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259 条
-
觉醒(雕塑)
-
作者:
龙德辉
来源:
新观察
年份:
1960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觉醒(雕塑)
-
教学札記——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在石景山模式口村試点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
作者:
艾中信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6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主义思想
教育工作
教学
生产劳动
生活中
培养的
中央美术学院
知心朋友
石景山
油画
-
描述:
[教育革命]党所提出的教育为无产阶級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結合的教育方針,是我党数十年来特別是建国十年来从事革命教育工作的經驗总結。这是一个明确、全面而又有系統性(无产阶級正规的系統)的教育方針。这个教育方針之所以明确,在于所培养的是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而不是培养只专不紅或者只有糢模糊糊的社会主义思想的什么“家”;也不是像过去的教学大綱上曾提过的:掌握馬列主义理論基础和社会主义現实主义創作方法、具有独立創作能力的美术家。其所以明确还在于把教育的任务提到改造世界观
-
画里人物
-
作者:
韦启美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6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中
性格
题材
速写
造型艺术
造型因素
节奏
人物形象
动作
油画
-
描述:
要在創作里表現人,首先必須在生活里了解人。有时我們为着搜集創作材料下乡下厂,在生活中也重点的接近了一些人,了解了一些事迹,搜集了一些資料。这些事迹和資料跟在下面画的人物、道具和油画速写一道带回来了。但在創作中表現人物时仍觉得无能为力,觉得还得再下去一次。好像有些工作还得从头作起。有时我們在速写中纪录了一些与創作中人物恰相一致的形象,便觉得如获至宝,問題解决,最多不过差点表情。但是恰当的臉型,合乎規律的动作和熟练的技术还远远不能使人物活起来,最重要的还在于人物真正活在作者思想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学会在生活里观察人,了解人。
-
試談中国画的色彩
-
作者:
叶淺予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6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运用方法
带黄
颜色
色彩效果
中国画家
作用
色相
民族特征
色彩运用
朱砂
-
描述:
有一种相当普遍的看法,认为中国画的色彩不够丰富。这种看法多是由于和油画、水彩作簡单化的比較之后产生的。离开不同画种的具体特点去比較,难免会得出錯誤的結論。繪画的色彩运用,最主要的是要从内容出发,脫离主题内容而单純追求色彩趣味,便会陷于形式主义的泥坑。明确了这个前提,然后再进一步探討色彩的規律和运用方法,才不致迷失方向。这是首先要說明的一点。探討中国画的色彩問題,还应該从中国画的民族特征和历史发展着眼,并从科学的认識上求得解决。过去我們在色彩技法課程中多偏重于着色方法,对色彩的客观規律,和使用色彩的艺术
-
玻璃工艺的历史探討
-
作者:
上官碧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6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玻璃工艺
琉璃
洛阳
酒器
兵器
河南
文化成就
南北朝
黄金
玻璃生产
-
描述:
中国玻璃或玻璃生产,最早出現的年代,目下我們还缺少完全正确具体的知識。但知道从周代以来,“詩文傳志”中就砈玫饺缦乱恍┟~:“璆琳”、“球琳”、“璿珠”、“珂珬”、“火齐”、“琉璃”、“琅玕”、“明月珠”和晋六朝記載中的“玻瓈”、“瑟瑟”,后人注解虽然多认为是不同种类的玉石,如联系近十年古代墓葬中出土的丰富实物分析,这些东西事实上大部分是和人造珠玉发生关系的。这种单色或复色、透明或半透明的早期人造珠玉,后来通称为“料器”。古代多混合珠玉杂宝石作妇女頸部或头部貴重裝飾品,有时还和其他細金工镶嵌综合使用。如同战国时的云乳文璧,汉代玉具劍上的浮雕子母辟邪、璏和珥、云乳
-
培尔瓜蒙出土的雕塑
-
作者:
