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2792 条
-
话说《四书》
-
作者:
丁辛百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学之道
四书
中庸
论语
朱熹
子思
季氏
孟子
孔子弟子
武夷山
-
描述:
一天,我到书店,在中华书局栏下,看到有朱熹注的《四书章句集注》,因刚从武夷山归来,和作者很有缘分,就从书架上拿下来一看,原是诸子集成的80年代的老版本的第二次印刷。我原有此书,后来不知何时不翼而飞,于是就买了回来。 朱熹是安徽婺源人,因婺水绕城而流而得名,晋时属新安郡,他写的书常署新安朱熹。宋时改为徽州,州治设在歙县,后来又把婺源划归为江西,一直到今。 他父亲朱松,任吏部郎时,秦桧掌政与金议和,松上章极言其不可,桧怒,贬松出知饶州,松愤而弃官,到闽北建瓯筑屋教子,就把希望寄托在朱熹身上。不料就在朱熹还未满14岁时,便一病不起,乃写信把朱熹托付给好友刘子羽,让朱熹认子羽为义父,等到子羽赶来,朱松已不能言,看了他的遗书,松已闭目而去。 刘子羽本是一位难得的大将之才,有胆有识,有深谋远见,《宋史》有传。因他主战,秦桧乃讽谏官,把他罢免了,他遂弃官归里,以教子为业。子羽很了解朱松,两袖清风,一贫如洗,便把朱熹及其母带到五夫里(崇安县的一个小镇,今属武夷山市),就在武夷山下九曲溪旁,购屋五间,安排朱熹母子居住,并供应他们母子之所需。后来子羽写信给朱松的好友刘致中时提到他们母子的生活:“于绯溪得屋五间,器用完备,又于七仓前得地可以树(种粮),有圃可以蔬(种菜)有池可鱼(打鱼)。
-
“九龙攒珠”与江西移民者的开拓―巢湖北岸移民村落考察报告
-
作者:
张靖华
郭华瑜
来源:
农业考古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村落
九龙
巢湖地区
移民
农业生产
湖北
江西
长江中下游地区
-
描述:
以东的移民者,多自称故乡来自“瓦屑坝”(1),这些移民者分布在安庆、池州等广阔地域。而来自南昌周边的移民者数量相对较少,从目前发现的村落来看,以巢湖北岸最为集中。这部分移民者来自的地区也并不完全相同,如黄家疃:“黄氏始祖,由江...
-
释道璨年谱简编
-
作者:
黃錦君
来源:
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十年
江南
南康
住持
宋史
阿育王
江西
皮山
参知政事
二十年
-
描述:
释道璨(1213—1271),号无文,俗姓陶,江西豫章(今江西南昌)人。父陶跃,母吴氏。道璨天资聪颖,早从儒业,曾在白鹿洞书院师从名儒汤巾。后因科场不利,转而从释氏,有声丛林。曾入主江西饶州荐福寺、庐山开先寺等,咸淳七年卒,年五十八。著述有
-
居大不易白乐天
-
作者:
李国文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初三年级)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空间
白居易
著作郎
文学
贞元
元和十年
顾况
长安
公元
生存环境
-
描述:
公元789年(贞元五年),白居易18岁,随父在衢州任上。这一年,著作郎顾况"坐诗语调谑,贬饶州司户",路过此地,时为文学青年的白居易,抱着一腔热诚,到他的下榻处,登门求见。于是,遂有了白居易受到顾况赏识的这段佳话
-
读者来信摘登
-
作者:
暂无
来源:
炎黄春秋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
梅尧臣
吕夷简
毛泽东
读者来信
实际购买力
写文章
中国人民
叶梦得
范仲淹
-
描述:
拜读贵刊2011年第5期彭国翔先生的文章——《如何理解"尊孔读经":与杨继绳先生商榷》,文中似有一处瑕疵。第41页倒数9行中的"《灵鸟赋》"当作"《灵乌赋》"。据宋代叶梦得的《石林燕语》:"范文正(按:即范仲淹)始以献‘百官图’讥切吕相(按:指吕夷简),坐贬饶州。梅圣俞(按:即梅尧臣)时官旁郡,作《灵乌赋》以寄,公以作赋报之。"梅尧臣赋以乌鸦为喻,劝范仲淹不必直言以取祸;范仲淹作赋答之,借乌鸦之言以言志。"宁鸣
-
耄耋老人心系文化遗产珍稀碑帖现身今日瓷都
-
作者:
艾园
来源:
江西画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
梅尧臣
吕夷简
毛泽东
读者来信
实际购买力
