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1326 条
-
莆田铜铸胎掐丝珐琅传统技艺
-
作者:
林成彬
来源:
艺苑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科学
历史名人
环境创造
重大事件
艺术形式
雕塑艺术
视觉造型艺术
艺术氛围
-
描述:
铜铸胎掐丝珐琅又名景泰蓝,是我国传统手工艺术品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其造型典雅优美,色彩鲜艳夺目,图案华丽多姿,品类品种繁多;其工艺程序繁多,要经过设计、雕塑、翻模、铸胎、掐丝、烧焊、点蓝、磨光、錾刻、鎏金等流程,共30多道精湛手工技艺工序,正所谓“一件珐琅百日工”。景泰蓝采用天然矿物质、紫铜、黄金为原材料,凝聚美术、雕塑、镶
-
浅谈音乐会双钢琴调律技巧
-
作者:
吴俊琦
来源:
艺苑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双钢琴演奏
调律
技巧
-
描述:
音乐会双钢琴演奏要求音律谐和纯正柔美、音准稳定以及音质音色统一,除了演奏者技术的娴熟配合,调律师的细致工作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调律工作虽然艰巨细致、具有较大挑战性,但只要方法得当,持之以恒,把调律当作"雕塑声音"的艺术创作,还是可以圆满完成任务的。
-
“群像”的意义——筇竹寺五百罗汉像的考察研究之一
-
作者:
刘柒否
来源:
艺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黎广修
整体
五百罗汉像
群像
筇竹寺
-
描述:
筇竹寺五百罗汉像是雕塑家在群像观念的指导下完成的。群像并不一定非要有庞大的数量,而是多个个体形象能够融合在一个整体当中;由个体间的互动组成一个或多个组群,并且可以作为整体而存在。这就必然要求整体作品有主次之分,而非简单的排列。正因如此,筇竹寺五百罗汉像便打破了寺院中五百罗汉像简单排列的千年传统,这便使得筇竹寺五百罗汉像在五百罗汉像塑造的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在对筇竹寺五百罗汉像的考察研究中,可以揭示雕塑家群像观念的形成及其意义。
-
雕塑与环境——谈环境雕塑设计
-
作者:
苏立群
来源:
艺苑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黎广修
整体
五百罗汉像
群像
筇竹寺
-
描述:
雕塑与环境——谈环境雕塑设计
-
“西方剪纸”艺术的审视与思考——解读“隐形现实:沙多·宾大维雕塑展”
-
作者:
蔡恭亦
来源:
艺苑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设计学
以色列
剪纸
美林
艺术家
解读
思考
雕塑公园
作品
审视
-
描述:
每一位去过英国美林雕塑公园的人,无不被那些独具匠心、鬼斧神工的雕塑作品所震撼。其中,有一组类似于中国剪纸的雕塑更是美林雕塑公园的一大亮点。尤其是对于第一次到美林公园的中国人来说,更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种感觉,让人不由联想到,这些作品莫非出自于华人之手?答案是否定的,作者是英籍以色列艺术家——沙多·宾大维(Zadok Ben-David)。
-
狂飚深处的宁静:再论雕像《拉奥孔》中外在紧张与内在平静之间的不相配
-
作者:
魏毅东
来源:
艺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拉奥孔》
造型艺术
雕塑
-
描述:
群雕《拉奥孔》作为希腊化时期重要的作品,一直备受重视和争论。其中引起的最大争议就是雕塑中拉奥孔等人的外在的激烈与内在的平静之间的冲突。文章从古代希腊艺术的一般特征出发,对此提出新的观点,认为它显示了新旧交替时代特有的深沉和信仰上的缺失。
-
谈装饰雕塑
-
作者:
王宏
来源:
艺苑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工艺美术
工艺性
形式美
装饰美
装饰意味
装饰性
装饰雕塑
装饰艺术
适应性
建筑装饰
-
描述:
谈装饰雕塑
-
立体构成与抽象雕塑
-
作者:
杨雪
来源:
艺苑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工艺美术
工艺性
形式美
装饰美
装饰意味
装饰性
装饰雕塑
装饰艺术
适应性
建筑装饰
-
描述:
立体构成与抽象雕塑
-
被魔幻了的现实:写在“幻景:曦城·全国高等美术院校应届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2008展”的边上
-
作者:
王晓松
来源:
艺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市场
魔幻
雕塑作品
艺术理念
高等美术院校
进化论
现实世界
应届毕业生
-
描述:
达尔文诞辰200周年和《进化论》发表150周年的时候,正遇到全球化下人们共同疯狂的节骨眼上,多变的现实生活真如一个大剧场。在这场大戏中,艺术市场的随波逐流或推波助澜与艺术理念上的积极回应或冷眼旁观
-
绽放于理想与现实之间——旅德艺术家林一征软雕塑艺术解读
-
作者:
张永海
来源:
艺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述结构
不稳定性
现代工业文明
不确定性
表述方式
艺术家
解读
作品
塑料制品
理想与现实
-
描述:
当今时代,人们看待世界的观念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尤其在文化和艺术领域,叙述结构的统一性、稳定性、均衡性、渐进性和封闭性日趋丧失了说服力和约束力,继之而来的是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以及断裂与突变现象的广泛蔓延,致使各艺术门类领地间的传统分界线因此而模糊,并交叉重叠,从中又生成新的结构和秩序以及新的表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