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1081 条
-
隧道窑的余热利用
-
作者:
齐齐哈尔
瞿焕章
来源:
河北陶瓷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干燥室
隧道窑烧成
燃料消耗
冷却带
预热带
余热利用
热效率
烧成带
热量
半成品
-
描述:
隧道窑烧成用煤约占生产全部煤耗的50~60%,地炕干燥耗煤约占生产全部耗煤的40~50%。黑龙江省现有9条烧缸隧道窑,每条日耗煤6~10吨,与每条窑配套的半成品干燥室约4000~5000m~2,日耗煤6~9吨。年产量15~20万件缸和15~20万件杂件;全年总耗煤量5000~6000吨;燃料消耗约占民用缸成本的20~25%。隧道窑热效率20~35%;地炕干燥室的热效率占10~20%,每公斤半成品耗热约600~800千卡/小时,而实际用于蒸发水份和加热半成品热量只有100~135千卡/公斤·小时。所以窑炉70~80的热量和地炕80~90%的热量都白白损失掉,不但浪费了国家的大量燃
-
当代日用陶瓷工业生产技术水平概述
-
作者:
河北省陶瓷工业科技情报站
来源:
河北陶瓷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厂
隧道窑
国外
意大利
日用瓷
唐山
日本
英国
生产技术水平
日用陶瓷工业
-
描述:
一、各国产销情况我国是当今世界上日用陶瓷产量最大的国家。1980年我国产瓷34.56亿件,日本24.02亿件,苏联11.5亿件,英国5.6亿件,西德4亿件,法国3亿件。出口数量我国也占第一。我国陶瓷职工人数最多,36万人。日本4.7万人,英国3万人,西德不足3万。我国劳动生产率在主要产瓷国中是最低的,我国1276,日本12700,英国9000,美国21600,西德20300(均为美元/人年) 我国日用陶瓷出口金额,十年来占世界第五位。80年日本5.5亿美元,西德3.7亿美元,英国3.67亿美元,意大利2.29亿美元,我国大陆各省1.47亿美元,台湾省2.04亿美
-
日本陶瓷工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作者:
河北
刘可栋
来源:
河北陶瓷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粘土瓦
隧道窑
装饰技术
机械强度
陈设瓷
趋势
面砖
马赛克
外墙砖
销售量
-
描述:
一、销售动态厨房及饮食用品,直至76年是上升的趋势,其后,即趋于停滞状态,第二次石油危机之后,除餐具外的出口率大为跌落。玩具、陈设品,大致是好的趋势,78年以后出口量也已停滞。面砖类的销售量,除74~76年之外是上升的,但由于对北美、澳大利亚、西德出口的马赛克量下跌,76年的出口率下降。不过国内用的外墙砖受到好评,色砖,无釉砖的开始使用,颇足以寄予希望。随着质量的提高,寒冷地带的住宅以及大建筑物的能够普及应用,是构成好趋势的主因。81年以后由于建筑户数的减少有可能下跌。粘土瓦除北海道之外,全国各县均有生产,成长为1500亿日元的大工业。房顶
-
北齐雕塑艺术的宝库--响堂寺石窟
-
作者:
马忠理
李喜红
来源:
河北学刊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窟
-
描述:
响堂寺石窟,位于邯郸市的峰峰矿区,分南北两处。南响堂寺石窟,在临水公社纸坊村西北、滏阳河左岸的鼓山之阳,西南与古“磁州窑” 的“彭城镇”相望;北响堂寺石窟,在和村公社东庄村正东、董家庄东北的鼓山天宫庙峰的山腰,西北隔洺河与武安县磁山村著名的“磁山文化遗址”相望。两处石窟相距三十里。 两处石窟皆始建于北齐(公元550—577年),隋唐至明,又有续凿。现存共16个洞窟,大小造像四千三百余尊。两处石窟是研究我国古代佛教石窟雕塑艺术、古代建筑和书法的宝库之一。
-
DDZ—1型仪表在隧道窑上的应用
-
作者:
田德全
来源:
河北冶金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隧道窑
冷却带
仪表
调节器
电子电位差计
烧成带
调节系统
排烟机
重油
压力自动调节
-
描述:
亦有所提高,扩大了制品的品种,减轻了操作工人的体力劳动,基本上有效地控制了空气污染。隧道窑系采用DDZ—1型仪表,对予热带压力、冷却带压力、热风压力、燃料
-
卫生瓷煤烧 隔焰隧道窑
-
作者:
刘登峰
来源:
河南科技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卫生瓷
生产成本
倒焰窑
质量合格率
操作条件
煤烧
明焰隧道窑
新安县
河南省
隔焰隧道窑
-
描述:
的劳动强度,改变了工作环境,改善了操作条件,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卫生瓷煤烧隔焰隧道窑质量合格率大于90%,比现有的倒焰窑高1%~3%,比明焰隧道窑高2%~3%,一级品大于50%。
-
试谈狄更斯的浪漫主义倾向
-
作者:
吕伟民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狄更斯
巴尔扎克
浪漫色彩
现实主义作家
浪漫主义倾向
大法官庭
荒凉山庄
雾笼罩
大卫
郝薇香
-
描述:
狄更斯是以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闻名的,但在他的作品中,却往往可以发现一些与一般现实主义作家不同的风格。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试先作一个比较。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有一个著名的开头。为了交待环境背景,巴尔扎克不厌其烦地把书中主人公活动的主要场所“伏盖公寓”详细描写了一番,从座落的位置、周围的环境,房子的外观,室内的陈设,一直到女房主的打扮,他都丝毫毕现地描绘下来,恰象在我们面前展开了一幅工笔的现实主义风景画。虽然有冗长、繁琐之嫌,但这段精确的描写却活现出了巴黎下层小资产阶级社会酸腐、破败的景象,为各式各样野心家、破落商人、势利小人的出场定下了基调。在《荒凉山庄》中,狄更斯也做了一个精彩的
-
《红楼梦插图》
-
作者:
述闻
来源:
红楼梦学刊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典名著
插图
乾隆
出版社
石印
工笔画
红楼梦
不同版本
写真
木刻
-
描述:
为《红楼梦》这部伟大的古典名著插图,是自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问世时开始的。此后二百余年间,中外出版的各种不同版本《红楼梦》,大都附有木刻绣像或故事图。清末著名工笔画家王钊的《红楼梦写真》,就是其中之一。据一粟《红楼梦书录》记载,《红楼梦写真》所绘《红楼梦》第一至三十二回,六十四幅,云声雨梦楼石印本一册,首有汪厚卿、蔡晋伯、刘豁
-
重庆长江大桥桥头雕塑
-
作者:
暂无
来源:
人民画报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黄宾虹
文心
南京师范学院
熊秉明
法兰西学院
中国美术家协会
纸本
吴为山
中国美术馆
中国国家画院
-
描述:
重庆长江大桥桥头雕塑
-
探索与前进——试评交响组曲《油画五帧》
-
作者:
叶纯之
来源:
人民音乐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核心音调
作曲家
交响音乐
主题
李斯特
交响组曲
作品
拉赫玛尼诺夫
创作素材
油画
-
描述:
因绘画而获得灵感写出了乐曲,在西方似乎并不罕见,举例来说就有莫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李斯特的《匈奴之战》和拉赫玛尼诺夫的《死亡之岛》,这些都是相当成功的杰作。但在我国年轻的交响音乐中,以绘画为创作素材的作品却是鲜见的。今年出现于第十届“上海之春”的交响组曲《油画五帧》(马友道作曲),以其清新的音调、绚丽的色彩和美妙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