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12199 条
-
抽象:走向心灵的魔术:读何铁生油画
-
作者:
远人
来源:
海燕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走向
具象
抽象绘画
艺术家
现代艺术
魔术
抽象艺术
抽象主义
心灵
油画
-
描述:
认识何铁生是因为他的诗集《亚细亚荒原》。在那本诗集的作者介绍中,有这么几句引起了我的注意,……主攻现代绘画,以油画、丙稀、黑白画等形式表现……人在现代都市中的惶惑、孤独和反思。这几句介绍非常简单,但它提供了让我意外的信息,这个写得一手好诗的诗人
-
蓝镜头
-
作者:
暂无
来源:
海洋世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胡锦涛
青岛海域
反潜直升机
检阅
中国海军
镜头
导弹护卫舰
救护
-
描述:
2009年4月23日,中国海军新型舰艇和飞机在青岛海域举行隆重的海上分列式和阅兵式,接受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检阅。当反潜直升机、救护直升机编队临空,伴随着导弹护卫舰兵力群接受检阅时,3架救护直升机拉着五彩缤纷的彩带,在大海蓝天大放异彩!
-
寻觅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
作者:
郭贤坤
来源:
海洋世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武帝
史料记载
秦始皇
战国
传说
海上
-
描述:
蓬莱、方丈、瀛洲是古史传说中三座神秘的海岛,这里为神仙所居,因此被称为三神山。相传三神山山形如壶,故又称三壶山或蓬壶。据相关史料记载:战国时的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以及秦始皇等都曾遣人寻此神仙之地;汉文帝、汉武帝更是倾一国之力寻访神仙与不死之药,而这神秘的三神山却总是可闻而不可见。因此,千百年来在神仙术与不死之药的诱惑下,茫茫大海之中总不乏访求者的身影,而在希望与失望之间,又总会激起人们无尽的遐想与憧憬。三神山的影响似乎远不止于此,从两汉到明清,小说、诗歌、散文、雕塑、绘画、音乐、戏剧,几乎所有的艺术形式,都有以三神山为表现内容的作品闻世。那么,三神山究竟是传说还是真实存在的呢?如果是真实存在的,那它们又在何处呢?
-
潘静油画作品
-
作者:
暂无
来源: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阳光
月山
正午
蒙山
作品
油画
-
描述:
潘静油画作品
-
网页设计与制作研究
-
作者:
张明月
来源: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事件
动态网页
网站
静态网页
超级链接
表单
行为
-
描述:
如今的互联网正如火如荼地发展着。伴随着上网人数的增长,网络技术应用特别是网页制作技术得到了很多的人的青睐,网页制作软件Dreamweaver是使用最为广泛,也是最为优秀的可视化网页设计工具。在Dreamweaver中,使用表格、层、框架、布局视图和布局工具作网页排版,使用表单、超级链接制作交互网页。在网页中插入图形和图像,插入Flash动画,使网页图文并茂,五彩缤纷。
-
明末清初瓷器中的红拂故事
-
作者:
刘明杉
来源:
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年士子
明末清初
女扮男装
张氏
李世民
杨素
故事
私奔
青花
瓷器
-
描述:
在明末清初的人物纹瓷器上,很多表现的是当时盛演的戏剧故事,其中红拂故事纹流传较广。品种以青花为主,也有五彩瓷。在器型中既有文人青睐的笔筒等书案文玩,又有筒瓶、棒槌瓶等大件的厅堂陈列瓷。
-
西厢多少事 尽在古瓷中
-
作者:
刘明杉
来源:
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厢记
张生
崔莺莺
红娘
康熙
上海博物馆
釉里红
明清之际
故事
青花
-
描述:
明清之际通俗文学盛行,除小说创作活跃外,杂剧《西厢记》注家风靡一时,成为社会各阶层喜爱的畅销书。受《西厢记》绣像版本的影响,清初以《西厢记》故事为主题纹饰的瓷器也很流行。《西厢记》最早源于唐元稹的传奇《会真记》,又名《莺莺传》。原作剧情是书生张珙与同时寓居普救寺的已故相国之
-
传承与拓展:新中国60年美术之路(下)
-
作者:
易晴
来源:
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性话语
三十年
新时期
美术新潮
现实主义
新中国
中央美术学院
现代主义
中国美术史
美术史学
-
描述:
易晴: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创作在新中国雕塑史上占据怎样特殊的地位?殷双喜(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副主编):1951年至1958年,以梁思成、刘开渠、滑田友、王临乙、曾竹韶、萧传玖等人为主体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创作群体,在
-
记录文化的空间符号:雕塑大展“中国姿态”侧记
-
作者:
林琳
来源:
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记录文化
民族文化
姿态
造型艺术
作品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公元前
符号
-
描述:
雕塑是一种相对永久性的艺术,古代许多事物经过历史长河的冲刷已荡然无存,历代的雕塑遗产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人类形象的代言,人们借雕塑这一造型艺术得以见证往昔,也得以认知当下。
-
民国诗人雕塑家 李金发
-
作者:
刘礼宾
来源:
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特征
民国
客家人
艺术家
诗歌创作
雕塑家
李金发
两个问题
孙中山
林风眠
-
描述:
李金发,广东梅县人,客家人。他的父亲李焕章家教甚严,尽管其家庭颇为富足,但是仍然十分节俭,李金发的童年就是在了无生趣之中度过的。这样的童年生活导致了他一方面继承了客家人自强不息的生存意识,刻苦勤奋、节俭自律,一方面,也在他身上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