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450 条
一八七一年的巡回展览会
作者:
斯塔索夫
彭鸿远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俄国
莫斯科
新闻
艺术家
美术学院
思想
展览会
作品
巡回展览
雕塑
描述:
巡回展览会成为当前彼得堡美术界最重要的新闻了。无论从哪一方面看,这都是一次有特点的,有别于过去的展览会:基本思想、目的,画家们的协作,还有卓越作品的聚集,这都是前所未有的事。在这些作品中闪烁着第一流画家的光芒。这些新颖的创作是惊人的。 不久以前还有人会这样想,这样一个时期就要到来(也许很快就要到来了),即俄国的艺术家不再把自己限制在单一的个人的事业中,不再情愿整日坐在画室里,时而出售一些画或者是雕塑,然后
德加论创作
作者:
薇君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素描
巴黎
意大利
通信
未注明日期
作品
评论家
雕塑
法文
回忆录
描述:
《德加论创作》由编者从德加的通信、笔记及其友人的回忆录中摘编而成;译自法文版《经典画家丛书》,由意大利女艺术评论家菲奥蕾拉·米纳尔比编辑,巴黎弗拉马里翁出板社出版,引文均未注明日期。
雕刻家布尔德尔
作者:
富永惣一
张同霞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纪念碑
贝多芬
粉笔画
法国
美术学校
工作室
展览会
作品
罗丹
雕塑
描述:
近代雕刻有三大支柱。最巨大的支柱不用说是罗丹。其后,稍晚的一根支柱是布尔德尔(Bourdelle,Antoine,1861—1929),他几乎是与罗丹同时成长起来的,他的雕刻刚劲有力。最后,还有马约尔的静穆的雕塑形象。由于这三大动力,长期处于贪婪的睡眠状态的雕刻又苏醒了,它以精神充沛的形象恢复了青春的活力,近代雕刻之山又呈现出兴旺景
巴尔扎克纪念碑事件
作者:
J·克拉德尔
钟涵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纪念碑
候选人
巴尔扎克
左拉
通俗小说
雕塑家
艺术史
新闻记者
罗丹
独立艺术
描述:
1883年,巴尔扎克逝世后第三十五年,法国文学家协会重新提起了为他建立纪念碑的问题。 罗丹的朋友们很自然地产生了这样的念头,为什么他,这位已负盛名的、最优秀的雕塑家,不能承担创作这座纪念碑的任务呢?每周都在诗人亨涅特处集会的新闻记者森绍涅,艺术史家保尔·埃乌德尔以及通俗小说家阿图·阿尔图,向爱米尔·左拉建议委托《地狱之门》的作者来完成这座塑像。这位马奈、塞尚以及独立艺术的捍卫者,由他以学院的名义提名罗丹作为候选人,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为此,左拉以他所特有的那种明智和慎重,让他在
世界各地
作者:
暂无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日本式
法国
艺术作品
广大群众
东京
雕塑家
公园
罗丹
石头
描述:
日本露天雕塑博物馆。距东京一百公里的日本国立大公园的小山上,在1969年建立了一个露天雕塑博物馆,十年来,有几百万人次来参观。在45000平方米的典型的日本式风景中,展出了大约200件艺术作品,其中包括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和布尔德尔的作品。石头的、各种金属的雕塑和美丽的风景形成和谐的一体,成为广大群众喜爱的游览胜地。
罗丹与布瓦博德朗
作者:
阿伯特·埃尔尚
陈桂轮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育家
绘画教育
教师
教授
拉脱
艺术家
雕塑家
货币
罗丹
记忆力
描述:
“布瓦博德朗教授,虽然不是一个大艺术家,可是他留下一个艺术教育家的好名望,因为他创造了一整套以训练记忆力为主的重要的绘画教育体系,培养出无数著名的艺术家。他的学生有罗丹、拉脱、卡赞、勒各楼、莱尔米特,雕塑家达鲁和货币设计家卡浦林”。
《小巧玲珑》
作者:
寿季琭
来源:
世界知识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最适度
大生产
资本主义
福利
销售额
平衡
资产阶级经济学
马赫
经济体系
中间技术
描述:
一九七三年十二月,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恩奈斯特·舒马赫写的题为《小巧玲珑》(Small is Beautiful)一书问世,到一九七六年,此书陡然销路大增、名噪一时,以至一版再版,销售额达数十万册。作者在书中对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的唯利是图、不顾平衡,一味作“大生意”,“赚大钱”。盲目搞“大生产”等所造成
《小巧玲珑》(国际书窗)
作者:
寿纪琭
来源:
世界知识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最适度
大生产
资本主义
福利
销售额
平衡
资产阶级经济学
马赫
经济体系
中间技术
描述:
《小巧玲珑》(国际书窗)
古都新谊话奈良
作者:
回瑞岩
来源:
世界知识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日文化交流
阿倍仲麻吕
东山魁夷
和尚
障壁
中日友好
唐代
鉴真
中国
日本
描述:
日本的古都奈良,是我多次访游的地方。几乎可以说,每次到这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我心里总会油然而生一种亲切感。这不仅因为那里有着一千二百年前中日文化交流的珍贵遗产,而且还因为,今天那里的人们正在为日中友好续写着新篇。东山魁夷的障壁画我每到奈良,都瞻仰唐招提寺。这所宏伟建筑,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唐代的著名高僧鉴真(一作鑑真)和尚和他的弟子主持修建的。跨进它的南大门,迎面的是一座威严、敦厚的金堂,后面是优雅的讲堂,周围作陪衬的是别致、玲珑的钟楼、鼓楼。庄严肃穆的御影堂内,安置着日本有名的国宝,即最古老的雕刻艺术的杰作——鉴
庆祝建国三十周年各地美展作品选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选
壁画
周年
广东
美展
建国
浙江
中国画
北京
油画
描述:
庆祝建国三十周年各地美展作品选
<
1
2
3
...
40
41
42
...
43
44
45
>