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1295 条
-
煤气窑的废热利用——热管换热器应用试验
-
作者:
张士平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燃烧热
烧成窑炉
回收废热
热管换热器
陶瓷器
废烟气
煤气窑
煤气燃烧
蓄热室
烟囱
-
描述:
现在,在濑户地区约有1000座煤气窑在运行。关于废热的利用,把烧成后窑的蓄热用风机引出作为热风用于干燥的企业,仅仅是少数。而利用从烟囱排出的废烟气热能的企业更不多。如果把丁烷的燃烧热作为100%,在陶瓷器烧成窑炉中,从烟囱向外排出的废烟气热能就占35~45%。使用0.5米~3的试验用煤气窑,设置蓄热室和热管换热器两个装置,进行了尽可能多地回收废热的试验。煤气燃烧后的产物,
-
“哥特式”建筑之兴起
-
作者:
崔宗玮
来源:
中国天主教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修道院
巴黎圣母院
重要地位
建筑史
哥特式教堂
十九世纪
哥特式建筑
哥特人
民用建筑
十五世纪
-
描述:
(一) 世人每以为“哥特式”建筑仅包括各大城市中主教座堂(Cathedral),其实为数众多之一般教堂(Church),修道院(Abbey),小堂(Cbapel),甚至于民用建筑,亦属“哥特式”珍品。雕塑、绘画、家具、纺织品、器皿、彩色玻璃等方面,亦有“哥特式”存在。此一切,在世界艺术历史内占重要地位,为人类智慧之结晶品。本文就“哥特式”之兴起,从建筑史方面作一介绍。“哥特式”(Gothic)一词大约产生于公元第十世纪,意为“属于哥特人者”,盖公元第五世纪后,欧洲之东北部(比利时、荷兰、德国、波罗的海海滨)有哥特民族蕃息。文化甚为落后,与灿烂之希腊、罗马文化实无法比较。但自八世纪查理曼帝国建立后,欧洲政治中心北移,哥特民族逐渐强大,于是多次由北向南侵袭,
-
细颗粒匣钵研制成功
-
作者:
水齐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烧成
生产技术
研制成功
匣钵
使用性能
景德镇市
陶瓷制品
器型结构
细颗粒
骨料粒度
-
描述:
为了适应陶瓷烧成节能和提高陶瓷制品装烧质量的需要,景德镇市匣钵厂最近研制成功高铝—堇青石质细颗粒匣钵。该匣钵立足于景德镇市匣钵厂现有生产技术和装备条件,采用较细骨料粒度(
-
亮白银水
-
作者:
王永生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呈色
化工厂
内销
试验
白银
景德镇市
装饰
研制
新产品
陶瓷产品
-
描述:
为改变景德镇市内销瓷长期以来无金装饰的状况,满足国内人民对陶瓷产品装饰要求不断提高的需要,景德镇市瓷用化工厂经过二年时间的反复试验,成功地研制出新产品——亮白银水。该新产品呈银白色,其光泽、呈色接近
-
辽宁锦州市张扛村辽墓发掘报告
-
作者:
刘谦
来源:
考古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锦州市
出土器物
景德镇
平面
陶瓷器
辽代
辽墓
石棺
契丹人
墓葬形制
-
描述:
张扛村位于锦州市锦县沈家台公社张扛村。墓葬区西临小凌河,东接起伏的丘陵。1960年春该村的生产队在墓葬区一带开山种植果树,发现了墓葬。经报省、市文化局批准,结合市文物训练班实习而进行清理发掘,第一批墓葬计四座,于八月初开始,至八月十四日结束(图一、二)。一号墓位于墓区下排的东端,在发掘之前,地面散布着零星的碎砖,大都是辽代建筑用材,为了弄清地下的遗存,开了一个2×4米的探方,在探方北部发现了墓道,在挖去墓顶封土
-
景德镇陶瓷管理体制势在必改
-
作者:
陈宪
敖惠成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工业经济)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技术改造
具体问题
陶瓷生产
管理体制
解决问题
专业化生产
联合公司
工业公司
科研设计单位
景德镇陶瓷工业
-
描述:
