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至正型元青花新认知
作者: 高培芝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产中心   青花瓷器   景德镇   中国陶瓷   承前启后   陶瓷历史  
描述: 元代是我国陶瓷历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个时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元朝政府在景德镇设立浮梁瓷局.管理景德镇瓷器的生产.使景德镇成为我国陶瓷的生产中心。其中青花瓷器的烧造.最具有划时代意义.改变了此前我国以青瓷为主流生产的特点.从此青花瓷就成为了中国陶瓷的主流!
瓷都艺坛 新秀輩出——看景德镇陶瓷工艺美术艺徒作品汇报展览
作者: 陈荐南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八十年代   江西省   青少年   发展前景   瓷都   景德镇市   工业公司   作品   工艺美术   景德镇陶瓷  
描述: 当我们迅步跨进八十年代的时候,馥郁芬芳的瓷都艺坛,百花争艳,新花盛开。新花,是景德镇青少年一代艺徒们的创作结晶,它显示着世界瞩目的“瓷器的故乡”繁花似锦的陶瓷工艺美术的美好发展前景! 人们面对簇簇
抗菌保健陶瓷材料及制品的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作者: 刘维良   李雄德   李毅坚   陈建华   来源: 中国陶瓷工业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抗菌保健陶瓷   产业发展   现状与前景  
描述: 介绍了抗菌保健陶瓷材料的作用机理,综述了国内外抗菌保健陶瓷材料及制品的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市场开发前景.
撇掉生命中的“沫”
作者: 段奇清   来源: 思维与智慧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村前   猪骨   三年五载   子龙   吉祥图案   对我说   拜师学艺   东荆河   家乡人  
描述: 家乡人管炖一锅高汤叫“熬汤”,那似乎也是一种人生的譬喻。因为许多人认为,生命的鲜美往往是“熬”出来的。那年,我迷恋上了做木工活儿,因为要念书,是不可能去拜师学艺的。但我看到良龙叔家的八仙桌,阔面,束腰,三弯腿,特别是牙板上的浮雕拐子龙,栩栩如生。两侧放两把椅子,八仙桌就如一位大儒,稳定平和。听说,这一张八仙桌是我的曾祖父当年打制的,由于曾祖父木工活儿特别出彩,名字叫存佩,因而被
留白
作者: 灵魂鸟   来源: 思维与智慧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收缩缝   工地施工   建筑结构   待人处世   前几   我在   有则   花草树木   人物肖像   收放自如  
描述: 前几年我在工地施工,知道很多建筑结构都设计有物理空间。特别是在砌护坡、铺路面时,每到一定的距离,必须留下一条收缩缝,这样可以防止因热胀冷缩发生形变后损害物体的情况发生。建筑楼群,留一块空地给花草树木
时间让人与众不同
作者: 吴晓波   来源: 思维与智慧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犀皮   继续前进   色漆   专栏文章   柴尔德   名满天下   中国经济学家   张五常   里尔克   《时代》周刊  
描述: 1902年,27岁的诗人里尔克应聘去给62岁的画家、雕塑大师罗丹当助理。在初出茅庐的诗人的猜想中,名满天下的罗丹一定过着十分浪漫、疯狂、与众不同的生活。然而,他看到的真实情景与想象中的大相径庭,罗丹竟是一个整天孤独地埋头于画室的老人。里尔克问他:"如何能够寻找到一个要素,足以表达
“高冷”不是艺术的标志
作者: 李妍婕   来源: 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朱铭   当代艺术中心   雕刻作品   前沿地带   谷文达   文化生活   展示平台   著名雕塑家   当代艺术家   隋建国  
描述: 4月11日,有"东方罗丹"之称的台湾著名雕塑家朱铭带着他的雕刻作品"人间系列"来到成都IFS广场,"上演"了一场跨越时间与空间的艺术之旅,希望让艺术走进大众,使公众在开放的空间里享受文化,感受艺术。来到IFS广场门口,记者看到许多市民簇拥在那儿,争先和一组色彩鲜艳、姿态活
皮鞋流行式样图谱及工艺简介
作者: 陈益文   来源: 四川皮革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固定套   切口   工艺简介   后帮   装饰   软面革   前帮   缝线   镶接   扣件  
描述: 11 男鞋,适合中老青年穿用的便庄,绒面或软面革,帮另加“舌盖”接缝隐于套条下,后帮趺背处装暗松紧于“舌盖”下,趺背皮条对缝成细梗条,安装饰扣件固定套绕如图。2—1 沿口,外怀三条花条皮,缝线后
明代无款牡丹图轴
作者: 石荣   来源: 四川文物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面内   画纸   写实手法   工笔重彩   雍容典雅   牡丹   前后关系   绵阳市   作品气势   容华  
描述: 该画纸本,纸呈黄色,巨幅横披,多处破碎。纵133.5,横285厘米。 画面内容为牡丹山石。作者以工笔重彩的写实手法描绘盛开的牡丹,以写意手法描绘山石及土坡。画面大部绘淡蓝、浅粉、浅黄、大红色牡丹。整幅作品气势非凡,雍容典雅,细腻逼真而又自然。叶、枝、花前后
< 1 2 3 ... 218 219 220 ... 224 225 22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