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烧成温度过高使青花泛黑泛紫的机理初探
作者: 孙国梁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呈色机理   晶体场理论   青花瓷   能级间距   晶体场分裂   分裂能   烧成温度   温度过高   配位体   过渡金属离子  
描述: 本文应用晶体场理论,阐明了过渡金属离子呈色机理,分析了烧成温度对发色离子能级间距的影响,得知过高的烧成温度造成了晶体场分裂能降低,光吸收带向长波方向移动,导致青花泛黑泛紫。这一研究,对改善青花呈色,具有指导意义。
肝肾综合征
作者: 涂本藩   来源: 普外临床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考分离   高等教育   解放思想   学生管理模式   以人为本   高校招生   学生学习   高校扩招   和谐   挖掘潜力  
描述: 肝肾综合征
新型陶瓷颜料复烧电热自动链板窑
作者: 虞雪琴   朱素琴   权衡   彭志宏   鲍善农   余瑶生   茹炳林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动电机   复烧   陶瓷颜料   自动投料   中国陶瓷   自动布料   微机控制   温度自动控制   电磁调速电机   工艺要求  
描述: 一、前言陶瓷颜料按工艺要求,需要先制成色剂及熔剂.为了使颜料呈色稳定,需将色剂与熔剂进行一次复烧,复烧后即快速冷却,然后粉磨即为成品.目前颜料复烧在国内较先进的是采用辊道复烧窑,但不能适应多种颜料的不同复烧制度的要求,无法严格控制颜料推进速度及复烧时间,特别是辊子打滑时,难定位、定量、定时加料.本研究的颜料复烧窑,除对上述缺点进行改进以外,还采用了自动投料、自动布料、自动控制温度的微机控制,是新型复烧电热自动链板式窑炉.现已正式交付生产使用,
桃花片铜红釉的着色机理
作者: 孙荆   陈显求   阮美玲   赵达峰   来源: 硅酸盐学报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显微结构   着色机理   绿苔点   桃花片铜红釉  
描述: 研究了表征桃花片铜红釉的3个特征——红釉区、绿苔点和泛绿区的化学成份和显微结构。首次通过实验揭示了桃花片铜红釉的着色剂是小于2μm的细分散的金属铜粒子;初次给出了泛绿区和绿苔点的化学成份和它们的结构特征。阐明了泛绿区是由许多含有硫化铜的微粒所引起的,而肉眼所能分辨的绿苔点实际上是一个绿色环状小圈,是该处基质玻璃釉中局部富二价铜离子而形成的。讨论了桃花片铜红釉的特殊色泽和色带形成的主要原因。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痕量钪的研究
作者: 薛建平   刘传锦   邵济才   来源: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痕量分析   石墨炉     原子吸收  
描述: 本文研究了十一种元素对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钪时产生的干扰,发现在10%HCl溶液中La、V、Mn、Ca、Zn有正干扰,Ti、Fe有负干扰。提出了铜铁试剂-氯仿萃取分离的方法,其方法简便有效。测得上海某钛白粉厂含钪废液的结果与 ICP-AES法一致。回收率在90~106%,检出限为73pg。
陶瓷纵横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进口额   景德镇   陈设瓷   研制成功   同类产品   年增长   出口额   陶瓷艺术   陶瓷原料   日本陶瓷  
描述: 一、概况据日本陶瓷输出组合统计,一九九○年度日本陶瓷总出口额为一千七百四十九亿五千五百万日元,比上一年增长15%。从各品种来看,除陈设瓷外,其它品种的出口额均比上一年有所增长。另一方面,进口总额为四百三十六亿五千三百万日元,比上一年增长36%,各品种
试议保护艺术陶瓷价值的一种新措施——景德镇艺术瓷厂新办“现代艺术陶瓷典当商行”的实践体会
作者: 刘汉文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积极作用   艺术陶瓷   艺术瓷   现代陶瓷   典当商   高利贷   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改革   保护   景德镇陶瓷  
描述: 现代艺术陶瓷典当,是在改革开放中经济发展而新起的。它是利用“典当”的职能,使之为艺术陶瓷服务,是为发展、保护艺术陶瓷的价值而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它是把过去旧社会一种高利贷典当的剥削性质,从根本上改变其为艺术陶瓷服务性质。因而,经过一些有经验的经济学家、企业家和政府领导人考察,认为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发展商品经济新形势下,可以运用它为社会主义经济服务的一种好方法。 (一) 景德镇艺术瓷厂开设的现代艺术陶瓷典当商行,是全国首先开起的第一家,它不是
青花玲珑瓷与光明瓷厂:―景德镇光明瓷厂...
作者: 张明旺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青花玲珑瓷   景德镇   工厂  
描述: 青花玲珑瓷与光明瓷厂:―景德镇光明瓷厂...
者时景德镇瓷业风俗及其它(一)
作者: 余峰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景德镇   风俗  
描述: 者时景德镇瓷业风俗及其它(一)
试论欧美文化对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影响
作者: 罗学正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东印度公司   十六世纪   御窑厂   欧洲   艺术风格   艺术家   景德镇陶瓷艺术   中西文化   十八世纪  
描述: 明清两代,景德镇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制瓷中心。大约自十六世纪以后,景德镇瓷器大量倾销到欧美市场,增进了西方世界对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的了解,广泛而又深刻地影响着欧美人民的生活和文化旨趣,促进了中西文化的双向交流。随着欧洲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中国精美的陶瓷成了王公贵族奢侈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成了富商大贾追逐发财之道的刺激剂。为了掠夺东方的财富和获取高额利润,十六世纪初,即明代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欧洲第一艘海船由葡萄牙航海家科尔沙利(Corsali)和埃姆波利(Empoli)等人率领,绕非洲好望角,穿印度洋到达中国的广
< 1 2 3 ... 39 40 41 ... 138 139 14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