屠格涅夫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6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黄金时代
祭坛
首都
意大利
莫斯科
大理石
普鲁士
高浮雕
王国
希腊人
-
描述:
这是偉大的俄罗斯作家屠格湼夫(1818—1883年)所写的一篇介紹培尔瓜蒙祭坛雕塑的文章。载“屠格湼夫全集”第十一卷,莫斯科,1949年出版,第38—42頁。我想请貴刊撥給我两、三个版面,以便向貴刊的讀者介紹一下不久以前,当我路經柏林时,普魯士政府收买的阿提喀雕塑黃金时代(纪元前三世纪)的大理石高浮雕給我留下的深刻印象。这些大理石高浮雕,不是在古代的特洛伊城发現的,而是在培尔瓜蒙发現的。培尔瓜蒙是小亚細亚一个小王国的首都。这个小王国就像整个希腊世界一样,起先被罗馬所征服,随后又遭到接二
-
关于雕塑創作的体会
-
作者:
钱紹武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6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个阶段
形象刻划
苏联
过程
附图
性格
雕塑造型
衣服
作品
教导
-
描述:
由于苏联教师和同学的亲切关怀与諄諄的教导在学习中获得了一些进步。現在把学习中的一点体会写出来向大家汇报。这些体会未必正确,尚希大家指正。这里主要是談一谈創作方面的体会。关于雕塑創作,还是在最后一年搞毕业創作“路”的时候,体会得多一些,深一些。我觉得雕塑創作的过程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构思和构图。第二个阶段是更进一步的形象刻划。第三个阶段是材料和手法的考虑。当然,这三个阶段在創作实踐中是不能严格区分的。三个阶段往往是穿插在一起进行的。創作的构思一定要来自生活的感受和启示。
-
奥林匹亚宙斯神庙的建筑和彫塑
-
作者:
柯尔宾斯基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6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柱式
造形
古希腊建筑
艺术家
美术史
自然主义
节奏
人物形象
希腊人
雕塑
-
描述:
选自苏联美术史家柯尔宾斯基的“盛期的希腊美术”一书中有关奥林匹亚宙斯神庙(紀元前468—456年)部分。莫斯科,1937年出版,第61—89頁。古希腊的神庙首先是一个造形清晰的整体。这种建筑,內部空间不大,外形却相当地清晰和富于造形感,足以和古希腊雕塑形象的清晰相嫓美。如果說,在基督教的祈禱中,占主导地位的是迷信上帝的因素,那么在古希腊的祈禱中,占主导地位的却是欢度节日的因素。例如,在奥林匹亚宙斯神庙举行的宗教仪式,就是直接和奥林匹亚的竞技会联系着的。在人們的眼里,神庙又
-
雕塑家安德烈叶夫
-
作者:
B·吉棉科
吕叔东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6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主义
艺术家
雕像
印象主义
同题材
雕塑家
速写
造型艺术
作品
日常生活
-
描述:
尼古拉·安德烈耶維奇·安德烈叶夫比其他任何艺术家有过更多的可能作列宁形象的写生。他在列宁办公室里所作的許多速写和雕塑习作成了他以后多年的偉大革命领袖形象創作工作的結实基础。由于他在这最重大的題材上作成的鼓舞人的精妙作品,理当把他的名字列入苏維埃雕塑的真正典范作家之列。安德烈叶夫的“列定組像”是苏維埃造型艺术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
創作“人民公社万岁”圆雕的体会
-
作者:
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6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民公社
表现手法
内容与形式
劳动人民
圆雕
装饰性
主题思想
作品
建筑装饰
雕塑
-
描述:
为全国农业展覽館广場所作的两座定名为“人民公社万岁”的裝飾性群像雕塑,历时九个多月,已在偉大的建国十周年前夕完成了。我們投入这項向建国十周年献礼的工作时,正是大跃进的1958年底。我們在經济文化建設全面大跃进的高潮鼓舞之下,怀着对党、对毛主席无限热爱的心情,开始了工作。我国人民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以冲天干勁所創造出的无数英雄业绩,成为我們創作力量的源泉。党教导我們学习劳动人民的革命干勁,克服困难,要使我們的作品无愧于英雄的时代。
<
1
2
3
...
5
6
7
...
24
25
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