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融入自然的标本师
作者: Kaltlln   Fontana   来源: 海外星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艺术   形式表现   尼古拉费欣  
描述: 法兰克·吉尔伯特是一位艺术家,他的“画布”让人大开眼界。 动物标本制作师法兰克·吉尔伯特在工作室里摆了一头米麋鹿:他曾经为客户制作过许多麋鹿头标本,但这头麇鹿完全不同:吉尔伯特曾亲自狩猎、剥皮,不仅把头制成标本,还将整只麋鹿完整呈现。 奇妙的麋鹿标本 吉尔伯特将整头麋鹿做成标本的过程如同一场艺术创作。他先剥下鹿皮,送到当地一家鞣皮厂加工处理。生鹿皮经过清理、鞣皮,变得比较柔软,也更具延展性,可以永久保存。 吉尔伯特和妻子爱琳在加拿大卑诗省索立开了一家“皮与毛”标本制作店。当鹿皮还在鞣皮厂加工时,吉尔伯特在店里做了一个小尺寸的模型,具体呈现麋鹿生前的模样。吉尔伯特一面在心中想象,一面根据当初精确测量得来的尺寸,用保丽龙雕塑出实体大小的麋鹿模型,然后裹上一层玻璃纤维,待凝固后切开来,作为稍后量身打造的铸模。他将聚氨酯泡沫材料灌进铸模,安放了麋鹿的玻璃眼珠,调整了鹿角的位置,接着开始包覆鹿皮。吉尔伯特说,以前的做法是把皮革裹在动物的骨架上,再把填充物塞入,现在用铸模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吉尔伯特用外科手术缝合针和亚麻线开始着手包覆鹿皮。这个过程很费工夫,要花好几个星期。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