敗以后,清廷与帝国主义签訂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約,全国人民无比憤怒,夏混天和他的戏班里的大毛、細毛等人纠合了农民群众,上山起义,打关卡,抗苛稅,火烧乐平县衙及当地的天主堂,杀死县知事,活动于乐平
一帧抗战烈士瓷板画像
作者: 黄志平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日本帝国主义   民国   铭文   淞沪抗战   十九路军   上海闸北   攻击   中国军队   南昌   侵华日军  
描述: 近日,笔者在藏友老陈处见到一帧抗战烈士瓷版画像(如图)。该瓷板画像品相完好,包浆熟旧,确属真品无疑。瓷板宽22.5厘米,高32.3厘米,厚约1厘米,背有三道与瓷板等高的白色支烧条痕,居中的墨彩料绘像幅宽16.5厘米,幅高23.2厘米,局部稍有脱彩和磨
油画《张伯苓》创作随感
作者: 张玉祥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开中学   随感   爱国主义精神   中国早期   南开大学   创作   张伯苓   油画  
描述:爱国主义精神兴学育人,历尽艰辛,先后创办了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子中学、南开小学,在重庆创办南开中学,并接办四川自贡蜀光中学,南开大学终以优越的学术环境、严谨的科学训练方针以及崇尚务实的精神而名驰南北,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如:周恩来、陈省身、吴大猷、曹禺等杰出代表。
日本低头了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题材   真实   日本军国主义   投降   抗日战争   再现   公元   中国人民   油画   南京  
描述: 这幅题为《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时·南京》的重大历史题材油画,真实地再现了1945年9月9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后,日本军国主义向我国军民投降的场面。整个画面庄严肃穆,近似于真人大小的200多个人物栩栩如生。久伫画前,就如同置身于当年受降仪式的现场。这幅积作者10年心力的
民窑魂魄 青史丹心:从一件民国青花瓷所想到的
作者: 徐继红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日本帝国主义   青花瓷   中华民国   磁州窑   组织领导   彭城   瓷业   民窑   中国人民   二十年  
描述: 河北磁县的李先生家有一对民国时期彭城磁州窑生产的青花海水云龙纹瓶(见图),瓶上绘制的中国龙叱咤风云、气吞山河。瓶的背而分别题写"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和"打倒日本的走狗",落款是"中华民国二十年仲秋八月
血史成铭·浩气长存——读张玉彪《南京审判日本战犯》有感
作者: 周积寅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日本军国主义   审判日本战犯   油画家   绘画语言   绘画技法   瞬间凝固   观画   庄严肃穆   谷寿夫   相关理论  
描述: 著名油画家张玉彪的鸿篇大作《南京审判日本战犯》近期问世了,尽管我早有耳闻,但见到此幅作品我还是感受到一种视觉的冲击、心灵的涤荡、精神的震撼。众所周知,我研究的方向长久以来并非油画及相关理论,所以写过此类论文是极少的,而为张玉彪教授写画评是个例外。因他是我所熟悉的南艺知名油画家,他的其人其画让我有感而发,有话要说。在此以看过《南京审判日本战犯》的感想为话题,谈一些我的所思所想。
爱国老人
作者: 邓颖超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海粟   爱国主义   邓颖超   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   热爱祖国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精神文明  
描述: 1985年4月1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邓颖超,在中南海西花厅接见了刘海粟及其夫人。邓颖超说:“欢迎您到我家来作客。我和恩来同志在30年代就知道您了。您在油画和中国画上的成就,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您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培
印象派的再认识
作者: 吴甲丰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印象派绘画   马赫主义   六十年代   现实主义   哲学基础   帝国主义   色彩   十九世纪   印象派画家   印象主义  
描述: 对印象派必须正确评价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继写实派(或译“现实主义”)之后,法国绘画中逐渐形成一个新的流派;从一八七四年开始,人们把它叫做“印象派”。印象派绘画在西方美术史中有重要的位置,对世界美术的影响也不能低估(尤其在油画技法上贡献很大),我们本来应该对它做出比较正确合理的评价,以便有利于艺术理论和艺术
梅里尼柯夫的油画《告别》
作者: Л.阿基莫娃   李克   来源: 美苑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国主义   形象   三十年   英雄时代   创作   造型艺术   作品   卫国战争   油画   苏联人  
描述: 在纪念苏联人民战胜德国法西斯30周年时,苏联造型艺术以相当数量的描写伟大卫国战争的事件和人的作品而丰富起来。当然,在我们的艺术中,与这英雄时代相联系的爱国主义题材,任何时候也没有枯竭
< 1 2 3 ... 7 8 9 ... 24 25 2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