写文章
中国人民
叶梦得
范仲淹
-
描述:
我的一位老年朋友收藏了一部册页——《颜鲁公三表真迹》拓印本,是他的祖上传下来的。 朋友世居饶州(今江西鄱阳)。颜鲁公这位唐代的大忠臣、大书法家在唐德宗建中年间担任过饶州刺史,饶州人很敬仰他。清道光年间,饶州荐福寺和尚胜山率弟子募修颜公亭来纪念他,于戊戌年(公元1838年道光十八年)落成。第二年饶州知府广宣将自己收藏之《颜鲁公三表》“割爱施舍于寺,命刻于壁”,于是饶州荐福寺不但有了颜公亭,还有了《颜鲁公三表真迹》刻石,我的朋友的祖上有了《颜鲁公三表真迹》拓印本。 对于这个拓印本,我朋友年轻时亦不甚爱·瞄。当时正处于十年动乱时期,大家的日子都过得很艰难,孩子学毛笔字没有字帖,朋友就把《颜鲁公三表真迹》翻出来供其临摩,致使这部原来装帧得很好的册页封面、封底脱落遗失,所幸正文保存基本完好。 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朋友爱上了收藏,这部《颜鲁公三表真迹》拓印本顺理成章地成了他珍爱的藏品之一。他读帖、临帖,由帖而想到碑,想到颜公亭、荐福寺,想到睽违已久的故乡。于是他不惮辛苦踏上了归途,到鄱阳城里四处打听荐福寺、颜公亭,希望能在颜公亭的壁上看到当年的刻石,为自己的收藏寻到根。
-
姜夔:南宋最杰出的词人之一
-
作者:
心窗
符帅
来源:
中学生(初中作文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论
姜夔
诗词
白石
南宋词人
鄱阳县
-
描述:
姜夔(1154-1221),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县)人,南宋词人。工诗词、精音乐、善书法,对词的造诣尤深。有诗词、诗论、乐书等多种著作。
-
人生有情泪沾臆:简说评价抒情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
作者:
葛以松
卜廷
来源:
高考进行时(高三语文)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论
姜夔
诗词
白石
南宋词人
鄱阳县
-
描述:
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题通常要求同学们回答诗歌“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思想”、“抒发了怎样的感情”、“体现了怎样的人生态度”之类的问题。 例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
-
试析宋代赣州铸钱题刻与宋代赣州铸钱业
-
作者:
刘灯明
来源:
历史文献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铸钱题刻
铸钱院
铸钱司
-
描述:
保存于赣州通天岩的淳熙二年(1175)李大正"将命冶铸,,铸钱题刻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最早记载关于铸钱的摩崖题刻,印证了史书关于宋代在赣州设置铸钱司的史实,像一部活的史书诠释着赣州的铸钱历史和铸钱业兴衰嬗变,向世人昭示赣州辉煌的铸钱历史。它反映了宋代赣南铸钱业兴旺发达,赣州是宋代仅次于饶州的另一个铸钱中心的历史。虔州铸钱院是宋代的一个重要铸钱机构,在宋代铸钱业占有重要的地位。
-
瓦屑坝移民流向在家谱中的记载
-
作者:
朱贵安
来源:
寻根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江西移民
鄱阳
移民流向
家谱
洪武年间
明初
湖广填四川
张氏宗谱
中国移民史
山西移民
-
描述:
明初移民声势浩大,地域广阔。北方主要从山西移民到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南方主要定向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即从江西移民到湖广地区。据《中国移民史》统计,在洪武年间,江西移民到湖北、湖南、安徽和江苏者达210余万人。在这210余万人中,有近百万是饶州人。江西的大多数移民,是从饶州鄱阳瓦屑坝迁出的,瓦屑坝是江南第一移民集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