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印象派画】搜索到相关结果 287 条
-
趁一切还来得及
-
作者:
子衿
来源:
现代妇女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条
群鸦
一幅画
活着
十年
印象派画家
梵高
-
描述:
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的最后一幅油画是《麦田群鸦》,画面是由三条岔路铺展开的广阔麦田。乌黑而分散的乌鸦被梵高用三原色和绿色单纯而简明地呈现出来。大地乌云的倾压下,恐惧、压抑、惊惧,预示着灾难的风暴即将到来,画面中的意象是极度悲伤和寂寞的,所以,这幅画也被视为梵高自杀的预告。画家用一幅画代替自己来向世人倾诉他内心悲伤、寂寞的情感,在肉体存留世间的时候,他看到了绝境,麦田、野鸦、三条道路延伸向不同的三个方向,道路的尽头是一片迷茫与阴森,一如自己的生命。所以,当这份情感妥善安放后,他的灵魂也安心地离开了肉体。
-
日出日落
-
作者:
周卫
来源:
经济世界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画
光学原理
太阳
中国古典哲学
棱镜折射
生命存在
印象派画家
艺术档案
辽宁省
美学境界
-
描述:
艺术档案 周卫·油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辽宁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省油画学 会副会长。一级画家,国务院特殊贡献专 家,现任辽宁省群众艺术馆美术部主任。作 品曾获全国第6届、第8届美展优秀作品 奖;两次获全国群星美术大展银牌。著作有 《周卫油画精品选》;《本土情怀·周卫与 他的油画》等。
-
世界艺术品市场:“疯狂”的中国买家
-
作者:
甘子玲
来源:
看世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华尔街日报》
印象派画家
拍卖会
艺术品市场
“疯狂”
买家
中国瓷器
世界
-
描述:
在今年4月份落幕的香港首轮春季拍卖会上,中国收藏家刘益谦以2.8亿港元拍下玫茵堂珍藏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刷新了中国瓷器的拍卖纪录。一个月后,中国买家在太平洋彼端的艺术市场上的表现也同样受到关注。美国《华尔街日报》5月8日报道,在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一位中国买家以2700万美元(约合1.68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拍得法国印象派画家克洛德·莫奈的一幅名画《睡莲》。
-
大都会博物馆欧洲现代艺术展厅重新开放
-
作者:
tien ma
来源:
大美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开放
欧洲
艺术作品
现代艺术
展览厅
印象派画家
展厅
装修工程
法国印象派
-
描述:
进入2008年,国际艺术界最热门的焦点话题便是北美的大都会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历时9个月的欧洲19—20世纪绘画雕塑展览厅的内部扩建装修工程终告竣工。重新开放后成为该馆的重头大戏!
-
一个孤独的灵魂——高更
-
作者:
庞跃雷
来源:
大舞台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孤独
法国
陶艺家
色彩
艺术家
印象派画家
雕塑家
绘画
作品
高更
-
描述:
高更是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雕塑家、陶艺家及版画家。1873年高更开始绘画,并收藏印象派画家作品。我很喜欢高更了,是一种莫名的喜欢。当时还算一个初学绘画的人,当时对绘画的理解比较肤浅,以为是写实就厉害。
-
技术复制时代写实油画的魅力 论艺术写实性中的创造性与主观性
-
作者:
赵牧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再现性
大宫女
主观化
印象派画家
写实油画
记录性
后期印象派
贾科梅蒂
表现主义
写实性
-
描述:
在19世纪及之前,造型艺术承担着这样一个使命:把对象如其所是地呈现出来。这就要求造型艺术既具有一种记录性,也具有一种再现性,因为除此之外,人类没有别的记录世界的手段。因而自文艺复兴时期到19世纪末期,人们对于造型艺术的需要不仅仅是因为审美与宣传,还在于通过它能够进行记录与再现。造型艺术家,特别是画家,
-
塞尚和毕沙罗风景油画浅析
-
作者:
邬国宝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毕沙罗
风景油画
塞尚
印象派画家
-
描述:
卡米耶·毕沙罗(1830-1903)是一位名声不甚显赫的法国印象派画家,然而却是塞尚大为尊敬的画家。塞尚曾说,毕沙罗是最接近自然的画家之一,谦虚而出众的毕沙罗就像是他的父亲。
-
论油画风景的色彩写意
-
作者:
林以友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画
油画风景
色彩观念
印象派画家
印象主义
写意画
中国山水画
-
描述:
漫长的世界绘画史,是无数画家潜心追求和不懈探索的结晶。在从古典推向现代的过程中,从上个世纪的古典风(即被人们称为绘画的褐色时期),到画面上五光十色的印象主义,以及从其发展趋势所导致的立体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及战后抽象表现主义的形成,到科技上资讯电子与电脑绘画的后现代前卫艺术,这既是一个不断更新发展,又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多元化格局。其中,油画风景同样经历了从审美观念到艺术实践的诸多嬗变,而艺术风格的频繁交替,又和各时期色彩观念的变化紧密相关。
-
文化潮流与艺术价值——观沙耆油画有感
-
作者:
严善錞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沙耆
艺术价值
印象派画家
后期印象派
表现主义
文化潮流
油画
-
描述:
沙耆这一名字对我来说,多少带有一点传奇的感觉.当我十多岁正式开始学画的时候,我就听一位少年宫的画友讲,他的书法老师沙孟海有一个堂弟,是一个非常杰出的画家,大概是仅有的一位与毕加索一起办过展览的中国画家.不过在那个时候,不要说沙耆,就连毕加索的伟大之处究竟在哪里,我也弄不清楚.进入大学后,我另外一位少年宫画友告诉我,他的父亲正在编一本《英汉美术词典》,其中有一个关于沙耆的词条,后来翻检得知,这位几乎为所有的近现代中国美术史著作所遗忘,并且现今仍在勤奋创作的画家,生于1918年,早年攻读于比利时国立皇家美术学院.其作品获得“优秀美术
-
时代的节拍——马奈的艺术
-
作者:
何孙谟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苦艾酒
库尔贝
伦勃朗
印象派画家
委拉斯贵支
卢佛尔宫
莫奈
当代美术
马奈
乔尔乔内
-
描述:
的画家,他应当在本世纪的历史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的确,马奈在他那艰苦、崎岖的艺术道路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足迹,他那五彩缤纷的艺术花园散发着馥郁芳香. 马奈,1832年1月23日诞生于法国,他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