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我的艺术观
作者: 宋海东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影机   超认知   时间空间   超感知   体量   批评标准   生活背景   空间展开  
描述: 艺术是人类的语言,是对文字所不能及的那种感知、认知、超感知和超认知状态的体验。然而,眼光远大的作家并没满足于此,他们一生的钟点更多地投入苦闷、烦恼、徬徨……艺术给他们带来了新的障碍,新的隔阂,尽管它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直到今天始终在不停顿地新旧交替。
建立心灵感悟的世界
作者: 周雷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使人   思想意识   戏剧艺术   外界事物   艺术创造   参与感   心灵感悟   中所   康定斯基   磨加工  
描述: 人总是希望被理解、多交流,为此,艺术家谋求与每一颗心灵的沟通和整体的参与感,凭借那些符号般的、抽象的或者是纯形式的创作……原始人把石块打磨加工制成各种劳动工具,以求得对大自然更多的索取和占有。这有意识的创造使石头自身的价值体现出崭新的含义,人类最原始的思想和意志就凝固在那里面。任何外界事物只是在人有意识地赋予它意义时,才会有意义,换言之,唯有被人的思想意识所注入,并能显现出人主观意志的客观事物,才是有意义的。而艺术家从中所要摄取的是脱离一切功利实用目的的最纯粹的精神的精华,由此建
中国绘画发展的历史规律性
作者: 杨成寅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传统绘画   西方绘画   中国画家   以形传神   内在精神   中西绘画   现代派绘画   中国绘画   形与神   以形写神  
描述: (一) 世界各国的绘画都有一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世界绘画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从追求形似开始,经过形神平衡的阶段,而达于形神兼备、以神为主的高度。这是绘画和雕塑的发展的不可违抗的客观规律。中国传统绘画是按照这个规律发展的,西方绘画也是按照这个规律发展的。中国传统绘画,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到晋以前,都是以“存形”为主要追求目标。把远古绘画的形象的不似看成是有意的创造,是不合实际的猜测。相传三国时,吴帝孙权有一次命画家曹不兴作画,这位画家酒后糊涂,不慎将一点墨汁滴
中国古代艺术中的枭类题材研究
作者: 刘敦愿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古代艺术   出土资料   文化期   商周时期   迷信思想   商代晚期   西周初期   西汉晚期   宗教崇拜   兽面  
描述: 枭类俗称猫头鹰,古名鸱鸮,也简称为鸮或鸱。在中国,长期以来,曾被认为是形貌与声音都很丑恶的不祥之鸟,因而表现在古代花鸟画方面,从不见描写;陶瓷、刺绣等工艺品与民间艺术品,也不用作纹样母题;到了近代,尽管科学研究证明枭类是捕鼠能手,是应加保护的一种益鸟,而传统的迷信思想,至今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随着考古事业的发展,日益丰富起来了的地下出土资料,改变了人们的观感,证明在更古远的一些岁月里,事实却不是这样,在公元前第二个千纪的后半叶,在商代晚期(殷墟文化期)以及西周初期的艺术品中,枭类题材是很盛行的,无论是写实的雕塑艺术品,还是以青铜器为主体的一些装饰艺术品,大多是制作精工而造
鲁迅气质的探索
作者: 沈文强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肖像雕塑   过去   表达   鲁迅   美展   雕塑造型   题材选择   创作   简单化   人物个性  
描述: 长时期来,塑造鲁迅的雕塑不少。我这次为全国美展创作选择塑鲁迅像,开始也有点顾虑,考虑到鲁迅肖像雕塑过去已经很多,题材选择就不新鲜,此外大家熟悉鲁迅,要求高,不容易做。曾几次想放弃,但是,塑鲁迅像,我自己还有自己
若有人兮山之阿
作者: 许叔阳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鬼   雕塑语言   感受   造型性   空间   古代神话   形体   题材   屈原   造型手段  
描述: 关于《山鬼》的创作,简单地说,我只是想通过我熟悉的雕塑语言、形体、空间,线条等等造型手段,来表达我对屈原诗篇的感受,创造“九歌”中诗的意境和情趣,塑造山鬼的美的形象。表现古代神话题材和表现生活题材一样,都有赖作者对题材的深刻感受和出自内心的创作激
形式感和群众观
作者: 沙志迪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式主义   建筑物   形式美   形式感   不可能   形势   艺术形式   作品   城市雕塑   纪念性雕塑  
描述: 一件雕塑作品如果只有较好的内容而没有具有感染人的艺术形式,它就不可能拨动人们的心弦。以前,由于极“左”路线的干扰,形式主义帽子满天飞,在那种形势下不可能去探讨形式美的课题,所以,只有在现在这样大好形势下才能提
怀念我的老师周轻鼎先生
作者: 傅维安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终身事业   上海动物园   求进步   一九   上海美专   抒怀诗   师周   穷途哭   丁正献   动物雕塑  
描述: 一九八三年一月,刚为周先生的《动物雕塑选》写完序,序的末尾还是这样写着:'现在,周先生虽已年近九旬,但仍然是精神矍烁、筋骨强健,继续地在艺术的园圃里勤苦耕耘。'岂料距此不到两年,一声霹雳,我的先生突然因病谢世了。二十余年相随的情景刹时间一幕幕涌到了眼前。我跟髓周先生学艺始于一九五九年,那年学院为贯彻党的'双百'方针,决定给有成就的老先
关于形式的多样化
作者: 王卓予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流派   多样化   传统   形式风格   表现形式   当今世界   雕塑家   个人风格   雕塑艺术   概念  
描述: 当今世界的雕塑,各种流派竞相争艳,比起上个世纪,形式风格千变万化,有的甚至超出了雕塑的传统概念。我国雕塑家冲破了几十年“左”的束缚,打开门窗,重新看见了世界雕塑艺术令人眼花缭乱的景象,也开始了各种形式的探索。六
美好的回忆
作者: 苏燕生   来源: 中国民兵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永定河   演习   连长   农业大学   中学生   五彩缤纷   紧张感   生活情趣   口令   遭遇战  
描述: 虽然,二十一度寒暑已经在校园易逝,1964年7月北京农业大学和三十四中学之间展开的陆军遭遇战演习的烽烟早已散尽,我们这些当年的“红军”、“蓝军”战士,如今有的已经当上了真正的团长、师长,或者工程师、教授,但是,那次紧张而有意义的军事夏令营活动,在我记忆的海洋中还常常激起五彩缤纷的浪花。这浪花,燃烧着青春的火焰,充满着炽热的情感,激荡着美好的生活情趣。习惯便步走却不会“便步——走”平时自由散慢惯了的中学生,听说要过军事化生活,个个都觉得新奇而又紧张。
< 1 2 3 ... 9 10 11 ... 123 124 12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