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雕塑的材质分类
作者: 陈晓雨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特征   种类   运用   雕塑材质  
描述: 雕塑的发展依托于材质,只有充分认识雕塑的种类和方法才能更好地表达雕塑形象,才能进一步探索雕塑材质的潜力。
浅谈城市雕塑的发展
作者: 史金梅   连革丽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的发展   雕塑的展望   城市雕塑   公共艺术  
描述: 混凝土时代到来后,一波一波的建房热和规划热使我国建筑业越来越规范和成熟。与之一起发展的公共空间的规划也越来越规范,雕塑乃公共区域建设的亮点,每个公共区域都必然会树立一个标志性的雕塑,这既是艺术性的体现,更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文章从城市雕塑的内涵、当前城市雕塑的发展状况以及城市雕塑未来的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城市雕塑与城市景观的和谐
作者: 任怡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景观   九十年代   城市环境   城市文化   艺术家   城市规划   城市设计   城市雕塑   和谐   公共艺术  
描述: 城市雕塑是工业革命后产生的一种公共艺术形式,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城市雕塑逐渐开始发展。现在广泛运用于中国的各大城市,但由于缺乏良好的规划和高品味的审美,使得各个城市里都存在与此城市不和谐的作品。如何让城市雕塑与城市文化、经济发展、人文民俗,风情景观更加和谐,是我们现代城市进行基础建设时着重考虑的。
浅析城市公共景观中的现代雕塑
作者: 罗郸阳   罗顺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由来   发展趋势   雕塑作用   现代雕塑  
描述: 随着物质积累的极大丰富,中国的建设接受了一次有一次的洗礼,公共景观也在一次次的洗礼中磨练的更加成熟。雕塑随着公共景观的发展,逐渐成为标志性的符号,在公共景观中处于不可或缺的地位。文章探讨了雕塑的由来、雕塑在公共景观中的作用以及雕塑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高校雕塑专业实践性教学研究
作者: 许英英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校雕塑专业   实践性教学   教育研究  
描述: 高校雕塑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在教学中不能按照传统理论授课模式进行,而应加强教与学的一体化,教与练的互动性。本文通过对高校雕塑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进行探析,提出高校雕塑专业教育应体现教育的自由性、创造性和综合性学习实践能力。
城市雕塑项目实施艺术监督工作的认识与思考
作者: 蔡东驰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监督与管理   城市雕塑   公共艺术  
描述: 随着我国经济与城市的发展,城市雕塑作为城市文化的有机构成元素在城市文化符号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城市雕塑建设过程中出现了雕塑多,精品少,甚至雕塑与城市发展定位,独特的历史文化因素相违背的现象。城市雕塑盲目追求“欧化风”,“广场风”,这样的城市雕塑虽然规模宏大,但是城市雕塑往往与城市文化本位缺失。这就向我们提出了目前城市雕塑规划和管理过程中制度的缺失和滞后。本文正是结合我国当代城市雕塑的现状,谈城市雕塑管理过程中管理、评审与公众参与、推广实施与监督工作过程中艺术监督的认识。
楚文化中的凤纹在现代城市雕塑中的运用
作者: 王晖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楚文化   现代雕塑设计   凤纹  
描述: 经历了楚文化的浸润和陶冶,而楚文化中的凤已成为体现民族精神的象征。将凤图案经过直接引用、变形归纳、重组同构、适形造型等手段,与现代雕塑设计相融合,来美化我们的家园。
雕塑创作中的思考:速塑与长期作业对比
作者: 赵新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体系   写生教学   思考   基本功   艺术创作   雕塑家   艺术观念   长期作业   基础教学   现代雕塑  
描述: 雕塑艺术创作是一个速塑与长期作业结合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重体现作者的思想,应该说速塑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 雕塑艺术创作的过程应该借鉴中小学的“写生教学”,应该是从“速写”向“慢写”逐步发展。因为在雕塑创作中我们容易迷失第一感觉,所以我们的意识应该一直保持速塑的激情,手法向长期作品过度。 本科雕塑教学应该是为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当代雕塑家而提供的平台,今天的学生可能就是明天的大师,怎样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当代雕塑家所必需的综合能力,才是雕塑学习的真正目的。一直以来谈到雕塑基础的时候,大部分同学都把泥塑(尤其人体)写实能力看作最重要的基本功,这当然没错。但是,我们在学校都需要学到更多的东西,无论是古典的西方的还是民族的。那什么是21世纪雕塑家所应具有的基本功呢?怎样的学习更利于现代雕塑艺术创作呢?它与西方现代艺术产生之前的古典主义雕塑家所需的基本功有什么不同呢?首先需要回顾一下中国现代雕塑教学体系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雕塑教学体系的建立要追溯到上世纪三十年代,第一代留法雕塑家刘开渠、曾竹韶、滑田友等人带回的欧洲古典主义写实传统。五六十年代又受到前苏联现实主义艺术形态的影响。
初探铁质零件在金属焊接雕塑创作中的艺术表现
作者: 任殿斌   梁宇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零件   语言   雕塑作品   金属焊接雕塑   形体   雕塑创作  
描述: 金属焊接方式是现代雕塑中运用广泛的一种合成技法,现代的雕塑家们一般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造型方法,进行金属在空间中的组装与结合。这种独有的艺术形式也逐渐成为雕塑艺术一种表达形式的延伸。同时金属焊接也属于"集合艺术",融合各类的金属物品于其内,表现另一种审美张力和雕塑艺术于一体,如不同的金属废旧零件,经过艺术家的精心思考和选择,通过焊接构成相应的造型,和焊点的保留,产生独特的加工操作肌理,其废物再利用的特性,也显示出艺术家特有的聪慧。同时也使雕塑作品体现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观赏性。其中铁质零件就是金属焊接雕塑创作必不可少的材料。
雕塑小品与小区文化景观建设
作者: 蔡丽娟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区文化   雕塑小品   城市建设  
描述: 早期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往往被简单地理解为绿化设计,景观布置也以园艺绿化为主。景观规划设计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往往成为建筑设计的附属,常常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未经深入设计的环境效果难免不尽人意。城市人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花费在住区中,居住区环境景观质量已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心理、生理以及精神生活。在人们活动的步行道、广场、休息观景的空间中,创造性地设计能赋予空间一定的特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1 2 3 ... 1841 1842 1843 ... 1848 1849 185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