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山寨建筑几时休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与设计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雕塑作品   长方形   艺术展   全景图   艺术品   研究论文   美术馆  
描述: 山寨,又作“山砦”,指筑有栅栏等防守工事的山庄。在“山寨”一词还不是作为“仿造”、“假货”的流行语之前,它只是中国传统的一种建筑样式之一。而令国人汗颜的是,在有着五千年文化系统和悠远深厚建筑历史的中华大地上,却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山寨洋建筑”:直刺苍穹的哥特式教堂、比原建筑矮了三分之二的“埃菲尔铁塔”、多了两座塔楼的“英国伦敦桥”、“按原尺寸复制”的奥地利小镇哈施塔特,而山寨“白宫”更是不止一座……当我们面对美国记者一再的追问时,我们也同时想问问自己,“为什么中国在自己的城市里,建造的不是政治领袖的雕塑,也不是后现代的雕塑,而是一个遥远国度的地标,甚至是大洋之外的小村子?”“为什么在一个拥有悠久建筑传统的国家,人们会花好几亿搞出山寨版的‘凡尔赛宫’或者‘意大利小楼’?”这些山寨建筑的背后,到底是创意的匮乏还是民族传统的丧失?抑或是在全球化的大浪潮中,对于本身文化的不自信。
隋建国:我就是一个苦大仇深的艺术家
作者: 段子迎   来源: 艺术与设计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作品   艺术家   美学   隋建国  
描述: 谈到中国当代雕塑,不可避免提及的人物就是隋建国,他仿佛已然成为了一个典型的个案,“禁锢与挣扎”是标签,似乎被大家公认且“吃透”,而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翻阅并参考这部“文本”。
于凡:让神性的光辉注入现实
作者: 王若思   来源: 艺术与设计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艺术   中央美术学院   展览   公共性   创作   美术馆   介入性  
描述: 行走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最新开幕的“置上--于凡作品(2000—2012)”展览现场,—下子会被那些宁静的雕塑形象所感染,消瘦的“水手”抑或清丽的“白马”,就那么自然地置于高高的展台上,以最直接纯粹的方式“击中”你。“置上”,从表意上可以理解为许多雕塑都有耸立之感和高高的底座,但实际上指涉的是于凡对雕塑回归到神性的愿望。展览展示了于凡12年来所创作的40余件雕塑作品。在强调艺术的公共性、介入性和观念性的今天,于凡的创作显得有些“弱”一一没有讨喜的喧嚣、激烈,也没有实在可辨的观念,走进他的展场,能感受到的是一个诗意、美好而纯粹的雕塑世界。
跨界艺术第四季—任哲艺术展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与设计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艺术   中央美术学院   展览   公共性   创作   美术馆   介入性  
描述: 2011年12月22日,由矢量文化鼎力推动,跨界中心与著名雕塑艺术家任哲合作的主题展览“跨界艺术第四季——特约艺术家任哲”在跨界中心旗舰店拉开帷幕,一直以来大力支持跨界艺术活动的各界朋友欢聚一堂。艺术家任哲崇尚的雕塑单纯而简洁,将古典与现代的内在性加以统一,正如跨界中心代理的国际设计大师的经典设计一
飞驰的艺术巴基斯坦的装饰卡车
作者: 大河   来源: 艺术与设计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基斯坦   艺术作品   装饰   工艺美术   美术馆   视觉艺术   卡车  
描述: 从普遍意义上讲,绘画、雕塑、书法和工艺美术这些被归类于视觉艺术的艺术作品都是静止的。它们往往被局限在美术馆和画廊等高雅的殿堂里被特意前来的观众欣赏,被有权威的行家批评和赞扬。
国际展讯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与设计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实验性   国际   艺术理念   世界大战   艺术家   幸存者   雕塑创作   女性主义  
描述: 展览聚焦阿丽娜绍波兹妮科荚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直至她47岁英年早逝前的实验性雕塑创作,以全新的视角来审视这位艺术家的艺术理念和追求。身为二次世界大战大屠杀的幸存者,她在战后以相当激进和形缘化的方式工作,随后她对雕塑的实验和再理解都蕴涵着挑衅、顽强和无畏的品质。她的作品涉及女性主义、战争创伤和个人病痛
李昢:组装华丽的不安
作者: 安钊   来源: 艺术与设计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感受   雕塑作品   艺术家   工作室   创作   组装  
描述: 展览以四部分——刹那间的存在(E Phemeral Presence)、超越人类(Beyond Human)、理想与幻想世界(Utopiasand Dreamscapes)、我只属于你(FromMe,Belongsto You Only)全面展现了李咄的创作历程。尤其在工作室(The Studio)的情景再现中,可以看到艺术家大量的创作草图以及微缩的雕塑设计,最值得瞩目的还是她以爱犬为蓝本塑造的材质大小各异的雕塑作品。凌乱且有序的工作室甚至能让人感受到她沉思于创作中的状态,同时也能感受到她对爱犬细腻的情感投射。
东方纸韵 “纸”与“非纸”
作者: 康俐   来源: 艺术与设计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Art   东方   艺术   摄影作品   纸媒介   Media   合材料   绘画  
描述: 十余年来国际艺术界有过不少关于纸艺术(Paper Art)的讨论,也举办过许多有关纸的展览;有关纸艺术的讨论大体包括两大方面:一是纸上艺术(Arton Paper),包括各种形式的绘画、摄影作品等;二是纸媒介(Paperas Media.or Art in Paper),包括各种绘画、雕塑、装置、综合材料作品等等。
外刊速览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与设计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滑板   材料   艺术家   自学成才   艺术创作  
描述: 滑板的创意再生 生于1978年的Hafoshi是一位自学成才的日本艺术家。他擅长使用木质滑板的板面为材料创造立体雕塑。这源于青年时期的Haroshl对滑板运动的热爱,也正是因此滑板的所有结构和材质他都十分了解,用这些材料进行艺术创作更是得心应手。
One of you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与设计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滑板   材料   艺术家   自学成才   艺术创作  
描述: 俄罗斯艺术家君士坦丁(Konstantin Bessmertny)结合高科技数字媒体和3D影像技术所做的雕塑及装置作品“One of you”近日在全艺社展出,其创作灵感来源于耶稣基督和十二门徒最后晚餐的故事,耶稣在逾越节跟门徒的晚宴上预感自己将要被出卖时说道:“你们当中的一个要出卖我”(One of you will betray me)。
< 1 2 3 ... 6 7 8 ... 53 54 5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