素有“瓷都”之誉的景德镇市,是我国陶瓷工业的主要基地之一。三十多年来,景德镇陶瓷工业的发展,经历了一条曲折、坎坷的道路。总的看来,成绩很大,问题颇多;经验不少,教训很深。在当前的经济体制改革中,认真分析景瓷的现状,找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于进一步促进景瓷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景德镇陶瓷管理体制势在必改
-
作者:
陈宪
敖惠成
来源:
当代财经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技术改造
具体问题
陶瓷生产
管理体制
解决问题
专业化生产
联合公司
工业公司
科研设计单位
景德镇陶瓷工业
-
描述:
素有“瓷都”之誉的景德镇市,是我国陶瓷工业的主要基地之一。三十多年来,景德镇陶瓷工业的发展,经历了一条曲折、坎坷的道路。总的看来,成绩很大,问题颇多;经验不少,教训很深。在当前的经济体制改革中,认真分析景瓷的现状,找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于进一步促进景瓷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赵紫阳总理到我市实地考察——赵总理在景德镇市考察时说,让景德镇这个老瓷业基地大放光辉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技术改造
江西铜业公司
实地考察
江西省
总理
紫阳
景德镇市
贵溪冶炼厂
瓷业
景德镇陶瓷工业
-
描述:
据新华社、《江西日报》九月十七日报道:国务院总理赵紫阳于九月七日晨从安徽到达江西省景德镇市。他随即由中共江西省委第一书记白栋材,省委书记、省长赵增益陪同,实地考察了景德镇市人民瓷厂、景德镇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和昌河机械厂,接着到贵溪县察看了江西铜业公司贵溪冶炼厂的建设情况。他还到南昌市考察了江西洪都袜厂、南昌针织内衣一厂,参观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赵紫阳在景德镇市考察时,了解了景德镇这个老瓷业基地进行技术改造的情况。当他
-
喜看二届“百花奖”有感
-
作者:
张松涛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评选活动
开发新品种
景德镇
相结合
创作活动
日用陶瓷
装饰
工艺美术品
陶瓷美术
美术作品
-
描述:
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三日,景德镇召开了第二届陶瓷美术百花奖创作评比大会。我有机会参加了这届评选活动。在数天的工作中,学了一些东西,受到了很大启发和教益。作为陶瓷美术界中的一名老兵,想对这届陶瓷美术百花奖创作之品,谈点感受、建议、愿与专业设计和组织管理部门同志一道探讨、研究。一、“百花奖”是广泛调动陶瓷技艺人员创作积极性的好方式开展陶瓷美术作品创新的评选活动,在景德镇地区陶瓷工艺美术行业中已是第二次了。据有些同志介绍,按照陶瓷工艺美术品特点,运用“百花奖”形式,开展创作活动,效果很好,有力调动了陶瓷技艺人员的创作热情。这届陶瓷美术作品,
-
介绍我系馆藏宋元明清的几件瓷器
-
作者:
李立新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话传说
景德镇
宋元明清
牡丹
馆藏
胎骨
釉色
我国古代
弦纹
瓷器
-
描述:
一、宋景德镇窑影青荷花暗花碗碗口径19.4,高7厘米。葵口,矮圈足。碗心牡丹纹。内壁牡丹纹三朵。叶纹系用篾齿工具划作,笔划流畅,花却娇嫩肥硕可爱。外壁无纹。底部露胎,胎骨釉均较薄。釉色白中显青,莹润光洁。二、宋景德镇湖田窑影青暗花碗(一式二件) 碗口径20.3,高7厘米。喇叭口,斜腹壁。矮足,圈内呈凹突状,平涩无釉,系烧造时,陈放垫饼处。碗心划花叶纹。碗内壁划神话传说:吴刚伐月中桂纹两组。我国古代人民传说月中有桂,树下有一人叫吴刚,常时砍之,树创随合,至今仍传说于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